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蕾
摘 要:高职教育的职业定向性决定了其教育教学必须与职业岗位需求有效对接,加快推进校企合作。而课程的开发是校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本文结合机电工程类核心课程《液压与气压传动》,从课程开发思路,课程开发设计等方面系统的介绍了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具体流程和实施过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学改革
一、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基本内涵
高职教育的定位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种职业定向性也就决定了其教学内容必须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进行有效对接。因此,高职院校只有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才能更好地契合其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作为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本质上来讲就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整合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培养市场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而在这一过程中,课程的开发是校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具体来说,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就是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以职业任务和生产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聘请企业专家围绕生产一线岗位任务,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织课程内容,以岗位能力选择相关知识点、技能点,形成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相统一的课程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不仅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客观需要。
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主要思路
图1:课程开发思路
具体到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实践,要求高职院校和企业明确职责,根据学生对未来就业岗位的职业工作进行项目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技术,遵循“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课程学习领域目标,设计学习领域情境。紧紧围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基于工作过程”来选择和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行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资格与能力要求的相关性,培养学生具有敬业精神、团队合作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见图1)
三、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具体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以液体或气体作为传动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传动和控制的一门学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渗透在各种工业设备中,而且是科学实践应用和自动化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液压与气压装置广泛的使用在工业及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多种行业与设备。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液压与气压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作为机电类各专业方向的学生,从将来主要从事技术工作的需要出发,必须具备掌握用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实现工业自动化生产的专业知识。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及应用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一)课程目标的设定。《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机械专业必需的液压与气压传动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初步形成利用所学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严谨的科学作风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①知识目标: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基础知识及應用。掌握各类液压与气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应用及选用。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基本回路及系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②能力目标:具备分析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能力。具有使用、调试液压与气压传动设备的能力。能参照使用说明书阅读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图。初步具备对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在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实行项目导向,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依据对岗位技能的分析、分解和重组,引入典型工作项目。情境学习是指在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方式,也就是说,要学习的东西将实际应用到什么情境中,那么就应该在什么情境中学习这些东西。课程共分为7个学习情境和11个项目任务,共56学时。(具体见表1:)
表1 :教学情境及项目
(三)授课方式的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理论教师、实训教师以及企业工程人员共同参与。实训教师指导认识实习环节穿插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不定期完成;企业人员参与教学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以及教师的工程设计能力,使课程设计更加工程规范化。此外,毕业设计往往由教师、企业工程人员以及学生共同参与。鉴于企业工程人员丰富的实践工程经验,毕业设计多以实际工程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不仅具有研究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而且能够强化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
图2: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高职教育突出技术技能型教育,《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结合高职学生实际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经过不断摸索、总结、改进,形成适合高职教学、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主要有:项目教学法、六步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具体地说,《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依据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结合具体的项目,引导学生进入模拟企业的具体角色,实施情境教学法,布置具体的工作任务,每一个学习项目都下达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布置完后,教师对相关知识作简要的提示或介绍,按照完成任务的方法、步骤与过程组织教学,教师是任务实施过程中的指导者。学生边思考,边向教师、小组成员或书本求索,并通过课程小组的讨论,完成工作任务,学生是完成任务的主体。每个小组工作任务完成后,教师可组织、抽查部分小组的代表展示成果,并进行点评和总结,完成任务的效果与质量评价。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
(五)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一般来说,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能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中,广泛地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动画、图片、视频等进行教学,丰富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还提供了有用的网络资源和信息,建立课程网站和论坛,讨论教学和学习问题,进行即时交流,使学生把课堂课程与课余网络课堂有机的结合起来,弥补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此外,《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建设了液压与气动教学实训室,配备了先进的液压与气动教学软件,构建了虚拟的设计环境。通过教学软件,学生可以在学习元器件结构、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液压与气动回路的设计与调试,达到学用一体的效果,通过“用”检验“学”,通过“用”促进“学”,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
(六)教学考核与评价。《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试图建立一个基于过程考核,涵盖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养、创新精神的综合性评价体系。《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考核由过程评价(任务评价,项目评价,职业素养评价)和课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任务评价与考核——根据学生实施任务前方案的确定、工作计划制订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任务实施中的表现,学习成果等进行评价;项目评价与考核——当各项目的工作任务完成后进行项目评价与考核,根据相应的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进行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考评;课程评价与考核——当课程的所有项目和任务都完成后,根据课程目标和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进行课程评价与考核。 职业素养考核放在平时,计入任务评价和项目评价中。过程评价(各项目评价的平均结果)和课程评价成绩的权重为6:4,即:各项目评价的平均成绩占总成绩的60%;课程综合评价的成绩占总成绩的40%。
总之,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要加强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并结合岗位需求,对课程进行准确定位,明确课程目标,不断修订课程标准,改革课程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情境,采用更加合适的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方法,使课程教学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和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 赵桂卿. 校企合作开发《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教材的实践探索[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
[2] 刘涛,王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2013(12).
[3] 何志忠. 校企合作推进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建设的实践探索[J]. 高教论坛,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