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丽
摘 要: 新课改倡导自主学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在推进学生学习方式改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转变历史学习方式的观念方面,要转变师生角色,转变课堂教学目标与任务观。在学习方式实践探索方面,运用自主学习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独立性;运用问题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新课改 中职历史教学 自主学习
新课改倡导自主学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新课改需要不断摸索,不可能一蹴而就,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亟待我们重视和解决。在新课改中,有些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还关注不够,甚至有所忽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已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成为新课程改革与实施的重要课题。那么,在新课改自主学习理念下,我们在推进学生学习方式改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我从转变历史学习方式的观念和实践探索两大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历史学习方式的观念
1.要转变师生角色观。
将传统的师生角色观念进行转换,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转变师生的角色,主要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及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角色的转变创造条件和环境。
一方面,教师在新课改中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角色,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要起引导和帮助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还应当成为教学研究者,更关注时代发展,及时反思教学、钻研教材、研究适合学生的教法学法。教师要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的、平等的、双向交流与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造和谐、民主的环境。
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发现、探究学习而提出和研究的问题,有些是教师未曾研究和思考过的,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整个交流与合作过程,教师指导学生研究,教师获得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或新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能力的锻炼,实现“教学相长”。
2.要转变课堂教学的目标与任务观。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教师正确认识课堂教学目标与任务,由教学生“学会”转变为教学生“会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我们教育的学生是要在未来生活中进行改造社会活动的,不仅需要拥有学习课本知识和适应现存社会的能力,还需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中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确立新的教学任务观,进行观念更新,把这种观念落实到教学中,从根本上转变自己“教”的方式,并引导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最终实现本次课程改革要求的目标。否则,形式上的变化无异于“新瓶装老酒”。
二、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探索
新课程遵循“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强调学生参与学习,体验学习的美妙和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让全体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三种新型学习方式相较传统学习方式更科学合理。
1.运用自主学习的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独立性。
自主学习要求教师成为教学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动学习,是相对于“他主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动手、观察、思考、总结等形式的自主性学习,是实现主体性学习模式的重要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做好作为组织者和促进者呢?教师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做出相应指引和启示,要求学生自主分析编列:①教学三维目标;②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及基本结构;③重要历史概念的分析与理解;④历史事件的内容要素及其评价;⑤分析教材知识内容及其逻辑结构的方法;⑥学习方法。教师在学生自学后,依据新课程标准本课教学目标的相关内容做陈述及相关展示,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等对学生做相应的具体要求和指导。
在学习上,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性格的主体,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呢?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教学目标及学习方法,在任务驱动下,认真阅读教材及查阅与本课相关的其他资料,在阅读及熟悉教材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编列本课学习提纲如下。
如《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自学活动,让学生整理和编写知识结构提纲如下: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表现:①引起中国家庭“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②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
2.原因: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侵入东南沿海。
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二、洋务运动:
1.出现的原因:内忧外患。
2.概况:
①时间:19世纪60至90年代。
②代表人物:洋务派在中央以奕昕为代表,在地方以握有实权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这些人中李鸿章所办洋务最多,时间最长,是洋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③主张及目的: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其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
3.内容:
(1)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60~70年代)
代表: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总局。
(2)以“求富”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19世纪70~90年代)
①目的: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②代表: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3)筹划海防(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
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
(4)发展近代教育:
①目的: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
②成就: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到1896年达20多所。还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③作用: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4.评价:
(1)破产: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的惨败。
(2)评价:一是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达到的。二是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经过学生阅读本课教材及收集、阅读相关历史资料、自主编列提纲之后,教师再对提纲进行点评、总结,讲解基本知识点,实现掌握基础知识、强化记忆的目标,同时培养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等基础能力。教师的评价与肯定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喜悦,产生成就感,满足学生内在需要,使他们更有动力、兴趣和信心地学习历史。
2.运用问题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师针对教学具体内容,依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在阅读与整理提纲内容的同时,通过阅读、整理相关课文及资料,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自主独立地思考问题。教师的作用在于收集学生提出的典型性问题并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运用问题导学,在问题设计与排列应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并经过一定思考找出相应的答案,充分体现“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原则。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感受到探索成功的喜悦,保持对问题探讨与思考的兴趣性与积极性。同时,在问题导学中,可以锻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如在资本主义产生时可设计:什么是自然经济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是什么?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我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在这一解体过程中农民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联系?在学习洋务运动时可设计: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有哪些特征?洋务运动兴办的民用工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洋务运动破产(或失败)的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有哪些?从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对于洋务运动的成功与失败存在很多不同看法,你怎样评价洋务运动?
对于有一定深度与难度的问题,可能由于学生知识与方法的局限,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有一定的距离,对问题的回答还不够准确、深刻。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组织者和促进者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各自发表见解,最后再做相应的总结与归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巩固之前自主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运用问题导学,教师对学生的交流、讨论进行适时总结、评价,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与探究问题的热情。学生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方式,既改变以前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又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新课程的实施,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性学习模式的目标,是目前历史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与完善的重要课题。由于地区和学校的具体实际不同,在选择学生适合的学习方式时应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加以甄别和钻研,有赖教师专业化素质的提高。在探索学习方式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多样性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创造性,积极探索适合具体班级学情的有效学习方式,进一步实现历史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核心理念。
参考文献: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R].北京:教育部,2001.
[2]教育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教育部,2003.
[3]靳玉乐.自主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3-5.
[4]钟启泉,崔允,张华,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3.
2.期刊文章
[1]梁励.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变革[J].历史教学,2004(4):49-54.
[2]庞维国.当前课改强调的三种学习方式及其关系[J].当代教育科学,2003(6):18-22.
[3]梁敏锐.引导中学生实现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J].基础教育研究,2009(11).
[4]刘根文.培养“问题意识”转变学生历史学习方式[J].新课程研究,2009(11):6-148.
[5]符卫.“洋务运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研究,2008(1):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