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化品德课堂的途径

2014-11-29 11:57:48刘雁秋
考试周刊 2014年85期
关键词:构建方法生活化

刘雁秋

摘 要: 品德课源于生活,生活又体现道德的各方面,品德课的开设能够让学生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让他们的心灵时刻都紧跟生活的变化。生活与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生活需要品德教育,品德教育离不开对生活的体味。生活才是第一性的,在小学课程中开设品德教育正是为了让小学生及时感悟生活,生活的现实性决定了品德课堂必须被赋予生活内涵。所以教师应当积极构建具有生活化色彩的品德课堂,创造属于学生的生活价值。

关键词: 小学思德课堂 生活化 构建方法

品德课是一门注重生活经验的课程之一,所以教师的课堂要随时随地体现与生活的种种联系。编制的课程不是随便编一些思想道德的理论知识,关键是让品德课程回归生活。杜威曾经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用生活的思想教给学生的知识更易让学生对知识有透彻的理解。所以要在课堂和生活中建构一条纽带,让学生不断感悟生活,体味知识。

一、让课堂透露生活的风采。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对于小学生而言,此时的他们正处于道德水平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的道德培养对未来的生活有积极且重要的影响。社会的发展脚步在不断加快,学生的思想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生活中的道德体验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就要求教师们在平时的课堂上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真正体味到生活中的甜与辣,对课本的内容积极进行拓展和延伸,灵活运用教材,将课本内容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课堂上。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让课堂展现生活的风采,采用智慧性的教学手法将课堂的生活气氛带动起来。

二、开放课堂,为学生提供相对自由的空间。

课堂主体是学生,生活化的课堂也应当是开放式的课堂,仅仅学习课堂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知识体系未免过于狭隘。很多教师将课堂管理得很严格,他们的生活空间和课堂自由被完全否定了。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曾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的年龄,如果天马行空般的思维方式被课堂控制住了,那么他们的生活就体现不出应有的活力。生活应当是灵活的,课堂的生活化就是要为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所以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相互作用,充分利用本地区本学校的资源优势,积极进行课堂和知识的创新,让学生在真正开放式的环境中学习。

三、加强生活体验,丰富情感世界。

构建生活化的品德课堂离不开对生活的体验,这是因为品德课是陶冶学生道德品质的主阵地。教师应当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联想真正的生活情境,从而不断感知事物、认识事物。生活体验是丰富多彩的,酸甜苦辣缺一不可,所以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时时刻刻的幸福感和快乐的心情,更要让学生体味各种酸与甜,苦与辣。教师也可以适当让他们进行室外活动,带他们体验真正的生活,比如过马路等一些简单的活动。不过所有活动的实施都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他们体味到真实的生活,在轻松愉悦中学到道德方面的知识,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之后可以把体验带到真实的课堂中,让学生带着体验的感受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四、结合生活热点,培养学生道德意识。

品德老师要有敏锐的思维和锐气的眼光,善于抓住品德课的特点,找到品德课与生活的接点,将德育、时政融于教学之中。生活中的很多小事情都包含品德的常识,虽然小学生的一些高深度的生活智慧还不够,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还是可以的,比如待客之道、待师之道、待友之道等,这些都是需要从小培养起来的。现代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在现代教育中,人的发展不仅是知识的发展,更需要了解生活,感悟生活。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生活热点,将课堂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热点中体验生活的种种过程,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让教学真正生活化。

五、注重实践和拓展生活素材,焕发品德课堂的生活气息和生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所以针对小学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方面,要立足实践,不要照搬课本只讲解课本上的一些固定知识,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拓展他们的生活素材,让课堂焕发出特有生命活力。注重实践在于贴近学生生活,强调的是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他们在生活实践中能够进一步体味周围的生活环境,比如讲解自然灾害一课时,就要带领他们回味他们眼中的自然灾害,让他们根据教学内容谈谈当自己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是怎样的感受,又是怎样应对的。

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令其自主感受生活。

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关键还是要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真正喜欢上了这门科目才能够从根本上感悟其中品德内涵。如果产生了对品德课学习的兴趣,他们自然而然地就可以很好地将生活与品德课联系起来,而且不会觉得品德课是一门无聊枯燥的课堂。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感受生活,体味生活,这样才能使品德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想品德课不仅是纯粹的理论知识,而且是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只有借助生活体验,构建生活化的品德课堂,才能让学生自觉追求知识,了解知识。课堂知识学习的一小部分,并不能代替整个现实世界,但是当生活化的课堂构建起来之后,课堂就可以再现现实生活,这就是生活化品德课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关素怡.努力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办学成果,2010.6.4.

[2]佚名.浅谈思想品德课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几点尝试[J].市场分析,2013.8.26.

猜你喜欢
构建方法生活化
初中写作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生活化练笔为小学生写作插上翅膀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构建策略探讨
新形势下高职生诚信档案的有效构建方法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09:22:36
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的数学课堂
浅论高中地理“双动两案”的教学模式构建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