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
一、 常态教学及现状调查引发的思考
(一)常态教学的思考
笔者在随堂听课中,发现课堂上朗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我们不妨看个课例片段。
【例举】
教师在屏幕上出示《拉萨的天空》一文中的一段话: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教师提出“湛蓝”一词,让学生说说意思以后,接着让学生朗读。学生纷纷举手。“你读——”教师指着第一名学生读。该生读完之后,紧接着“你读”“你读”……一连6个学生分别读,最后全班齐读。
整个过程,读之前未提出任何要求;读之后,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未加任何评点和具体指导。而实际上,学生朗读的问题不少,其中共同的毛病就是“唱读”“顿读”——整个一段,没有轻重,语速一样,停顿一样。这样的朗读,有多少实际价值呢?
其实,这段文字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应该提示、点拨的地方还不止一处:第一句,“日光城”的引号;第二句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但较长,很不容易读上口。如果教师适当指导,以至于示范,让朗读应有的能量释放出来,学生朗读起来就会津津有味,他们的语感能力就会随之增强。
【简析】
1. 不良习惯及其后果。课堂上学生“唱读”“顿读”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致使学生对所学的课文得不到本应从朗读中获取的能量滋养。在一些班级,这种现象时复一时、日复一日,已逐步形成了一种不良的读书习惯,如再任其发展,要想改变,非常困难。这种不良习惯还会直接“负迁移”到口语表达之中,突出表现在,平时说话时一字一顿,听了让人生厌。
2. 缺少明确要求和具体指导。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朗读的评价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以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为基础”“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可是在听课中我们发现,课堂上学生朗读后无评价的现象非常普遍。可以说,课堂上学生“唱读”“顿读”现象的出现、不良读书习惯的形成及其严重后果,与语文教师对朗读认识不足、指导不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上述仅仅是一篇课文极短的一个自然段。对于一篇篇完整的课文来说,朗读中的诸多问题就可想而知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自己也不清楚如何朗读课文,没有意识到自己朗读文本存在的问题,在备课时很少认真朗读文本,疏于备朗读。
(二)现状调查的思考
针对上述现象,笔者做了以下调查。
3位教师有方言或语音缺陷。
②普遍忽视语调、语气。
③多数教师朗读时不会用气,不会正确发声,以致声音缺少共鸣。
2. 教师对课堂朗读教学一般认知和教学方法答问
(1)100%的教师回答“朗读重要”“很重要”,有的能具体说出好几点理由。但在所有答卷中,没有发现教师引用“课标”中的相关语句。
(2)平时教学中,朗读教学的具体方法都能宽泛地说出几点。
(3)13%的教师备课时“一般看一看课文”,84%的教师备课时“默读或轻声读课文”,47%的教师坦承“没有好好备过朗读”。
3. 教师朗读业务学习、进修情况
对N市X区二、三年级语文教师共183人进行调查,非教育专业毕业的2人,占1.1%,即98.9%的教师是教育专业毕业。其中在师范院校学习期间或工作后接受过一般有关朗读教学培训的18人,占9.8%,165人未接受过朗读教学方面的培训,占91.2%。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不难发现,近90%教师在备课中没有认真地朗读课文,没有认真备朗读。写作教学,提倡教师“写下水文”,朗读的备课,教师也要“认真下水读文”。
二、 教师备课朗读文本的作用及策略
(一)教师朗读文本利于深刻地解读文本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这是钻研教材、语文备课的重要环节。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商有敬在《语文教育退思录》中说:文章的精华在字句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你不读,这一切精华都不会自动显露出来,而只是纸上的铅字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读,让它先在你的嘴上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的心上活起来。备课时,我们应力求把课文读“活”。
1. 熟读文本,整体把握。教师拿到一篇课文,切不可粗略浏览一遍,便参考教参、教辅或上网查找有关教案,一定要熟读文本,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只有熟读了文本,才能为下一步细读文本打好基础。
2. 精读文本,字斟句酌。
(1)读出语言的精妙。“运用朗读,可以感受文学作品中准确的词语概念、生动的语法修辞、巧妙的构思布局、感人的情景描写、严谨的逻辑序列、优美的韵律节奏,帮助读者以声解义,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曾祥芹,韩雪屏主编:《阅读学原理》)教师在朗读课文语句时,如果只是快速浏览不加思索,很难注意到一些语句的特殊语序、结构排列,即使发现了,不知其为何为之。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台湾的蝴蝶谷》中第1自然段:“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这里是由什么关系组合成一句话的呢?教师朗读后就会发现,这句话的因果关系,即因为祖国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所以才会花草茂盛;因为花草茂盛,所以才会吸引大量的蝴蝶,所以才会成为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2)读出作者隐含的情感。有些课文并没有直接表现作者的情感,从细微之处琢磨推敲,才能把作者的情感读出来。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三顾茅庐》一课中“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卧龙冈一带的景色,作者描写成了一个世外桃源的仙境,我们读着读着,仿佛可以感受到这些山水景物的描写,环境气氛的渲染,表现出来一种淡雅静谧的意境,十分得体地烘托出诸葛亮的精神与品德。
(3)读出隐射的时代背景。作者在行文时,往往不会直接提及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社会思想及观念,这些需要教师深入到文本内部寻找蛛丝马迹。
3. 反复研读,读出特色。对于教师来说,文本的解读在准确、深刻的基础上,最高的境界是独到。深刻、独到地解读文本,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文本,尊重文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语文鉴赏水准、知识能力、人文精神、逻辑思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海底世界》一文第一句话:“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和最后一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里看似平常的两个词语“大海深处”和“景色奇异”常常被教师忽视,如果备课时我们能认真朗读文本,口而诵心而惟,就会发现这两个词的奥秘,“大海深处”指的是数千米深海世界,所以才会出现课文中奇异的景色。而“景色奇异”中的“异”,在这里指的是不同,海底的景色就是奇在处处不同啊,而作者也正是按照景色的“不同”介绍了“奇”之处。
(二)教师朗读文本利于更好地范读课文
教师只有在备课时认真、反复地朗读课文,才能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1. 充分地朗读让范读的语言现范化。教师朗读,必须使用普通话。语音上要求标准,语法上要求正确。教师朗读文本就是提高自身普通话水平,达到语言规范化要求的过程。文本中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要首先解决声母、韵母、声调、轻重格式、儿化、音变等问题,必须字斟句酌、不能马虎。说话时,没有文字依据,语流又快,就不容易感觉到存在的问题。教师反复朗读,就容易发现问题,也容易纠正错误。常见的问题如:第三声214的调值读不准,“一去二三里”的“里”的调值会读成211或212;再如,把“好啊(哇)”读成“好呀”……而朗读文本可以使语言规范化,让范读课文也更具示范性。
2. 充分地朗读让范读画龙点睛。教师范读要帮助学生关注重点,化解难点,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备课时,教师要把语言文字变为有声语言,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对味儿”或“不对味”,“贴切”或“不贴切”的问题,于是再读、再体会,再
读。这种精益求精的反复,才能让声音出口时负载着思想感情。
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不同体裁,教师把握了不同文体进行朗读练习,才能更好地范读课文。如朗读感情浓郁,笔调清新,语言凝练的《拉萨的天空》,就要采取鲜明的节奏、一气呵成的语势、娓娓道来的语调来朗读,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拉萨天空的湛蓝如洗,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情感。在朗读《海底世界》这样的说明文时,则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
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段,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具有很关键的作用。例如在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一课中第2自然段:“……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如果教师不反复朗读,就会在“千辛万苦”和“千山万水”大肆渲染,而在备课时反复朗读,揣摩体会,在范读时就能通过重音突显“水流、地形、引导”这些大禹治水成功的关键词语,引起学生的关注,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大禹的智慧。
(三)教师朗读文本利于有效地指导朗读。
开篇的调查显示,朗读教学缺乏具体的要求和指导,模糊含混,目标不清,究其原因,是教师自己没有认真地朗读课文,不能准确地给予学生朗读要求、方法的指导。
1. 清晰朗读目标和要求。教师只有自己做到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分清平翘舌、多音字及变调、轻音、儿化音,注意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才能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有明确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里的正确朗读就是要用普通话读,声音响亮,音要正确、清楚;不错字、不掉字、不添字、不颠倒、不唱读。特别要读准轻声、儿化和第三声。流利地朗读是指不断读,不破句,不重复,灵活通畅。有感情地朗读是指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准确把握课文的情感变化,能正确处理重音、停连、语速、节奏、语气等;用声音生动地表达对文本的理解,做到以情感人。
2. 渗透朗读一些基础的方法和技巧。学生朗读能力差,一部分原因是对朗读的基本知识掌握得较少,教师备朗读,就要关注基础性的朗读知识和技巧的渗透,使学生知道重音、停顿、快慢、高低等,在朗读中如何随着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变化,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例如低年级教师,朗读时应关注两个方面。其一,“词语—词组”的分节朗读。教师自己朗读体会后,可采用小口诀:“前音不拖,词儿连读,”指导学生不拖腔拉调,语速略快,然后,再让学生逐步过渡到词语和词组进行朗读。其二,标点符号的停顿和不同句式的朗读。教师朗读时要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停顿时间和语气,指导学生体会到逗号停一停,句号换口气的停顿方法。而有些句子较长,结构比较复杂,句中虽没有标点符号,但为了表达清楚意思,中途也要作些短暂的停顿。如《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这么一个长句子,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语意停顿,边想边读出“谁在哪儿干什么?”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也可以这样读: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当然停顿的方法不止一个,不同的停顿处理,凸显的语意也不同,教师只有自己反复练习,才能引导学生体会读好。
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在朗读时要加以特别强调的字、词或短语。重音重读学生容易处理。还有一种是表达轻巧的动作、静寂的环境、深沉的情思、内心的感奋等的重音,使人听来轻柔含蓄,深切感人,令人回味,可以重音轻读。这就需要教师自己反复朗读体会,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如《一株紫丁香》“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快放下手中的教案吧,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那梦呀,准是又香又甜。”那“又香又甜”的是梦啊,所以读的时候要重音轻读。只有重音轻读,才能把人带进静静的夜晚,学生关心老师、热爱老师的美好情愫中。
3. 及时评点和矫正学生的朗读。教师只有自己充分朗读课文,才能预测学生在朗读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并给予有效的评价和矫正。例如,在苏教版《木兰从军》一课,“花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一句中,教师备朗读,就会发现骏“马”的第三声,多音字“燕山”的“燕”,学生容易读不准,而通过恰当的停顿、节奏、轻重处理,表现花木兰从军路途的艰辛,“披、跨、渡、过”这几个动词,要读出语速的节奏感,一连串的动作既要一气呵成又要富有坚韧感,体现了花木兰刚毅的性格,又是学生朗读的难点。教师清晰这些重难点后,评价矫正学生朗读就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生者如小溪,师者若源泉,泉无水何以成溪。要使朗读教学发挥更多更妙的作用,关键还要教师在备课中认真朗读文本,不断提升自己朗读水平,准确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恰当运用朗读技巧。
(作者单位: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