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浩清
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同时伴有一定的直观操作思维。引导学生在课上动手操作已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由于学生对操作的程序、方法生疏,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对学具操作往往会出现主次不分、目的不明、兴趣转移、手脑脱节等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切实加强对学生操作活动的调控,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与调控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思考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规律性,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建立正确而清晰的概念,而且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操作内容的调控。
动手操作是一项较有难度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正确操作是借助自身的思维活动进行的,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困难。因此,在学具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操作内容进行调控,尽量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教学内容的调控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教师先进行操作演示,明确操作过程和动态变化,让学生从教师的操作中发现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有什么技巧;二是让几名不同层次的学生直接参与操作,教师审时度势地针对学生在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加以调控。
如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可先以山羊公公把8个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的故事来揭示课题。教师边讲故事边投影上进行操作演示:先把8个萝卜一个一个地分给4只小兔,第一次没分完,再接着分第二次……由此揭示“平均分”这个概念。接着教学例1,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分糖果,并指名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在例2的教学中,可指名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黑板上操作,教师针对学生操作中的典型错例及时进行集体纠正。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控,分散了“平均分”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操作时间的调控
实践表明,一堂课的最佳时间是开始上课后的5~2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状态,对外来的信息接受快、记忆深刻、思维活跃。为了确保新授知识能在最有效时间段被揭示出来,使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畅通无阻,教师有必要根据不同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思维的特征,对学生学具操作的时间进行科学调控,使教学重点在最佳时间内突出,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例2“数气球”。可先要求学生将气球5个5个捆成3组,摆3对,然后让学生用加法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只气球?(5+5+5=15)接着根据算式说一说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什么?相同加数的个数是几?在学生头脑中对新知初步形成一个直观印象后,教师逐一揭示表述什么是乘法,乘法算式应怎样读写,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这里3个5相加得15”;“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还可以用乘法来进行计算(板书:×),读作‘乘”;“用乘法计算时,把相同加数写在乘号的前面,相同加数的个数写在乘号的后面(板书:5×3),读作5乘3”;“5乘3,表示有3个5相加”。紧接着,让学生再次感知,要求学生3个3个地摆方块,摆4组;4个4个地摆圆片,摆5组。每次摆好后,让学生分别用加法和乘法算一算。在给学生提供丰富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概括,从而完整地揭示新知出来。为了进一步巩固和验证乘法的含义,练习中要让学生根据算式再来摆一摆……特别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避免了课上操作时间过长而导致主次不分、操作时间过短而流于形式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深刻透彻,记忆牢固。
三、操作材料的调控
学习上的操作或观察都是有意义、有计划的活动,而不是一般随意的动手活动。所谓有结构性,就是提供的材料(学具)彼此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它反映不同的事物或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而不是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材料。在指导学生操作之前,教师既要精心设计操作的步骤,又要对操作材料进行必要的调控。如“认识10以内的数”时,提供给学生的不仅有小棒、小圆片、三角片,还可以有直尺和内含实物图的韦恩图等;“认识20以内的”数,提供给学生的小棒是20根,不是19根或21根,而且要求学生先把10根捆成一捆;探求“三角形内角和”时,提供给学生的不只是一种三角形,更不是几个特殊的三角形,而是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任意三角形。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把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相加,而不是把所有角的度数相加。只有为学生提供可操作材料,才会使学生充分运用学具操作发展自己的思维。
四、操作过程的调控
为使课堂教学中学具的操作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减少学生盲目操作和漫无边际的思考。教师必须对操作过程进行全面有效地调控,使学生思维有目标、操作有方向,从而准确全面地认识和掌握新知。为此,在学生用学具操作前有必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目的和要求:(1)操作什么东西;(2)怎样进行操作;(3)操作的具体数量是多少。
如教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用减法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用黄色圆片与蓝色圆片比多少。操作时,可先要求学生第一行摆7个黄色圆片,要求每个圆片之间空开一点;待学生摆完后,再提出第二个要求:第二行摆蓝色圆片,从左往右摆12个,上行的黄色圆片和下行的蓝色圆片要一一对齐(便于比较)……经过这样调控,学生操作有序,过程清晰,目的明确,避免出现五花八门胡乱摆放的无效现象。同时操作图形整齐美观,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为学生清晰地抽象概括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五、操作方法的调控
学具操作尤其要把握操作方法的调控,方法越得当,效果就越好。操作是学生手与眼的协同活动。动手操作的信息,即对数学材料的动态感知过程,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准确输入大脑,促进抽象思维,形成数学概念、规律和方法。同样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语言的内化过程而内化。学生操作时,必须把动手操作同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叙述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意义。如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前面列举的“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活动中,每一次每一组摆的个数和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这些摆法中的共同特点,然后经过思考,发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12+3=15),从而为后面学习解决问题作好必要的铺垫和准备。由于有了充分的直观做支柱,学生对“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理解得就更清楚更深刻了。当然,如果遇到有些学生的表象建立不牢固理解不清楚时,还可以再回到操作和观察中去,但仍需与思维和语言紧密结合。即从表象中归纳、抽象、概括出一般的计算方法、公式法则、性质定量等,从而真正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和飞跃。如,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归结可以得到“拆小数,补大数,先凑十,再加几”的方法。抽象的算式形如9+2=9+1+1=10+1=11,8+3=8+2+1=10+1=11……又如,开始学习“乘法意义”时,要从若干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里,逐步改写成“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的和”过渡到一个新的概念知识点:因数×因数=积。通过操作方法的调控,学生不仅能迅速地获取知识,而且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六、操作效果的调控
所谓操作效果,即指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实际操作,使其积聚的感性知识有效地抽象转化为理性知识。学生进行学具的操作,仅仅是把学习数学知识应用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过程,但这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过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智力活动形式,从而准确抽象出理性的结论,避免概括前的思维断层。因此,操作后一定要帮助学生对操作结果进行认真总结,准确归纳,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实现具体操作思维逐步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飞跃。
如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例1时,可先让学生按要求动手操作,把6个草莓平均分成3份,分完后写出相应的式子;然后让学生把7个草莓平均分成3份,当学生发现不能分完时,教师便抓住契机揭示课题,接着讲述横式、竖式的书写与读法;在此基础上,再次让学生操作练习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要求学生先操作,再写出竖式。通过以上操作,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紧接着提出问题:“比较前面题里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马上会根据前面的操作及书写的算式进行观察、比较、抽象,最后概括出“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结论,达到了“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从而真正建立一个准确、清晰、完整和稳定的表象。
除此之外,操作前,教师要精心设计操作步骤,规定操作的程序和规则,设计学生观察和思考的问题。操作中,教师要来回巡视指导,及时掌握操作过程的信息反馈。操作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操作中获得的具体形象和动态表象展开比较、验证、概括、推理、判断等,形成概念、规律和方法。教师要把重点放在那些基础比较薄弱、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身上,对于思维敏捷的学生,则可以鼓励他们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对学生操作活动的调控,提高学具操作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张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