高 苏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老子 (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太清宫镇)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其著《老子》一书共 81章,前 37章为“道经”,后 44章为“德经”,因此又名《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与《易经》和《论语》并列,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老子》一书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包括大量的朴素辩证法观点和民本思想,其学说对中国哲学乃至世界哲学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其中“不争”的思想灌注全篇,成为老子独特的处世哲学。若仅从字面上来理解老子的“不争”,很容易会把它理解为消极、不进取、放弃一切,其实不然。老子的“不争”含义丰富,意义深远,总的来说是要以不争的姿态立于不败之地。关于“不争”一词,老子在其书中作了许多阐述。老子首先以水喻道来阐释自己的道教思想。水看似柔弱,实际上蕴藏着惊人的力量,水能以柔克刚,亦能以退为进,而水的这些特性正是“不争而善胜”的最好代表。老子通过水的“不争”来教育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时刻以谦卑的姿态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大道”。
“水”是老子用来阐述其道教思想最著名的载体。《老子》一书中有多段关于“水”的描写,其中第八章这样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1]“水”为万物提供生存的滋养却从不与万物相争;同样,“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十章),[1]“水”生养了万物却从未将其据为己有,“水”促成了万物的生长却从未自恃有功,“水”使万物得以继续生长却也从未认为自己是自然界的主宰,这才是真正的“玄德”;再者,“水”自身的一些特性,比如说处下、不争、利物等特点也符合“道”的具体要求。这样看来,“水”的品格与“道”最相近,因此老子用“水”来象征“道”是再合适不过了。需要提及的是,“道”本身是形而上的、虚的,而“水”则是非形而上的、实的,所以老子的这一比喻又为我们学习“道”提供了一个更加具体、更加直观的方法,使我们能够从更深的意义层面去把握“道”的内在含义。自此,“道”不再是空洞玄虚的,我们可以通过对“水性”的研究来真正体悟“道”的深层意蕴,从而以更加清晰的观念来了解老子之“道”中的“不争”思想。
“柔”是“水”的特性之一,“水”虽柔,其内在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正如老子所说:“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1]天下之物属“水”最为柔弱,但是其他任何坚强的东西却也都无法胜过它:一滴水的力量看似是微小的,但若日积月累也可以穿破巨石;涓涓细流可以汇聚成洪水,一旦泛滥,淹没农田,冲毁桥梁,任凭如何坚固的东西也无法抵挡。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老子的思想中柔弱是可以胜过刚强的。“柔弱的东西从表面看浑似无力,其实却是真正的强大,因为它具有韧性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发展前途”。[2]其次,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因其处下的位置而具有了无限的包容性,这无限的包容性又反过来成就其“百谷王”的地位:“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1]这里,老子以“江海”比喻人的处下居后,象征人的包容大度,一在教导人们在处事时应时刻保持谦卑的态度,不要被社会上一些浮躁的人事诱惑,而是要淡泊名利,懂得满足,只有这样才能回归内心的安静,保证自身的安宁;同时这句话也意在提醒统治者应该清心寡欲,以轻赋税、重民生的理念来治理国家,尽量避免带给人民负担与重压,只有通过这种“柔性管理”[3]才能保证人民生活的安定与国家经济的富强。此外,老子还十分强调功成身退的重要性,老子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1]他认为人在取得一定的功名之后应该懂得适可而止地放弃,因为对外界过多的索取很可能会导致自身不好的结局,因此,人们应该适时而退,以保天年(这一思想在现在看来略微带有一点宿命论,显得较为消极)。从以上两点不难看出,正是“水”的“不争”给它带来了无敌于天下的地位,而人也应该向水学习,学习其“不争”的态度,以柔和的心境面对世间的各种困难。
老子在第二十八章中还说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1]“溪”与“水”一样也是处下不争的象征,守雌可以成溪,自然而然的,“雌”也就成为老子用来表达“不争”思想的另一种载体。雌即母,或者说阴性。“《老子》也设想,‘道’拥有阴性的性质和美德,阴性与阳性相对,可以起到补充阳性的作用。阴性也是柔、静、可变文雅的,因此,能征服和同化阳性(粗糙、固执、侵略性和突出性),变成和谐与统一。缺少了和谐与统一,现实世界和生命就不可能产生。所以,阴性使世界的一切现实过程成为可能。”[4]“守雌”并非懦弱的表现,而是在坚守道的规律,“知雄守雌”即寻求“道”中阴性与阳性的和谐统一,通过阴阳两性的和合力量来实现事物的常态发展。老子用这一观点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统治者用兵方法的态度——老子是反战的,他希望整个社会能够和睦相处,一方面小国能恪守本分,另一方面大国能包容小国,从而从整体上达到和谐美好的社会状态。即使有国家不得已被卷入战争,统治者也应该力行“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1](六十九章)的策略,即完全采取守势,既不侵略也不进攻,即使国家拥有可以制敌的力量,也绝不能轻易使用,这就是老子“谦退无争”的思想。这种思想并非胆小的表现,而是一种减少伤亡的有效办法。同时,这种思想恰好也是“知雄守雌”的具体表现:“雄”是制敌的力量,“雌”是对这种力量的最小化使用甚至零使用,这种“内强”与“外弱”的治国之方是创造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宝。
“老子教人效法水之‘不争’,并非教人无动于衷而无所作为,而是教人要法‘道’自然而有所作为。”[5]也就是说,“不争”并非“不为”,相反,“不争”恰恰是要“有为”,只不过是顺应大道规律的有所作为,而非妄为。要想做到不争而有为,首先“制欲”是关键。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也就是说虽然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难以控制的,但是如果放纵自己为所欲为的话,只会落得个好吃懒做、贪图享乐的结果,长此以往,人类社会就难以进步。因此,个人对于自己私欲的控制尤为重要,只有做到“制欲”、“不争”才有可能实现。做到了“制欲”,下一步就应该“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八章)。[1]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在对待个人地位上,要避高趋下,善于位居众人之后,不计个人地位的低微;在心境上要善于保持深沉宁静的状态;与人结交时,要善于友好仁爱且不求报答;与人交谈时要做到恪守信用;执政时要能做到清正廉洁、公平不倚,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处事方面要善于发挥自己的能力并尽量融入团体;行动时要善于随顺天时,把握时机,合乎时宜。此外,老子在第八十一章直接提到了“为而不争”的说法。“为”即进取,“不争”即指在进取的过程当中要处下谦卑,不能只顾一己私利,更应包容万象。这一点即使用到现代社会也丝毫不嫌落后。现代社会物欲横流,到处充斥着诱惑与争斗,这些争斗有为金钱,有为名利,有为面子,有为生存。现代社会上的人往往“为”的多,“不争”的少,确实应该多向老子学习这种超然的处世哲学。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三章)。[1]老子以为自然的规律是柔弱不争的,人类的行为应同样取法于自然的规律而恶戒刚强好斗。老子顺应自然大道的思想朴实而真挚,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不争而善胜”的做法既适用于个人素养的修炼,也适用于国家制度的建设,重要的是把握好“不争”与“为”的力度,若有失偏颇,结果也是难以估计的,而“不争而为”、“勇于不敢”的精神状态则正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最好方法。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王英杰.自然之道——老子生存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田云刚,张元杰.老子人本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美)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1.
[5]周高德.上善若水,为而不争——解读《道德经》[J].中国宗教,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