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斌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所务,唯在启发引导,使学生……执笔而自能合度。”“合度”就是符合习作表达的要求,真正达到“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标准。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习作引导呢?
一、 抓住生活细节,利于学生表露真言
感情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写作的原动力,习作是作者情感喷发的产物。“情”的调动能把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有机地串联起来,从而使写作成为很容易的事,欣然动笔,水到渠成。
1. 在日记中发现学生的所“感”之情。日记一般记事简单,篇幅短小,但它却是学生情感的真实再现,只要指导得法,让学生重温那段“情感”生活,学生就会详细地把那份情感淋漓再现出来。每一次检查日记,我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有时心情会随之激动起来,有时也会随之心酸起来。但在小学生的日记中,记述欢乐的远比记述忧愁、痛苦的多得多。比如学生张方迪在12岁生日那天,她的爸爸、妈妈为她买了一台电脑,她兴奋地一夜没有睡好觉。我就抓住这点“感人”之处,让她重新进行加工,联系家庭生活变化,练习把日记扩写成一篇《电脑作业》的习作。她在文中写出了家庭经济实力由弱到强,作业由手写到电脑打印,字里行间表达出了对家庭、对祖国的赞美之情。叶小惠的《继父之爱》也是一篇从日记演化而来的佳作,饱含真情地写出了继父这一角色的“发展变化”以及自己对继父由衷的褒扬。
2. 在“悄悄话信箱”中发现学生所“动”之情。在学生动情后,还应当进一步拓宽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处,最大限度地开掘学生的思想深度。自从班级设置了“悄悄话信箱”,很多学生开始注意用行动来分析自己,用语言来检讨自己,用暗示来批评他人。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习作水平在“小型练习”中逐日成熟起来。我也从中提取了部分优秀素材,让学生习以成篇。比如庄素芬在信中向我倾诉:“张老师,自从妈妈被坏人杀害以后,您在学习、生活上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好感动。张老师,告诉您一个秘密,爸爸又为我找了位继母。开始我真的接受不了,后来,因为一件小事,让我改变了对继母的看法……”我鼓励她把这件感人的事写出来。不久,她完成了一篇《继母情怀》,写出了继母对自己的关心、照顾,写出了自己对继母感情的变化。后来她又告诉我,继母看了她的“信”后,感动地哭
了。从此,母女感情越来越好。
以自己的视角从周围世界中发现属于自己的东西,然后,“随心所欲”地写下来,这才是写作的本真。这就需要教师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留意学生的语言,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敞开心扉,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说出真话,表露真情,做到“文中有我”。
二、 创设生活情境,利于学生倾吐真情
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管是见闻,是感受,还是想象,都可以写,让学生感到习作不难。三年级刚开始学习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先自由说,然后把所说的话写出来,告诉他们这就是习作,这样学生就会对习作感兴趣,也乐于去做。生活是习作无穷的源泉,但这源泉并不一定能喷涌而出,汇流成溪,如果有适当的引导,便可使文章“汩汩而成江河”。
1. 社会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认识,他们想谈谈感受。小学生用独特的眼光观察着这日益发展、变化的社会,感受着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繁华世界,他们总是有一些非同常人的发现,这种发现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很多学生写出了一篇篇耐人寻味的习作。如李姣根据坐汽车回乡下,在车上发现有人利用易拉罐骗取钱财被人识破的事,写了一篇《骗子的下场》,结束语写道:“我们生活在复杂社会中,骗子的花言再巧,终究会被机警的人们识破。如果没有骗子,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祥和。”
2. 自然风光陶醉了学生,他们想一吐为快。不少家长利用休息日、寒暑假带孩子去旅游,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满足了他们“驰骋江湖”的自豪感。学生便会由衷产生一种激情,那就是要把亲眼目睹的告诉同学,让他们一起来分享自己的欢乐。这就给予了学生习作以动力,因此,好的习作涌现了,如《黄山见闻》《不到长城非好汉》《花果山一日游》等。
小学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身边的世界就像一个万花筒,只要他们亲身经历,留心观察,融入自我,就会有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形成于心,诉诸于笔端,也就成了“血肉”之作。
三、 引导观察生活,利于学生抒发真意
小学生一般对影响自身成长、影响心情、影响健康、影响学习的事情思考最多,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事情往往不同寻常,会在他们的心田打上深深的人生烙印。
1. 家庭成员间的“新关系”。现在不少重男轻女的现象开始走出“困境”,许多家长对孩子变得“温柔”起来;也有一些孩子因爸妈工作较忙,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现在回到父母身边上学读书了,他们重温了父母之爱,心情自然愉快无比;社会上“一帮一助学活动”,使更多的失学孩子重返学堂,这些孩子的心中总有一份美好的愿望,他们享受到了天伦之乐、亲情之乐、被助之乐。学生内心的真情宣泄天真无邪,充满喜悦与憧憬,如《妈妈不再“恨”我了》《新学校》《第一次玩电脑》《“新”妈妈》等。
2. 社会热点问题。小学生对周围发生的一切变化都心中有数。如有位学生根据家旁边的小河受造纸厂排污水污染,鱼儿“全军覆没”的“悲壮”一幕,写下了《鱼儿也要保护伞》。去年,我校有一位一年级的小女孩在上学的路上,被一辆卡车无情地夺去了幼小的生命,我班有些同学就此写出了《真想不到》《小学生如何过马路》《给交警叔叔的一封信》等习作。他们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思索,说明他们的思想开始走向成熟,走向与之相关的社会生活。
3. 学习中的酸甜苦辣。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更是一件快乐的事。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自由地玩耍,可以尽情地歌唱,可以开心地交友,但是,不管是愉快的还是苦涩的,都是一份体验、一份收获。据此,学生写出了不少佳作,如《开心课堂》《有趣的语文活动课》《我班的诗集》《对不起,朋友》等。
只要留心就会发现,身边处处皆素材,课堂中教师的幽默、睿智,同学的机灵、妙趣横生的精彩一瞬,逛商场、捐款救人等等。教师的引导应该是全方位的,跨越课堂的界限,利用一切机会,将学生没有发现的习作素材指点给他们,让其在轻松中汲取一件件新鲜的事例,这样,写作起来学生才会有话可说。
四、 关注表达方式,利于学生提高技巧
小学生的习作一般都不长,这与他们的知识储备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就此进行了这样一番导引:“一篇优秀的习作,除了情节感人外,还有一些地方能感人,比如遣词用句,主要表现在文中使用了一些必要的成语、格言、警句、名言、诗句等,还要注意使用一些比喻句、夸张句、反问句、排比句等句式。丰富多样的词句会给我们干涸的习作注入一汪甘甜的清泉,让我们的习作之苗茁壮成长。”事后,学生在习作中尝试地运用了表现形式多样的词语、句子,不出所料,学生的习作精彩不断,这些词语、句子就如“作料”一般,让原本平淡的习作顿感“鲜”味十足,文章的“味儿”也越来越浓。
总之,“真”与“情”都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都是生活对有心人的垂青,教师的“导”渠畅通了,那么学生的写作自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要善于抓住生活之“真”,拨开学生心头迷茫之浮尘,必能“点石成金”。
(作者单位:新沂市春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