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路 云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而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来实现的。课堂讨论是合作学习与教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其实两千多年前的《学记》中就讲到学生之间可以“相观而善”的道理,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现代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在解决简单问题时,独自面对比众说纷纭的效率高。但是面对复杂问题,群策群力却比孤军作战更有效,群体讨论产生的解决方案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胜过个人。
因此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课堂讨论便成为广大数学教师采用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成为衡量一节数学课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一上课就出示问题,马上组织课堂讨论,然后请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虽然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由于时机把握得不够好,讨论氛围还没有形成,缺少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导致课堂讨论没有实际效果。为了充分发挥数学课堂讨论的整体功能,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要把握好讨论的时机,选择好讨论的内容,使课堂讨论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针对讨论时机的把握谈谈看法。
思路受阻是指学生对具体问题不能进行灵活、合理、抽象的加工,或不能以抽象规律为逻辑起点,经过逻辑中介,逐步演绎成具体,从而阻塞思维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认知结构等智力因素的制约和诸多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不能够深刻理解,有时出现“卡壳”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组织全体学生在出现思维受阻的问题上展开讨论,通过集体的智慧理顺思路,使思维受阻的学生茅塞顿开,明确知识掌握的薄弱点在哪里。讨论进行时,还应充分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到问题的实质。
比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上遇到这样的问题:已知Rt△ABC中,∠C=90°,AC=BC=2,将一块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斜边AB的中点M重合,当三角尺绕着点M旋转时,两直角边始终保持分别与边BC、AC交于D、E两点(D、E不与B、A重合,如图1所示)。
图1
(1)试说明:MD=ME;
(2)求四边形MDCE的面积。
很多学生开始都无从入手,这时教师可以适当点拨,说明两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是利用全等,而图中并没有现成的全等三角形,那么能否构造全等呢?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往往就能出现“柳暗花明”的境地。讨论就像一座桥,连接彼与此,它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迪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认知水平不同,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这是思维真实的表现。甚至有学生对某些内容产生理解偏差,没有进行取舍的判断力,觉得这种想法也对,那种方法也好。这时候教师不要轻易地将正确答案抛给学生,更不能简单地否定。而应充分发扬民主,从学生的想法中捕捉出有代表性的意见,引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甚至展开争辩。然后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统一见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这样的效果比教师的“独白”会更好。
许多教师常说,现在的学生思维空间太狭窄,不灵活。其实,思维的活跃来源于开发。没有系统的训练,就不会有灵感的闪现。开放性问题就是很好的训练题材。要让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和讨论,让他们的思维发散出去,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在解决开放性问题时,学生的思维处于开放状态,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可以广泛地进行交流,并且能得到及时反馈,从而使学生的认识趋于完善。而且课堂讨论使部分较为内向的学生能逐渐适应讨论这种氛围,敢于谈论自己的想法,而不至于常常处于被动、消极地聆听和吸收的状态。部分外向学生也能够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谦虚和宽容。而对于少部分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学生,则提供了一定的指向性,弥补了无向思维的空白。
数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开放性问题。解答开放性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而且结果也不唯一,不同学生常常发现不同的结果。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为学生间的交流创设了良好的机会。教师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自由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解题策略,倾听同伴的意见,并从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进步。
比如平行四边形复习时,要求学生研究平行四边形ABCD具有以下性质:(1)AB//CD;(2)BC//AD;(3)AB=CD;(4)BC=AD;(5)∠A=∠C;(6)∠B=∠D。若满足上述两个条件,能否保证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此题有效地发挥学习的迁移作用,同时也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搭桥铺路,以利于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自己去慢慢感受开放题的特点,如有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综合开放型、动手操作类开放探究性试题等,逐步体验做开放题的乐趣。然后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方法和理由。在多次体验的基础上,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发散性都得到了发展。而且在讨论中,学生不仅学会与他人交往和团队合作,在合作中享受知识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对打开学生的思路也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自然也就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产生进一步探索和创造的愿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往往在小组讨论中得到极大的体现。“条条大道通罗马”,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解题方法,是给学生张扬个性、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一展开讨论,不仅疑问豁然开朗,而且学生从他人的解题中获得了新思路,开阔了视野。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惑,就引不起思考的兴趣,组织讨论的问题尤其是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出现原有的认识结构与新知识的冲突,有的问题可以自己解决,但有的疑惑学生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问,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帮助提问的学生解决问题。当学生在质疑问难过程中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组织讨论。
在教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当得出结论,直角三角形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斜边、直角边”。前面讨论过,如果直角变成锐角,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这时候就有学生提出,那如果直角换成钝角呢?这时,笔者肯定了学生提出的问题,课堂上能大胆质疑,是主动精神的充分体现,敢问是一种良好的行为。然后让学生按小组展开讨论。经过讨论学生发现,当直角变成钝角时,依然全等。这时候让学生理解SSA就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最后全班学生鼓掌感谢那位提出问题的学生,这位学生得到了鼓励,全班学生的认知也得到了提升。
通过小组讨论,使得学习困惑者在别人的帮助下,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巩固,又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正确的信息迁移思维习惯。这样的讨论,由于学生间的双向信息是通过“学生语言”来交流的。因此,学生对讨论的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从而更顺利地完成知识建构。所以,当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提出时,要把握好时机展开讨论,可以使学生大脑皮层高度兴奋,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动,学习过程往往会变得主动而富有生气。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是充满生命灵性的,在动态的数学课堂中常会出现一些意外。这些意外往往是学生灵感的迸发、大胆的创意,是张扬学生个性、深化学生思维的契机。教师要善于捕捉这类意外,及时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
课堂教学要“抓纲靠本”,但这绝不意味着照本宣科。课本中的有些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予以扩展和深化,以启迪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了整式乘法后,讨论(2+1)(2²+1)(2³+1)(24+1)…(216+1)+1的末尾数字是多少?如果教师直接讲的话,那么就是在这个式子前添加(2-1),然后利用乘法公式计算得到232,再利用规律21的末尾数字是2,22末尾数字是4,23末尾数字是8,24的末尾数字是6,25末尾数字是2……发现末尾数字4个一循环,从而得到本题的末尾数字为6。可是,学生讨论后却有另一种发现,即在几个因数中22+1=5,而5乘以一个整数,末尾数字要么是5,要么是0。这题中其余的几个因数都是2的N次方加1,都是奇数,则乘以5末尾一定是5,最后加1的话,末尾数字就是6了。发表这种意见的小组得到了全班学生的掌声。通过小组讨论既克服了思维定势,又拓展了思维。
叶圣陶先生主张:“教,是为了不教。”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尤其在练习拓展环节,抓住学生的思维亮点及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畅所欲言,往往能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数学研究从有限的课堂延伸至更广阔的时空。
把握好课堂讨论的契机,充分发挥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的作用,就能让学生以“学习的主人”身份积极思维。课堂讨论作为教学的一般方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彼此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能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启发,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表达和积极思考的习惯。它便于教师把握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调整教学策略,灵活施教,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们要让学生在讨论合作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表达,找到自信,共同提高,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