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推动教育六变化

2014-11-29 18:45李玉华曹道静董波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4年4期
关键词:新塘共同体教研

李玉华 曹道静 董波

恩施市根据全市学校和学生70%以上分布在农村的现实,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积极探索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打造学校发展共同体,强有力地推动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颗树,一个圈”撑起学校发展共同体架构

恩施市首个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诞生于2009年,城区学校施州民族小学和距城区70多公里的新塘乡中心小学率先“喜结连理”。随后,9所城区优质学校分别与农村学校结为发展共同体,辐射乡镇面达到64.3%。

恩施市立足于充分发挥城区学校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在全市形成了“一颗树,一个圈”的学校发展共同体总体架构。“一颗树”即一所优质城区学校在两至三年内与一所相对薄弱的农村乡镇初中或中心小学结成发展共同体,经过几个轮回,城乡发展共同体基本覆盖所有农村乡镇。“一个圈”即在打造共同体学校的同时,强化对每一所学校的规范管理,组织城区学校和一些乡镇优质学校开展覆盖全市学校的名师送课、巡回帮扶、联片教研和跟岗培训等活动,整体推动全市教师专业成长和城乡学校共同发展。

在打造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基础上,恩施市进一步延伸教育一体化管理机制,在乡镇内推进学校发展共同体,让“一棵树”发展壮大。一是“1+X”的刚性联校办学,即在一个乡镇范围内以乡镇中心小学或相对优质的完小为依托,按地理位置、生源范围将附近薄弱学校或教学点联并成一个办学实体,实行一校多区、一个法人代表、教师一体化配备、财务一体化结算、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教学资源一体化共享,缓解了村小和教学点师资参差不齐、边远薄弱学校(点)难以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的问题,学校管理水平也得到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二是“1+1”模式的柔性结对帮扶。对在乡镇内尚未实行联校办学的学校,采取乡镇内相对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的方式,以促进薄弱学校内涵发展为主要内容,开展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和教学教研等方面的交流与协作,在实践中创造了“弱项结对帮扶”和“促强结对帮扶”两种帮扶模式。

“六共”“四不变”运行管理策略健全一体化发展保障机制

恩施市城乡一体化机制背景下的共同体学校保持原有法人地位、法人代表、领导班子、教师编制“四不变”,由共同体学校双方的校级领导组成既相互联合又相对独立的工作组织机构,共同管理两校事务,实施“理念共学、文化共构、资源共享、管理共融、团队共生、考核共担”的“六共”策略。

理念共学。共同体学校结合学校地域、文化及团队背景,确定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新塘乡中心小学通过学习借鉴施州民族小学以“德”为核心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德”立校,以“德”育人的办学思想;市实验小学与红土乡中心小学共同探讨,在市实验小学打造“翔”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构建学习型校园”的共同办学理念。

文化共构。为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彰显特色,施州民族小学与新塘乡中心小学以“德”为主题共同制定了两校的校园文化整体实施方案;市实验小学则以“文化润校”这一校园文化品牌帮助红土乡中心小学构

建显性与隐性相统一的校园文化;六角街道办事处逸夫小学充分利用百年老校所积淀的文化优势帮助白杨乡中心小学制定了以快乐学习为特征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其他共同体学校也通过调整、创新和整合,在营造共融共生的校园文化过程中使城乡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相得益彰。

资源共享。整合物质资源。在建设规划、资金投入上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城区学校充分利用本校教育装备为共同体学校提供支援与服务,并为共同体农村学校捐物、引资,帮助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整合师资。除每年及时向农村学校补充新教师外,共同体学校还建立了教师交流机制,城区学校选派教师到结对的农村学校支教任课,农村学校则分期分批派教师到城区学校跟岗学习、顶岗执教,三年内完成一个周期的全员跟岗培训。整合教学教研资源。市实验小学“361”快乐高效课堂建设取得重要成果之后,即在红土乡中心小学推广;逸夫小学将“四定”“七备”“六统一”的集体备课制度运用于共同体学校;施州民族小学发挥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的优势,派出艺术教师指导新塘乡中心小学开展“民族舞蹈、民族歌曲、民族乐器进校园”活动。

管理共融。一是互派管理干部挂职参与学校管理。施州民族小学派出了中层干部到新塘乡中心小学担任校长,市实验小学、市第二实验小学分别选派了中层干部到共同体学校担任副校长,逸夫小学和白杨乡中心小学互派教科室主任到对方学校担任校长助理。二是互访研讨推进学校管理。施州民族小学与新塘乡中心小学管理干部多次互访,帮助新塘乡中心小学修订了学校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使学校管理走向规范化;市第三实验小学与屯堡乡中心小学采取处室对接的方式,定期研讨,改进和完善管理措施,增强了学校管理精细化程度。

团队共生。教师交流。共同体学校交流教师任教,定期互派教师跟岗学习,联合商派教师到外地先进学校跟岗培训,农村教师专业素质得到迅速提高,教学能力明显提升。名师引领。城区学校和乡镇优质学校开展名师送课、巡回帮扶、联片教研等活动,整体推动全市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共同发展。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恩施名师”熊桂霞到白果乡中心小学担任副校长,指导教学,参与管理;市实验小学的“湖北名师”、特级教师轮流到红土乡中心小学举办讲座、上示范课,手把手地“传”“帮”“带”。联动教研。共同体学校采取研训联动的方式,以学科为单元,统筹安排共同体的教学、教研、科研和培训活动。施州民族小学与新塘乡中心小学以“送课下乡”和“送课进城”的形式,组织开展集体备课、上过关课和汇报课等活动。市实验小学、市第三实验小学则在与结对学校教师面对面研讨交流的基础上,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视频开展课堂教学网上研讨。

考核共担。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价,以农村学校为主,实行全方位、捆绑式联动考核,得分合并计算并与两校校长业绩考核和学校评优奖励挂钩。

“六大变化”显现建立学校发展共同体的成效

学校发展由“单干”走向“抱团”。共同体的建立,使义务教育学校的发展从“单干”走向“抱团”,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开始缩小。

名优师资从“一枝独秀”变为“花香万家”。名优师资不再是一所学校的独有资源,而是共同体学校的共有资源,他们送教下乡,直接参与结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有力推进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校本教研从“被动应付”变为“主动参与”。共同体的建立,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提供了更多的平台,提高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各种优质课、展示课、闪光课、学科研讨与合作等活动,成为各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和“助推器”,改变了原来部分农村学校教师人数少,研讨缺少氛围,教师缺乏“斗志”,难以获得“成功感”的局面。

教师交流从“单向流动”转为“双向联动”。优质学校选派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等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全职支教、兼职支教,薄弱学校教师到优质学校挂职交流学习,使教师由原来的“人往高处走”的单向流动变为“上挂下派”的双向联动,激活了教师流动管理的一盘棋,创新了用人机制。

学生的视野从“狭窄”到“开放”。农村学校的日常管理和班级建设,移植了优质学校长期积淀的制度文化和成熟的管理经验,让乡村学校学生发展有了高起点,视野开阔了,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积极变化。

群众反响从“观望质疑”到“全力支持”。推进共同体学校之初,不少家长和村民持怀疑态度,认为不过是“搞形式、做样子”。学校发展共同体运行几年后,学校环境发生改变,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教学质量逐步提升,走出去的择校生“回流”了,逐渐萎缩的学校开始复兴了,家长、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普遍提高了。

猜你喜欢
新塘共同体教研
爱的共同体
广州增城第三批供地曝光!涉及新塘、朱村、中新……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桃花坞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新塘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