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小学图书馆的发展*

2014-11-28 08:22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年20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校建设

文 周 敏

社会、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完善,使得社会诸单元间的联系与协作日趋紧密与和谐,人类社会步入社会网络与电子网络共同发展的大环境。队伍日趋庞大的小学图书馆在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征程上,适应和利用网络环境所带来的优势,立足现实与基础,传承小学图书馆工作与服务的特色,并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与完善自我,从而真正发挥小学图书馆在基础教育中的应有作用,拓展小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空间,开创小学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一、当前小学图书馆建设之现状

小学图书馆建设的“量”与“质”的不统一,图书馆功能与服务的“期望值”与“绩效值”的不和谐,影响着社会、学校、师生对小学图书馆的投入和认同;图书馆功能发挥的弱势与服务的传统和单向,制约着读者对学校图书馆的认知度与利用度;小学图书馆人员队伍的不稳定与专业程度不高,影响着小学图书馆功能与服务的发挥与完善。网络环境与信息流向的多渠道,导致小学图书馆的“用武之地”呈现日渐缩小之势。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发展受到时代与社会发展的不断冲击,我们要如何突破重围,发展自我呢?

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小学图书馆建设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教育部1991年颁布《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对小学图书馆的建设都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和标准。如200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7年5月发布《国家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都对小学图书馆(室)的建设提出要求。建设部、国家计委、教育部于1997年6月和2002年7月发布的《农村普通中小学学校建设标准》和《城市普通中小学学校建设标准》,也对小学图书馆(室)的建设与装备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方有关部门也相应出台了大力加强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政策文件。2010年至2013实施的“江西省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等民生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小学图书馆的硬件建设。

图1 图书馆的硬件条件得到改善

小学图书馆的发展令人欣慰,但是否达到了《规程》的五大任务呢?《规程》对小学图书馆的任务、结构、人员、条件和保障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标准。但现实中的小学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水平与《规程》所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差距较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只设不建,只建不用,只服务教师不对学生开放;经费投入无保障,有的学校图书馆几年都没有专项经费投入;图书馆人员队伍的专一性与专业性无保障,一些学校图书馆教师依然战斗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只把图书馆工作作为附属工作;一些学校图书馆工作停留在初始设置阶段,仅仅完成书刊的典藏与流通;一些学校图书馆无电子阅览室,或电子阅览室与学校计算机房实为一体,存在着有名无实、名不副实等现象。而发展与建设相对完备的学校图书馆存在着体制因素和教育环境的制约,加上一些学校图书馆本身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不足,致使装备精良、管理手段先进的图书馆依然游走于“边缘教育”,图书馆工作与服务不能融入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学校经费“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进而淡化了领导和师生对学校图书馆的认知与重视程度。一些学校图书馆在拥有校园网络、图书馆网页、电子阅览室的条件下,利用电子网络开展工作的程度不足,特别是一些地区学校图书馆中的“领头羊”,在网络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在区域性学校图书馆的“大同世界”建设上没能充分发挥作用,没有帮助其他学校减少图书馆经费投入的压力和解决基础教育学校图书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二、现代青少年阅读需求之特点

现代青少年大都是20世纪90年代末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兴趣广泛,在阅读需求上主要表现为:

(1)学习性。学习性是青少年课堂学习与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阅读需求。课堂学习的接受与课外学习的巩固、补充相辅相成,成长发展过程中认知、体悟和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相映生辉。学习性阅读需求是现代青少年在人生成长过程中强化自我、发展自我的必然。

(2)兴趣性。兴趣性阅读需求是青少年内在的主观阅读的能动表现,与其自身个性和社会、学校及家庭的环境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一方面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另一方面是出于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满足的乐趣,也有着极强的实用性。

(3)思想性。思想性阅读需求是在前面两种阅读需求之上的深层次需求。现代青少年成长在开放的时代,能够放开眼光看世界,面对周围每天发生的事件和出现的各种事物,他们虽然在个性、人格和思想等方面还不是很成熟,但也不会轻易接受外界的说教与传授,而是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4)阅读途径和手段的多样性。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满足青少年阅读需求的途径和手段也变得多样化。视听传媒、网络环境、个体传递、图书馆等都成为他们阅读的途径和手段。据不完全统计,青少年阅读需求的40%以上来自于社会网络与电子网络。如此,网络环境下,将电子化服务与传统式服务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和满意率,是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方向。

三、基础教育学校学生管理特征

基础教育是全日制在校教育。因为学生的身心条件和学校管理责任等因素,学校管理采取了密集管理与人防战术。学生在校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课堂学习,很少有能够自我安排的空余时间。大部分小学图书馆又没有将“图书情报知识课”“阅读课”“资讯课”等像“活动课”一样列入学校课表,学生只有在课间或其他休息时间才能利用学校图书馆,这样会由于时间紧迫而影响图书馆的利用率与效果。学生课外阅读需求对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图书馆如何适应基础教育学校的管理特性,更好地推荐馆藏资源和开展资讯服务,则是网络环境下的新课题。

四、小学图书馆功能与服务的传承与创新

《规程》对小学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的功能定位是学校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明确了小学图书馆的五大任务:(1)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和信息;(2)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3)指导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4)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5)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图书馆的信息功能主要是指拥有信息、传递信息和信息素养与技能培养。拥有与传递信息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条件,信息素养与技能培养贯穿于图书馆工作与服务过程中。拥有与传递信息,一是指搜集、整理、加工、组织管理、传递书刊文献资料的传统基本职能。书刊文献资料则是指纸质书刊出版物及光盘类电子出版物。二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学校图书馆依靠电子网络设备及手段,下载、整理、组织管理起来的网络文献资料。网络文献资料虽有公开出版的文献信息资料,但很大一部分是公开发布的一次文献资料。在网络设备日益普及的时代,网络数据传输的便利、及时性,网络资源查找、利用的快捷与方便性,使得网络信息资源正成为人们利用文献的首选途径。

小学图书馆如何将读者“利诱”到图书馆来,没有厚实的“大餐”是办不到的。因而加强小学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是必然趋势。

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传统书刊文献的“质”与“量”,“精品店”总是能够吸引更多的目光,因此我们要以时代发展的眼光,紧跟学校教育发展的步伐,结合学生的阅读需求,注重馆藏文献的更新换代。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说,“图书是为了利用的”。“用”字要成为小学图书馆典藏文献的目的。典藏的每一种书刊文献都能有用过的痕迹,那就藏有所值。同时,要发挥社会网络中的个体优势,有目的地开展个体所藏文献资料的汇集与传递。社会个体所拥有的文献资料,都具有一定的特性和价值,品质上相对来说较高。而这里的汇集不是捐赠,只不过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是让大家在一定的制度和利益保证下,分享知识财富。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只作为管理者与传递者,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文献资料库的建设,完善新兴媒介的传输手段。网络资源博大而繁杂,文献资源品质高低不等。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小学图书馆应注重网络文献资料库的建设,既要优化图书馆馆藏,有效减轻经费投入的压力,又要对网络资源及时进行筛选。网络系统及电子阅览设备的便利使用,可大大提高到馆率和使用率。当然,网络文献资源库的建设必然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国家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有力地促进了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但基础教育学校发展的不均衡,特别是农村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中,本就存在馆藏、经费、人员相对紧张的态势。因而在网络资源库的建设上,可以发挥区域中先进小学图书馆的人力资源与信息资源优势,在区域教育部门的协调与管理下,在体制和制度的保障下,实现资源共享,逐步达到图书馆的“大同世界”。

小学图书馆的教育功能的显著性是基础教育学校图书馆自身的内在要求,教育功能体现在图书馆的每一项工作过程中。学校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等都围绕着教育这一主旋律,图书馆一切工作的中心就是以“书”育人,辅助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1)注重小学图书馆馆舍文化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改善他们的精神风貌。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一扇窗口,一方绿洲,如何建设和营造好这里以吸引师生的目光,馆舍文化建设非常重要。亮丽的“景点”,浓郁的书香氛围,整洁的环境,先进的管理,热情周到的服务,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一切如何不让学校图书馆成为人群的“聚集地”。温馨的绿洲,清除了尘嚣,净化了心灵。

(2)注重馆藏部门的整合与馆藏资源的使用。小学图书馆读者群的特性决定了有效性和便利性是其利用图书馆的重要条件,在服务设施设置上趋向于将书库、期刊阅览、电子视听等集中在一起的“超市式”模式,还可设置休息式的阅读走廊、休闲式的精品书屋等。图书馆网络管理系统也为改变以往单一的管理模式提供了条件,方便读者随时随地进行馆内阅览与外借。

(3)注重馆藏结构的优化。学校图书馆一方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阵地。不管是实物资源还是电子数据资源,一切资源的作用都是“以书育人”。我们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着眼教育,实现资源丰富与结构和谐相统一,辅助课堂教学与阅读育人相一致,主题推荐与教育活动相连接。

(4)大力开展图书情报知识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对学生进行图书情报知识教育,对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技能进行培养与教育,这本就是图书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小学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这一主阵地,运用图书馆工作导航手册和电子资源简介,将个别辅导与开展活动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5)做好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咨询工作。电子传输的快捷与方便,网上咨询的私密与时空自由,新兴通讯媒介的革新与涌现,使网络咨询成为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做好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咨询工作,才能让图书馆工作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图2 图书馆以“书”育人

五、结束语

我们为今天喝彩!虽说小学图书馆建设还有待于社会、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图书馆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和创新,但小学图书馆事业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正迈开步伐向前进。

我们为明天思考!社会、学校、家庭对基础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图书馆只有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才能在网络时代开创适合我国基础教育特色的小学图书馆建设新局面。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校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图书馆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校推介
去图书馆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