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芝
摘 要: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课程,在低年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少之更少。低年段学生年龄小、知识储备少、意志力薄弱、注意力不稳定、兴趣下降快、上课效率不高,如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呢?作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教训和经验,从教学内容编排、教学方法选取、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低年段 信息技术教学 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但如果知识内容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就会消退,导致上课效率不高。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过程是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只有在认识到学习者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并通过儿童感兴趣的教学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爱学、会学、主动学,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他们年龄比较小,意志力薄弱,注意力不稳定,喜欢凭兴趣认识事物,感兴趣的愿意做,不感兴趣的心不在焉。他们渴望学习知识,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吸引,但感觉、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明显。由此可见,兴趣对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对其一生都将有深远的影响。
二、提高低年段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一)内容趣味化,有趣易学。
依据此阶段学生心理特征,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吸引性、趣味性和操作性。可多安排一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其中穿插益智的教学游戏。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积极愉悦的状态下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比如,我在一年级教学中选用金山画王作为一个版块进行教学。金山画王软件简便易学,它提供了很多植物、动物、背景、动画等供学生选用,让学生利用绘图工具轻松绘制漂亮生动的图画,从而既降低难度又提高兴趣。
(二)语言形象化,通俗易懂。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信息知识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所以教师必须注意教学语言学生是否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呈现形式是否感兴趣。
在教学中可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活跃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计算机组成时,我没有讲授专业术语,而是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讲得生动、易懂。拿鼠标让孩子说像什么,学生说:“哦,像小老鼠,还有长长的尾巴!”“这个小鼠标就是我们的小助手,它可以听我们的指挥要电脑小朋友做我们想要它做的事情。”“我们在哪里可以看到电脑里面的东西。”引出显示器,但是孩子会说显示器是电脑,我告诉学生:“这是电脑的嘴巴,它可以不用发出声音就告诉我们它的脑子里面在想什么。”把显示器的指示灯比喻成眼睛,如教授学生开机和关机的时候,我先用一个小问题考考大家:“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在学生积极回答后,让他们“睁开眼睛”,然后生气地说:“现在都很晚了,你的电脑好朋友还在睡懒觉,快叫它起床,要它睁开眼睛,你再按下它的小肚子(主机开机按钮)。”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一听就懂了,并且很快就学会了开机,最重要的是学生学得很开心。
(三)教学方式灵活化,乐在其中。
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仅在教学内容上重视挖掘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趣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
1.巧妙导入,扣人心弦。好的导入能先声夺人、扣人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都喜欢玩游戏,我们可以采用游戏导入的方式,比如,在指法教学开始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里的“青蛙过河”。
创设情境,可以迅速把学生的思维状态由课前玩耍状态转变为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意识。如在“复制与粘贴图形”一课中,创设kimi在沙漠中过4周岁生日只有一根蜡烛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把抽象的知识融入形象、生动的课件中,有效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所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导入能快速高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迫切投入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此外,还有故事导入、优秀作品激发、音乐导入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精彩竞赛,悦动课堂。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有好胜心和较强的荣誉感。针对学生这些心理特点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竞赛。在鼠标操作练习时,看谁游戏过关多;在“我的电脑”窗口操作中,比“谁是最酷的魔术师”;在键盘操作练习时,进行“弹指神功”键盘录入的比赛;在双字符键的拓展教学中,比谁的创意多;在画图教学时,评选“最佳小画家”等。
通过实践,我发现竞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参与到课堂,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而且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竞赛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静”的课堂“悦动”起来。
3.小小老师,大大成就。在课堂实践练习环节中,教师不可能兼顾每一个学生,这时可以让一部分操作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对其他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给予解答,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这种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全员参与学习活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学优生在自信心的驱动下,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后进生为了不让其他学生否定自己,在学习中认真思考,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成绩不断上升,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总之,小老师职能作用的发挥,使学优生更优,使后进生不断进步,学习水平全面提高。
三、结语
无论是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好玩的益智游戏,一句句生动形象的比喻,一场场激动人心的竞赛,还是智慧火花的分享,真诚耐心的指导帮助,都让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课堂的快乐,分享到信息技术课堂的快乐与乐趣。
参考文献:
[1]刘为邦,张寿松.小班化教育与大班化教育的比较研究[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75-78.
[2]武晶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分析与教学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2(4):55-57.
[3]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法:继承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