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萍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8296万各类残疾人中有4065万具有劳动能力,但在传统“问题视角”下,由于“社会偏见与歧视并存,政府侧重救助而忽视支持,家庭负担过重故无力支持,个人定位不清以致无视潜能”①李静:《从生活救助到就业支持——优势视角下残疾人福利的实现路径》,《南京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致使其就业率尚不足50%。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应该拥有平等的劳动就业权利,同样,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也应当享有平等的劳动就业权利。促使残疾人劳动就业权利的实现,是国家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实现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其中,首要的问题就是视角转换,即由传统的“问题视角”转换为“优势视角”,从“优势视角”出发,将目光投向残疾人潜能的发掘和能力建设,为残疾人的充分有效就业撑起一片阳光天地。
长期以来,人们坚持“问题视角”,将残疾人视为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或“问题群体”,过于强调其脆弱性,突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而忽视了其自身潜在的独特优势,以致未能充分发挥其潜能②李静:《从生活救助到就业支持——优势视角下残疾人福利的实现路径》,《南京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问题视角”是以残疾人本身的劣势或缺陷为认知残疾人工作的出发点,即以残疾人的“残障”与“劣势”或“弱势”为视角,把关注点聚焦在残疾人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上③周沛、曲绍旭:《‘优势视角’下残疾人康复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研究》,2011年第1期。。以“问题视角”看待残疾人及其需求,既是社会的偏见,也是残疾人工作中的歧视,这既不利于社会正确认识残疾人及其潜能,也不利于残疾人进行客观的自我认知与评价,形成了顽固的“社会排斥”与“被排斥”现实,残疾人就业需求满足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与制约。
第一,“问题视角”影响社会公众对残疾人的正确认知,形成“社会排斥”。在“问题视角”下,残疾=无能及无用,残疾人被视为病态的、不能独立的、需要被“治疗”和救济的群体,他们不能对做出贡献,而只能成为社会的累赘和负担。“问题视角”“构建”出“残疾人”,陈旧的认识偏见形成了难以消除的观念排斥,身心障碍者成了公众认知的“残疾人”。以“问题视角”认知残疾人群体,就会很自然地认为残疾人是需要救助的被动受惠者,无视其对于社会建设的参与能力与贡献,忽视残疾人作为社会人在普遍意义上与健全人一样具有的平等、参与共享的权益与权利,从而在观念和实际生活中形成对残疾人群体的“社会排除”。欧洲委员会明确指出:“社会排除指在多元并且变迁的因素之下导致人们被当前社会中的交易活动,服务及其权利所排斥。其中,贫困是最明显的现象之一。社会排斥也指在住房、教育、健康及接近服务上的权利被不适当的处置”①童星:《残疾人就业援助体系研究——由‘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残疾人研究》,2011年第3期。。“社会排斥”由观念到政策,构成了对残疾人等弱势者在收入、能力、教育、资源、融入、权利等多方面的“剥夺”,如此,残疾人只能关注生活救助需求,更遑论就业需求的实现。
第二,“问题视角”影响残疾人的自我定位,产生自弃心理。首先,人们以“问题视角”看待残疾人,会将放大残疾人部分功能的减弱和丧失,甚至扩大为残疾人所有功能的全部丧失,而将其简单地视为家庭负担与累赘。长此以往,印象的泛化效应将促使残疾人将这种不正确的社会认知内化为自我认知并予以接受,失去准确定位能力。其次,社会主流文化群体把残疾人看作是无用与无能者,这种“标签化”、“污名化”的做法会使残疾人逐渐接受主流文化对自身的评价,认为自己不正常,而与主流社会保持距离,逐步的被社会边缘化。再次,由于受到自身残疾的影响,残疾人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残疾人一旦发现自己正处在一种被别人密切关注的情景,感受到自己与别人的差别时,便会处在一种客观的自我知觉状态中②周沛,曲绍旭,张春娟等:《残疾人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74页。。残疾人就会被动的认可社会的偏见型评价,产生孤独、自卑、焦虑和抑郁、敏感多疑等各种心理反应。最后,主观的心理层面的影响,使得许多残疾人不相信或认识不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的存在无价值,放弃自我人生追求,遇到问题不是尝试自我解决,而是寻求他人帮助。长此以往,此类负面思想障碍会直接影响残疾人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三,“问题视角”影响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获取。首先,受传统“问题视角”的影响,大多数家庭认为对残疾孩子进行教育投资不值得,导致残疾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根据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我国残疾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指大专以上)的残疾人为94万人,占残疾人口的1.13%;高中程度(含中专)的残疾人为406万人,初中程度的残疾人为1248万人,小学程度的残疾人为2642万人;15岁及以上残疾人文盲人口为3591万人,文盲率为43.29%③数据来源:《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残疾人总体的受教育水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层次、就业质量的提高,不利于改善其生活状态。其次,传统“问题视角”对残疾人进行错误的社会认知与定位,剥夺了残疾人作为社会一员的平等参与权。从外部环境看,由于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尤其是缺乏完善的无障碍设施,残疾人出行非常不便,限制了残疾人的就业范围,降低了就业的可能性,使得残疾人即便得到合适的工作也无法便利的到达工作地点,其就业也就无法实现。
第四,“问题视角”影响残疾人就业福利的真正实现。首先,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飞速,社会不断进步,但囿于社会对残疾人的错误定位及长期偏见,用人单位对残疾人的歧视依然随处可见,而且有隐性化发展的趋势。观念上的排斥形成用人单位雇佣残疾人的壁垒,造成残疾人就业重重困难,具体体现为“工种技术含量低,工资收入不高,且就业渠道单一”④李静,龚莹:《我国残疾人就业福利政策重构与耦合的国际经验与现实考量》,《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其次,虽然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劳动就业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条例,但由于可操作的具体细则与实施办法尚不完善,以及相关规定的规范性、统一性、可行性、强制性、严肃性缺失,加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缺乏监督管理环节,使得用人单位避重就轻拒绝接受残疾人就业。最后,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传统偏见与信息不对称使得用工企业普遍认为残疾人的平均劳动效率低于健全人的平均劳动效率,致使用人单位大多倾向雇佣健全人,甚至在更低工资条件下也不愿雇佣残疾人。残疾人在劳动力市场遭受不公正的对待,处于竞争中的劣势地位,就业状况相当艰难。
归纳看,在“问题视角”的影响下,制约残疾人就业的主体性因素为:社会层面——偏见与歧视并存,阻碍了残疾人就业的实现;政府层面——把残疾人看成是需要救助的对象,则重于救助,而忽视了心理、能力及服务支持,推进残疾人就业不力;家庭层面——把残疾人作为家庭的沉重经济及心理负担,缺少为残疾家人寻找就业岗位的能力;个人层面——机会缺乏、自我放弃,很难跳出被社会构建出来的“残疾”窠臼。
“优势视角”作为一种社会工作的思维方法与工作方法、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实践取向。“优势视角”是一种将更多地关注集中于案主对象的优势和潜能的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Dennis Saleebey明确提出:“优势视角是对传统社会工作实践的一次戏剧性飞跃。优势视角取向实际意味着:作为社工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①Dennis Saleebey著:《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李亚文,杜立婕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优势视角的实践要求我们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案主对象、他们的环境和他们的现状,不再是鼓励地或专注地集中于问题,而把目光投向可能性。在创伤、痛苦和苦难的荆棘之中,你能看到希望和转变的种子,这样案主将会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问题视角”总认为残疾人是不健全、有缺陷、有问题的,而“优势视角”则相信人是能够改变的,即便在困境中备受压迫和折磨的个体,也具有他自己从来都不知道的与生俱来的潜在优势。“优势视角”可以发现残疾人所具有的诸多优良品质,如顽强的意志、非凡的毅力、自强不息的精神、专注刻苦的品质等。特别是,从“优势视角”出发,可以发现残疾人某些方面的障碍,在另一方面可以是就业的优势。如聋哑人能够抗拒噪音,盲人可以灵敏的触觉等等。我们以“优势视角”来认知残疾人、定位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关注的焦点就是残疾人个人及其所处环境中的优势资源,而非问题的症状,改变的重要资源来自残疾人自身的优势。“优势视角”鼓励残疾人建立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建立信心与勇气,对自身前景的乐观预期和展望。从积极的、优势的角度看待残疾人的潜能与显能,将有助于社会公众对残疾人群体的正确认识,也有助于消除公众对残疾人群体的各种偏见。关注与挖掘残疾人的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把潜藏在他们身上的优势呈现给广大的社会公众,人们转变观点,从积极的乃至赏识的态度来对待残疾人,这样不但是社会公众的视角的改变,同时也是残疾人对自我认识的一种肯定。残疾人跳出“问题视角”而从“优势视角”来认知定位自己,有助于他们较好地把个人潜能和社会资源连接起来,以达到利于就业的目的。
“优势视角”超越传统“问题视角”的理论范式,从积极的视角重新认识残疾人群体,实现对于残疾人劳动就业的有效嵌入,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全新视角,是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及有效参与,提升就业福利与生活水准的理论依据。“优势视角”是残疾人政策制定及残疾人工作的基本理念及价值选项,它认为残疾人不是消极被动的救助等待者与无特长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职者与有能力者及特长者,是从积极福利角度认识和推进残疾人就业的最好决策参考依据。“优势视角”为残疾人个体正确认识自己提供了自信心,促使残疾人以阳光的心态参与社会,以积极的行动参与就业,是残疾人心理康复与社会康复的能力源泉。
总之,“优势视角”相信每个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都能充分利用其自身个体、家庭、社区、政府优势,通过劳动就业实现经济独立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主张并鼓励充分挖掘他们的自身特殊价值和能力,为特殊环境里的残疾人提供增加改变的机会,在劳动就业中让残疾人在与他人相处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增强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逐步建立实现人生价值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真正的回归社会和融入社会。
从优势视角看,出现问题不是重要的,关键是要有应对问题的信心和能力,找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具体到残疾人就业,实现残疾人就业充分化与最大化,就必须从“优势视角”理念出发,直面存在的问题并超越问题,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为残疾人提供必要的支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残疾人劳动就业。
1.树立新残疾人观及残疾人就业观,引导社会大众正确认识残疾人并积极支持残疾人就业。“优势视角”下的新残疾人观是以科学、民主、平等、包容等普世价值为指引,正确地去认识、理解、关爱残疾人和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将人们对残疾和残疾人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让“平等·参与·共享”的新残疾人观更广泛的传播。在平等的基础上,让残疾人参与到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中来,逐步培养残疾人劳动就业观,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发展,融入社会生活,最终能与其他社会成员共担社会责任,共创社会财富,共享社会进步。
广泛树立现代社会的新残疾人观及残疾人就业观,需要全社会共同动员与积极参与,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的长期坚持与不懈努力。要加大社会助残舆论宣传。充分运用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新闻媒介的作用,在全社会推广“优势视角”理论,引导民众正确、合理、科学地看待残疾人,平等友善地对待残疾人,认识到残疾人群体具有的优势与潜能,为其平等参与劳动力市场,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就业水平的提高,营造“公正、平等、共享、和谐”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就业典型事例,让其先进事迹鼓舞更多的人,让社会中更多的人参与到残疾人事业中来,让残疾人就业工作得到更广泛的关注与支持,努力形成全社会来关心残疾人就业的氛围,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共同承担扶残助残的社会责任,共同构建促进残疾人就业的良好舆论环境与社会环境。作为残疾人群体,更要以“优势视角”来重新认识自己,用自己的自我认识和行动来证明“优势视角”,从而帮助社会成员真正树立起“优势视角”的理念并付诸行动①童星:《残疾人就业援助体系研究——由‘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残疾人研究》,2011年第3期。。优势视角下的残疾人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与挑战,通过社会参与及劳动就业,把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充分地展现出来,以有助于反对“社会排斥”,促使社会公众对残疾人的重新认识,有助于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就业的理解与支持。
2.加强职业培训教育,为残疾人“增能”,提升就业竞争力。残疾人就业的首要工作是要通过“增能”培训,提升残疾人的基本就业技术与能力。教育培训是残疾人增能的一种方式,通过挖掘残疾人自身学习潜能,增强其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其就业成功率。残疾人职业培训教育要注意逐步从关注“缺陷”转向关注“潜能”,进而到关注“功能”的过程。残疾人就业培训不同于健全人的就业技能培训,需要注意两方面的结合:一是一般技能培训与特殊技能培训的结合。囿于身心方面的障碍,残疾人很难像健全人那样熟练掌握某些就业技能与技术,必须根据残疾人自身特点,科学制定适合残疾人工作的特殊项目内容。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应紧密关注劳动力市场热点需求,根据残疾分类特点及自身需要,针对不同残疾类型和残疾程度的学员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合适其工作的特殊技能进行培训。二是一般培训机构与特殊培训结构的结合。残疾人的特殊性决定了就业培训的内容和机构也要相应适应残疾人就业技能的的特殊要求,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到在一般性培训机构及培训内容的基础上,积极让专业性培训参与,制定特殊培训课程,根据残疾类型列出适合每一类别的职业或行业清单,为残疾人就业和培训提供科学的依据。在职业培训教育过程中,要以残疾人自身能力的强化和发展为重点,以劳动就业为最终目标。残疾人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培训,掌握知识、劳动技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市场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一定的行业、领域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完善残疾人就业支持网络,为残疾人“赋能”,完善就业环境。建立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畅通就业信息渠道。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随时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及残疾人的就业诉求,及时公布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信息,使残疾人就业诉求和供给与市场需求信息顺畅互动。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类型、文化程度、职业技能、就业意愿等,政府及服务机构牵手,与用人单位供需相互匹配,“赋能”残疾人,拓宽就业渠道,最大可能地促使残疾人快速就业。
充分发挥个人、家庭、社区、政府的资源优势,支持残疾人就业。残疾人个人要努力发掘自我优势,树立信心,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及职业技能,不怕困难,勇于面对问题,积极就业。家庭是残疾人最重要的支持主体,家庭为残疾人提供最大的情感支持、物质支持和抚育支持,家庭在残疾人就业中依然提供着全方位的支持,其作用无可替代。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社区被赋予承接社会管理的历史重任,要对残疾人进行走访调查,积极开展就业宣传工作,在政府购买或公益性安排情况下提供残疾人就业岗位安置,同时为残疾人提供就业信息,营造良好的残疾人就业环境。政府在残疾人就业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法律保护,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体制机制,财政保障,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4.健全完善相关政策支持,拓展残疾人劳动就业渠道。我国目前残疾人就业主要有三种就业渠道:集中安置就业、分散就业和个体就业。传统的就业方式对促进残疾人就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现实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从政策层面进行分析,以完善残疾人就业政策,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当原有政策不再满足社会需要时,随着社会形势变化及时修订现有就业政策就显得尤为必要。在深入挖掘现有政策潜能基础上,加强残疾人就业单项政策的制定,政策实施应具有可操作性,真正将残疾人劳动就业安置工作落到实处。在安置残疾人就业问题上,政府要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调动企业积极性,努力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政策的一致协调,真正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
在传统就业渠道的基础上,扩大其内涵及外延。政策上扶持福利企业,降低福利企业准入门槛,扩大福利企业的范围,保障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能够享受更多优惠政策,逐步建立残疾人集中就业奖励机制,鼓励福利企业吸纳更多残疾人就业;加强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落实的检查工作,确保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政策真正开展,广泛宣传促进各企事业单位社会责任的履行,加强舆论监督推动按比例雇佣残疾人的实施;鼓励更多的残疾人开展个体经营和自主就业,利用残疾人个体就业减免优惠政策,以家庭、社区为依托从事个体经营活动,劳动获取收益,改善家庭生活状况。在农村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基层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帮扶下让更多残疾人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开展家庭科学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活动,增强残疾人发展生产的信心和决心,拓宽农村残疾人致富渠道。
5.推进互联网无障碍建设,以现代交往方式扩大残疾人就业平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沟通、娱乐、消费等方式。互联网无障碍建设打破了过去束缚残疾人的物理性障碍,成为残疾人学习、沟通、就业、创业的平台。首先,推进互联网无障碍建设,从心理上改变残疾人生活态度。互联网架起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使残疾人能够和健全人完全无差别地参与虚拟网络社会活动。要消除互联网对于残疾人的障碍性因素,通过相互交流和鼓励克服残疾人自卑的心理障碍,使其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其次,推进互联网无障碍建设,为残疾人提供便捷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互联网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让残疾人能方便地在家学习,克服残疾人受教育的环境障碍,通过网络学习和实践,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做到学有所用,为就业奠定基础。最后,推进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鼓励残疾人就业、创业。互联网信息平台在残疾人就业中发挥纽带作用,使企业和残疾人之间供求信息对称。随着电子商务飞速发展,残疾人可以利用互联网创业,例如开展网络渠道推广、网上店铺、博客、自由撰稿等。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创业,发挥残疾人的人力资本和时间成本优势,既有利于克服物理性障碍又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实现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