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生计能力变化研究

2014-12-09 15:05王立安
学理论·下 2014年11期
关键词:退耕还林农户

王立安

摘 要: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近年施行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类似生态补偿的重大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即是其中之一。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通过实地调研,构建了测度适合贫困山区农户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综合能力的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PCA)进行指标赋权,据此比较了武都区退耕还林工程前后,农户综合生计能力指标权重的差异。最后,讨论了造成此种差异的具体原因,为今后在该类区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提供相关政策依据。

关键词:综合生计能力;退耕还林;武都区;农户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3-0033-03

一、陇南市研究目标区域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我国的退耕还林工程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主要通过减少地处广大西部10个不同类型的生态脆弱地区的坡耕地面积,逐步按照南北地域环境的差异,种植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森林植被,以及在荒山和荒地开展植树造林工作。该工程也是世界范围内由政府主导的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至今已有25个省(市)、自治区参与其中。甘肃省于1999年率先开展此项工程,根据甘肃省退耕还林办公室有关补助资金的使用规定,用于补助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资金应以县为单位,依据不同类型区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情,统一将其用于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农户的树种苗补助以及基本生活补助,原则上开展实物补偿与现金补偿两种方式。凡参与的农户可以在退耕还林工程规定的时限内依据工作量的大小领取相应的生态补助费,其中退耕还生态林补偿8年,退耕还草补偿2年,退耕还经济林补偿5年。

本文的研究目标区域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地处陕、甘、川三省的交界地区,长江支流从中穿过,境内山大沟深,动植物资源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该区同样也是甘肃省贫困连片的地区之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滞后。本文采用了中国科学院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的遥感资料,分析1986年—2000年该区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见图1)。此外,依据实地走访该市退耕办了解发现(见表1),武都区自1999年10年间总共完成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和荒山造林三个类别的工程458 700亩。该工程共有54 400户的农民参与其中,涉及该区的525个村。武都区近10年退耕还林200 200亩,其中经济树林25 000亩,生态树林66 600亩,混用树林108 600亩,栽种的树种以核桃、落叶松、油橄榄、漆树、油松等为主[1]。武都区所有退耕户直接从国家退耕还林工程中得到补助资金2千万元以上。

二、农户综合生计能力指标体系

可持续分析框架是由英国海外发展部为了分析和解释贫困问题而提出的一个研究框架[2]。该框架主要阐释贫困人口如何利用已有的各种资本和可能的生计策略去追求适合自身的生计路径,同时也指出了消除贫困的潜在可能性。贫困农户个人或家庭的资产拥有情况是该农村家庭或个体存在的选择机会、采取的谋生策略和所遇到风险可能性的基础,这些是针对各国和地区农村扶贫和各种帮扶救助、发展等项目设计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利用该理解贫困问题的资本框架基础上建立了适合研究区域陇南市武都区贫困农户的综合生计能力框架体系。该综合体系主要包括六个部分:自然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基本需求。这六个部分中,在最后一个农户基本生活需求满足的条件下,前五个生计资本可以相互转化和替代。

下表2农户综合生计能力测量指标体系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基础之上,同时借鉴了Kay Sharp在2003年测度非洲贫困地区埃塞俄比亚农户生计状况时的指标类型。该体系不是统一的、一成不变的标准体系,在使用时,需要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修改其中的参考变量。

三、研究方法

(一)调查方法

本研究是通过实地进行面对面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有关参与农户的退耕还林情况信息,共有180户农村家庭参与,收回有效问卷152份,有效率为85%。本文在正式开始问卷调查之前,对调查地区开展了问卷的预调查工作,修订了调查问卷中的题目内容和选项,同时对调查对象按照经济收入进行了分层抽样,提高了问卷调查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在调查中,由于受5·12汶川地震的直接影响,许多调查村庄正在维修道路和房屋,使得本次调查范围除了研究目标区域陇南市武都区的玉皇乡、汉林乡等9个乡镇外,还增加了与之毗邻,并同处于经济欠发达的生态脆弱地区文县的三个乡镇作为补充[3-4]。

(二)农户综合生计能力指数

如前所述,本文在对研究区域陇南市武都区的退耕还林工程实地调查基础之上,利用农户六维综合生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了反映其生计能力大小的数学表达函数:

(二)讨论

1.武都区农户的基本需求指标的权重值上升,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受5·12特大地震的影响,贫困农户首先要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二是由于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部分耕地(主要是坡耕地)转化为林地,农户的粮食自给能力有所下降,农户对家庭基本口粮较为敏感,如果没有国家的粮食补偿政策,农户将陷入更加窘迫的生存环境。

2.农户的人力资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户的家庭劳动能力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两项指标的权重值上升,而男性成年劳动力指标的权重下降。上升的两个指标权重均符合人口发展规律,而男性成年劳动力指标权重下降的原因经过实地考察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随着中国近30年的人口计划生育的深入实施,农户对于男女性别的差异观念有所改变[5],且家庭规模有缩小的趋势。二是受家庭正常的婚丧嫁娶和外出务工的影响,男性成年劳动力有所减少。三是受5·12地震的影响,家中或许有男性成年劳动力丧失劳动力或去世的情况。

3.金融资本指标的权重值上升,主要基于以下原因:按照常规思路,农户的金融资本应该是较弱的,而武都区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主要是由于甘肃省政府有关部门如扶贫办和财政厅,以及国际扶贫基金项目对陇南地区投入的扶贫资金较多。其二由于地震因素的影响,农户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捐助情况较多。并且在住房问题上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每户在建新房时,政府会给予各类补助和贷款。

4.在权重总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基本需求、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权重值上升,则农户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权重值相应地下降。这也说明,在退耕后,由于政府实施的生态保护政策和各项惠农政策的有效实施,使得农户的基本生活需求、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的重要程度明显提升。而农户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则有所下降。

参考文献:

[1]甘肃省统计局.甘肃省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008.

[2]Per Knutsson and Madelene Ostwald. A Process-oriented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pproach—a tool for increased unde-

rstanding of vulnerability adaptation and resilience. Mitigati-

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2006.

[3]陇南市统计局.陇南市统计年鉴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006-2008.

[4]甘肃省统计局.甘肃省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2008.

[5]尚卫平,姚智谋.多维贫困测度方法研究[J]. 财经研究, 2005, 31(12) :88-94.

(责任编辑:李 慧)

猜你喜欢
退耕还林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
大姚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退耕还林建设之思考
延川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