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理念与当代文化生态建设

2014-12-03 10:33朱以青
东岳论丛 2014年5期
关键词:和而不同民族文化

朱以青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全球化及急速推进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剧烈的社会变迁,消解着承载民族历史和文明的文化遗产,在威胁文化多样性存在的同时,造成了文化生态的失衡。为改变这一状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又通过了《保护文化多样性国际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清醒地意识到: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此种文化遗产的诸多形式受到文化单一化、武装冲突、旅游化、工业化、农业人口外流、移民和环境恶化的威胁,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其目的在于通过这些条约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以达致文化生态的平衡。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借全球化之势,强行推行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西方文化,其目的是以单一文化取代多样性文化。那么,文化全球化到底应遵循怎样的价值取向呢?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和而不同”的理念给我们以启示: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融才能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一个多元文化并存、文化生态平衡的世界才是人类理想的家园。

一、多样性文化达致文化生态的平衡

文化生态是与自然生态相对应的概念,旨在研究文化的生成、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适应环境、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文化。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Julian H.Steward)发表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文化的原由与法则——一个早期文明发展的探寻》、《复杂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因果性与法则》等一系列文章,出版了《文化变迁的理论》一书,奠定了文化生态学的学科基础。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是“环境适应”与“文化生态系统”。斯图尔德认为,文化的特征和文化变迁是环境适应的结果。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决定和影响了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风俗礼仪、文学艺术等文化。地理环境对人、对社会、对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欧洲早期思想家如法国的孟德斯鸠、英国的巴克尔及德国的拉采尔等早就有所研究,均认为由自然条件不同是造成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巴克尔曾坦言:有四个主要自然因素决定着人类的生活和命运,这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过于强调自然环境的作用,而忽视了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作用。文化生态学理论认为文化与环境是双向互动的,既承认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重视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作用。事实上,地理环境不仅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还决定文化的发展速度、特点和方向。人类不同的族群生活在不同的地域,面对着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并按照自身发展规律向前演进,形成对自身社会有价值的礼仪、风俗、生产、生活方式,构成某一族群的文化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地理环境不同所形成的文化环境也就不同。土壤肥沃、宜于农耕的大河流域孕育了四大文明古国,而近代工业文明的中心均在海洋地区。

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文化和黄河、长江流域的农业文化的产生也是环境影响的结果。但是人类并未囿于环境的制约而止步不前。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同族群由于掌握技术的多少而进一步出现分野。在对埃及、中国、秘鲁、中美洲、两河流域五个独立发展的古代文明进行比较之后,斯图尔德指出,在相似的技术与环境下,文化的基本类型可能以相似的道路发展,但是文化的具体方面,不会单一发展,而是有多种进化路线。决定文化变迁、进化速度的是被称为“文化内核”的技术—经济。文化内核是“与生产及经济活动最有关联的各项特质之集合。实际证明与经济活动有密切关联的社会、政治与宗教模式皆包括在文化内核之内。……文化生态学最关注的特质,是经验性分析显示在文化规定的方式下与环境的利用最有关联者。”①王东昕:《透过文化本质看文化多样性与环境多样性之内在关系》,《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文化的内核决定着社会组织和制度的文化价值。

与早期的“环境决定论者”不同,文化生态学关注环境,关注社会与环境的互动,重视导致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技术方面的原因),并通过各族群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间的关系,证明文化多样性的客观存在,为构建文化生态系统奠定了基础。

文化生态系统是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对存在的一个有机体,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内一切交互作用的文化体系及其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勒(A.G.Tansley)在1935年提出“生态系统”(Ecosystem)概念。他认为,所谓的生态系统,包括整个生态群落及其所在环境的物理化学因素(气候、土壤等)。生物有机体不能与它们生存的环境分开,系统内的生物和非生物之间,或生物有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彼此进行物质、信息的交换,构成动态平衡的整体,整个系统依靠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达致平衡。它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等特点。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地球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国际社会对人类环境问题日益重视,引发了生态学研究的转向,研究重点逐渐转向人类社会及人类文化生态系统。在此过程中,不同的研究者一致认为,像自然生态系统一样,人类社会存在一个文化生态系统,它由主体系统和环境系统构成。环境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主体系统就是文化本身,又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文化等子系统。与自然界一样,在文化生态系统内,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位置,有自身的价值,相互制约,组成一个链条,如此保持系统的平衡。多样性文化是保持文化生态平衡的重要力量。但正如自然生态系统出现环境污染、物种锐减、资源匮乏一样,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民族民间文化日渐减少,文化生态失衡日趋严重。

二、文化生态的当下境遇

2001年方李莉发表了《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②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一文,指出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急剧消失,长此以往,必定带来文化生态的失衡。此文引起国内对文化生态问题的重视。20世纪末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西方文化凭借经济的强势,企图在全球建立西方单一文化的统治地位。1993年美国著名政治家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在美国《外交》杂志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他一改以往国际政治领域研究关注的意识形态和经济问题而把文化问题引入此领域。他认为,人类在宗教、文化方面的差异,即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将成为未来世界冲突的焦点,尤其会集中在西方与伊斯兰教、儒教之间,代表儒家核心价值观的中国将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最强大的威胁。1996年亨廷顿出版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在强调西方文明的优势之后,他指出:“伊斯兰复兴运动和亚洲经济发展的势头表明,其他文明是生机勃勃的,而且至少潜在地对西方构成了威胁。一场涉及西方和其他文明核心国家的大战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但有可能发生。”①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张立平、王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348页。他进一步指出,冷战结束后,美国正处于巅峰,西方的优势文明必将在全世界传播。亨廷顿的理论受到美国政界及学界的普遍欢迎,他们期望以美国文化模式取代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文化。21世纪美国新保守主义提出的三项核心内容即为:极度崇尚军力;建立美国“仁慈霸权”;输出美国式的民主与价值观。布什总统2002年6月1日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提出的三大原则为:保持“先发制人”的权力;美国价值观是普适全球的;保持不可挑战的军事力量②参见陈光兴:《<帝国>与去帝国化问题》,《读书》,2002年第7期;崔之元:《布什原则、西方人文传统、新保守主义》,《读书》,2003年第8期。。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同样认为:“界定全球化的真正核心:世界文化的标准化;美国的电视,美国的音乐,好莱坞的电影,正在取代世界上其他一切东西。”③[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论全球化和文化》,王宁:《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8页。正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美国文化借助强大的经济实力影响遍及全球。

如今,麦当劳和肯德基已遍布世界。好莱坞电影、美国流行歌曲、高档化妆品、名牌服装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美国商品借助市场消费迅速扩张。消费文化是推动文化全球化的动力之一。根据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在于:生活资料的生产不只是为了满足人们最直接的物质消费,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会和精神上的需要。人们消费的已不是“物”的使用价值,而是其“符号价值”,人们对“物”的消费已转入到对“符号”的消费。对消费者而言,接受了某种具有符号价值的产品,也就意味着接受了附着在此商品之上的文化内涵。“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④[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生产者通过这一途径,可以把自己的审美取向、伦理选择,甚至是对世界的看法等传递给消费者,而使自己的文化成为霸权文化。”⑤田阡,杨红巧:《文化多样性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演化及其反思》,《民族艺术》,2011年第1期。“发展中国家的民众‘消费’发达国家输出的、体现着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文化产品,便不知不觉地开始接触、感受、接受、甚至认同和向往西方文化,最终造成自上而下地冲击本国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意识形态的合法性。”⑥范玉刚:《大众文化互动中的文化霸权》,《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美国消费文化借全球化之势倾销蕴涵着美国价值观的文化产品,不仅改变着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价值观念,还影响了民众的文化认同,使他们认为美国的生活方式才是最优越的,才是符合每个人利益的。这不仅会压抑民族国家的文化创新,更会阻止甚至中断文化发展的进程。传统的民族文化“受到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外来文化的强势撞击。这种撞击的结果决不仅仅意味着个别文化片断的毁灭,而是意味着整个多样性文化的生存空间的改变。”⑦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正是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我国传统的民间技艺日渐濒危;传统建筑大量被拆;传统戏曲越来越少。

传统中国民居都是按照各地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来建造的,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陕西的“窑洞”、客家的“土楼”。但最近几十年,单调划一的建筑样式取代了多样性传统建筑,除非去周庄、丽江、平遥等旅游景点,在其他地方已经很难看到传统建筑的踪影了。

古戏台是指以戏曲表演为主要功能的有顶盖建筑,是清末民初以前戏曲表演的主要场所。由于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遭到了严重的损毁,20世纪50年代全国有戏台十万多座,目前只剩下了一万余座。“作为传统戏曲的载体,戏台联系着我国古代多种多样的宗教习俗和戏曲民俗,负载着传统戏曲的艺术形态和观演关系乃至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⑧单霁翔:《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民俗博物馆建设》,《民俗研究》,2013年第4期。,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与古戏台锐减相伴随的是我国戏曲品种的大量减少。历史上我国曾有戏曲394种,1949年为360种,1982年为317种,2004年降为260种左右,50年间减少了约三分之一。

木版年画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它是农耕文明时期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记录了华夏民众的审美情趣,顺应着各民族、各地域民众的不同观念、信仰和习俗,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但近半个世纪来,河南朱仙镇、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河北武强、苏州桃花坞、广东佛山等地的年画已失去市场环境,不知不觉中淡出了大多数百姓的生活。

凸轮是原动件,故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K=从动件慢行程凸轮运动角/从动件快行程凸轮运动角。因Φ9= 2π- Φ,故若Φ<180,则从动件的推程是快行程,回程是慢行程,K= Φ9 /Φ= 2π /Φ- 1;若Φ>180,则从动件的推程是慢行程,回程是快行程,K=Φ/Φ9=1/(2π/Φ-1)。

其他如民间舞蹈、民间信仰仪式等也在急剧减少。“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文化遗产在某种意义上是文化传统的全部积淀,也是解释文化身份、显示文化个性的依据。其中民俗文化遗产,体现出这一地区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共同心理、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点,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地域文化的象征,极富独特精神价值。”①单霁翔:《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民俗博物馆建设》,《民俗研究》,2013年第4期。

然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加剧了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吞噬,致使文化多样性锐减,文化生态失衡。那么,是不是如亨廷顿所言,不同文明之间只能存在冲突,只能是强势文化征服弱势文化而不能存在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处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而不同”理念为解决当前的文化生态危机提供了答案。

三、“和而不同”理念的当代价值

“和而不同”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它源于西周末年的“和同之辩”。《国语·郑语》记载:“(史伯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在中国古代,“和”与“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指不同事物、事物的不同方面同时共存、相互补充、调适,达到整体上的和谐和发展;“同”是指相同事物的叠加,强调绝对的一致,排斥不同和差异的存在,其结果是窒息生机。孔子也赞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载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此处的“和”指君子待人处世的态度,既有自己的原则立场,又能包容差异性和不同意见,不固执己见,以大局为重。“同”则是小人的作为,为一己之利,无原则地趋同,排斥异己。广义讲“和而不同”,即是承认差异,通过互济互补,在不同的基础上达到统一、和谐,使事物得到发展。它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思想被后世的儒家所继承和发扬,主张多元文化并存,把文化多样性视为正常状态,而把文化一元独尊视作反常和无生命力的。这是中华文化两千多年来能够历经大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纵观中华民族发展史,民族文化多元与融合始终贯穿其中,这不仅体现在汉唐时期的文化交流中,宋元之后的汉民族与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的交流与融合也占有重要地位。“和而不同”成就了中华文明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并形成了互补和互动的格局,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通过对话和交流达成共识,取得认同。这种“认同”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或者一方同化另一方,而是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对话都要以承认“和而不同”原则为前提。“只有承认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和国家通过对话可以和谐相处,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与国家才能获得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儒家以‘和为贵’为基础的‘和而不同’原则应成为处理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一条基本原则。用‘和而不同’原则处理不同文化传统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不仅对消除矛盾、冲突甚至战争有着正面的积极意义,而且也是推动各国家、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促使其发展的动力。”②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在当今的文化全球化过程中,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到亨廷顿的“文明冲突”,再到福山的“历史终结”,均强调西方文明高于其他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只能冲突不能融合,预言文化差异将成为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事实上,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确实使民族文化有所消减,但是,西方的文化“一元”地位也难以确立。在全球化时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异质文化之间只有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保持文化多样性,才能维护文化生态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文化生态保护的路径选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多样性视为人类共同的遗产,2011年11月在巴黎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种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国际社会倡导和弘扬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力量,它所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保护文化多样性国际公约》成为国际社会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准则。

各主权国家政府是维护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生态平衡的主要力量。基于全球化不可逆转这一事实,逃避不是办法,只能积极探讨维护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生态平衡的路径,选择适合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模式。

路径之一:尽可能多地保留原生性的文化因子。像生物界一样,每种文化都具有鲜活的生命,不同文化之间构成不同的文化圈、文化链,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构成民族文化体系,显示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和民族品格。传统文化是民族情感、民族意识和民族智慧的积淀,而其中的精髓则是文化遗产。早在19世纪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某些文化现象的消失,人们注意到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非物质的、口头传承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如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手工技艺等口耳相传的活态文化更能体现出人的价值,也更容易消失,是文化链条上最脆弱的部分。21世纪以来,对这些原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各国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的重视。中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彩的国家。为了保护这些遗产,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1年6月1日施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遗”保护成就斐然。然而,在近年来“非遗”保护热潮中,民间工艺、民间舞蹈、节庆仪式等民俗文化传统在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被充分挖掘出来,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成为可资利用的资源。这些民间文化一旦被“资源化”和“遗产化”①徐赣丽,黄洁:《资源化与遗产业:当代民间文化的变迁趋势》,《民俗研究》,2013年第5期。,便从特定地域、族群的生活中被抽离出来,经开发商的打造,成为供旅游者欣赏的景观,成为大众消费的商品。如广西宝赠祭萨本是侗族民众的祈福仪式,经申遗开发后,用艺术化的展演方式展示侗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单一的信仰活动演化为集信仰、集会、娱乐和展演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②徐赣丽,郭悦:《当代民间文化的遗产化建构——以广西宝赠侗族祭萨申遗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第2期。。一些民间舞蹈在原生地举步维艰,经过改造后在现代舞台上焕发了生机,如“云南印象”。还有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如布老虎,在市场运作下,经过机器批量复制,销售量大增。但此时的“布老虎”已不是民间流传的信仰物——“小孩守护神”了,只是一种现代工艺品③马知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田野思考——中国北方民间布老虎现状反思》,《民俗研究》,2012年第4期。。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均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产生与发展都植根于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中,体现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质与价值。因此,它只能在一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传承发展,过分的舞台化、庸俗化、商品化、市场化,破坏了“非遗”的原生性、质朴性、本真性,长此以往,便会造成原生态文化的消失,破坏文化生态平衡。

路径之二: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文化总是与特定的时空相联系,有它自己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外因虽然对某些文化有延续或加快其消亡的作用,但文化适应环境变化的自我调适功能是达致文化生态平衡的内因。在社会发展和变迁中,某些文化已经失去了生存意义,应该坚决摒弃,而对那些具有历史价值又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文化应给予相应的扶持。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传统文化的保护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如何支持。支持不当可能会违背文化传承的内在规律而改变其原生性,使民间文化在“资源化”和“遗产化”的过程中成为商家谋利的方式。在当前我国非遗保护实践中,政府、学者、文化公司、民众多方参与,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在组织非遗项目研讨会、非遗项目申报、传承人确立、非遗展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公司在场馆打造、馆舍兴建、组织展览等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地域文化经过了更新与再生产,从族群文化上升为国家文化、民族文化。“但这样的保护,似乎更多基于文化的共享性,忽略了地方文化生态和文化主体对于文化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影响了文化的自然发展。”①徐赣丽,黄洁:《资源化与遗产业:当代民间文化的变迁趋势》,《民俗研究》,2013年第5期。这是对文化生态的另一种破坏。

路径之三: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建立开放的文化生态系统。在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中,没有哪种文化是封闭发展、不受外来影响的。“在往昔,不同文化的接触曾是人类进步的路标。希腊曾经向埃及学习,罗马曾经向希腊学习,阿拉伯人曾经向罗马帝国学习,中世纪的欧洲曾经向阿拉伯人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曾向拜占庭学习。”②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胡品清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在21世纪对全球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欧美文化、东亚文化、南亚文化、伊斯兰文化四大文化系统均是在与别的文化相互交流碰撞中,吸收其他文化精华滋养本土文化而发展壮大的。因此,保护本民族的原生文化并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文化。相反,全球化使各民族的文化生态处于一个开放的、互动的环境之中。“广泛而深刻的文化交流增加了民族文化的‘物种’,丰富了民族文化生态的构成,创造了异质文化间移植、嫁接、杂交、融合的机会,提供了激化民族文化活力、优化民族生态的机遇。”③贾乐芳:《文化生态的当代境遇》,《新疆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因此,只有积极吸纳外来民族异质的优秀文化,丰富本民族的文化构成,才能在“和而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以独特的民族文化贡献于世界。

综观世界文明的演进历程,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融合造就了古代四大文明体系。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和交流更为频繁,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影响加剧,弱势文化也在开放的格局中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髓以壮大自己。“和而不同”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共存,是良好的文化生态得以维持的根本。

猜你喜欢
和而不同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谁远谁近?
“和而不同”的美好婚姻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时代发展下的词汇意义流变
谈判要追求“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