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教为学”的文化性

2014-11-17 02:05郜舒竹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因数倍数英译

一、数学教学的文化性

这里所说的“文化性”是相对于“工具性”而言的。长期以来数学教学的传统,是把数学知识和方法视为数学家制作完成,留待后人学习使用的工具。对于“工具”的使用追求的是正确和熟练。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并且熟练地掌握“工具”的使用,课程内容力图做到“模式化”和“程序化”。因此使得数学课程内容缺少了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性”、可以这样还可以那样的“多样性”以及前人创造知识和方法的“人文性”。

依据这种模式化和程序化的课程内容,教师的教法往往是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追求自身的“讲解清晰”,把“讲”等同于“教”,失去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启发性”、教无定法的“多元性”以及因材施教的“针对性”。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学法成为了单一的倾听、模仿与练习,追求的学习效果是“又对又快”。缺失了体验知识发生与发展的思考过程,缺失了自然、自由、自主的思考与交流。[1]凡此也就使得数学教学的过程缺失了“文化性(Cultural)”,进而使得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打了折扣。

数学教育中引入“数学文化”这一说法,实质上就是试图改变对数学教学单一的“工具性”认识,让数学课程与教学呈现出“文化性”。“数学文化”是一个异常宽泛的概念,对它的理解多种多样。在我国数学教育领域通常是把历史上的数学典故、数学问题、数学方法、数学观点、数学思想作为区别于工具性知识的数学文化。[2]

事实上,“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是人或者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产物。凡是呈现出与人的情感、思维、行为、习惯等因素有关的事物或事件,都可以认为是具有文化性的。位于我国山东省泰安市的泰山号称“五岳”之首,其实论高度泰山并不算很高,论风景也并非最具特色的,之所以成为五岳之首,其原因就在于人的因素,古时皇帝祭天之所,使得泰山具有了独特、高尚的文化,正是这样的文化使得泰山具有了无与伦比的声誉。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由学生、教师和数学知识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表现为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以教为主”[3]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媒介,教师通过备课把知识搞明白,而后通过讲解传授给学生。(见图1)

“变教为学”期望数学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教师以及创造知识的前人的“三边互动”。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单纯是倾听教师的讲解,更多的是与知识发明者之间的直接互动,经历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经历知识创造者的思考过程,体验创造知识的成功与失败,经历创造知识出现错误的过程,经历通过反思修正错误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仅有吸收,而且伴随着主动发现与发明的过程。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作用是启发、鼓励、组织和帮助学生的学习。(见图2)

这样的数学教学不是将数学看作是现成的工具,教学的目的也不单纯是正确、熟练地使用这样的工具,而是将数学知识(包括方法)视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质上是经历这样的社会活动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同时习得相关的数学知识。正是由于学生、教师和知识创造者在教学活动中各得其所,也就使得数学教学具有了所谓的文化性。

二、数学知识与人的活动

概括地说,“变教为学”的文化性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从课程的角度说,是把数学知识呈现于人的社会活动中;从教师教的角度说,是通过布置学习任务使得学生自主或合作地经历这样的活动;[4]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说,是通过活动提取、总结并评价相关的知识。这一切的核心是建立数学知识与人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比如小学五年级课程内容中“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从数学的角度看,当数a被数b整除时,数b叫作数a的因数,同时数a叫作数b的倍数。举例说,因为60能被12整除,所以12是60的因数,同时60是12的倍数。如果对于因数与倍数的学习仅限于此,只能说是多知道了一点数学知识,而“多知道一点”或者“少知道一点”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应当是体验到因数与倍数这样的数学知识与人的关系。

数学概念是人发明(Invention)出来的知识,人的任何发明活动一定是依据人的需要而进行的。学生如果仅仅从定义或实例中知道什么是因数和倍数,并没有体验到人是依据什么样的需要发明出这个概念。因此依据“变教为学”的文化性,首先应当把这样的概念融入到人的社会活动中。

比如在人类历史中,“12”可以说是极其特殊的数。可以随意列举出12在人类活动中的广泛应用,比如:

一年划分为12个月;

中国古时将一个昼夜划分为12个时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与12地支相对应的12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英国1971年之前使用的钱币的换算关系为,1镑(Pound)等于12先令(Shilling);

语言中“一打(英文为Dozen)”代表12个;

音乐中的12平均律,等等。

一个自然的问题是,12这个数为什么如此受人青睐?无独有偶,还可以发现许多12的倍数也有着广泛应用,比如:

一昼夜分为24个小时;

中国传统中一年有24个节气;

一个小时等于60分钟;

历史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能够72变;

《水浒传》中有一百单八(108)将;

圆周角划分为360度,等等。

其中24是12的2倍,60是12的5倍,72是12的6倍,108是12的9倍,360是12的30倍。凡此都说明12这个数一定有其特殊之处。

考查一下能够整除12的几个数(不包括12本身)的和,也就是12的全部真因数之和,可以发现:

1+2+3+4+6=16

这个和16比12本身要大。选择其他数看看,比如能够整除8的全部真因数之和为(1+2+4=)7,比8本身要小。6的全部真因数之和为(1+2+3=)6,恰好等于6本身。

因此,像12这样的数之所以应用广泛,一个可能的原因就在于其自身因数个数多,并且因数之和相对于自身来说比较大。古希腊时期人们把像12这样的数称为“富裕数(Abundant Number)”。在此基础上,人们还发现“富裕数”的倍数仍然是富裕数,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12的倍数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在100以内60是因数个数最多的数中最小的一个,一共有12个因数,分别是:

1,2,3,4,5,6,10,12,15,20,30,60

因此规定1小时等于60分钟,就可以使得把1小时平均分后所对应的分钟数是整数的情况最多。(见图3)

对比两种情况就可以发现,规定1小时等于60分钟的优势就是将1小时平分后,所得到的分钟数是整数的情况在100以内是最多的。其原因就在于60的因数个数在100以内是最多的。

三、数学知识与人的情感

在数学的发展历史中,一些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并不是依赖于其实际应用,而是与人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的。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Pythagoreans)学派把像6这样的所有真因数之和等于自身的数叫作“完美数(英译为Perfect Number)”,之后的尼克玛楚斯(希腊:Nicomachus,约公元60-120年)把像12这样的数,也就是所有真因数之和大于自身的数,叫作“富裕数”,像8这样的全部真因数之和小于自身的数,叫作“贫穷数(英译为Deficient Number)”。[5]根据这三种数的特点,把“数”与神话中的“神”作类比。像6这样的完美数类比为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英译为Venus);像12这样的富裕数类比为百手巨人布里亚柔斯(英译为Briareus或Aegaeon);像8这样的贫穷数类比为独眼巨人库克洛普斯(英译为Cyclops)。

人们还发现,完美数的倍数一定是富裕数,比如完美数6的2倍12是富裕数,6的3倍18也是富裕数。另外一个发现是,完美数的真因数一定是贫穷数,比如完美数6的真因数分别是1、2、3,这三个数都是贫穷数。100以内另外一个完美数是28,它的2倍是56,是一个富裕数。28的真因数分别为1、2、4、7、14,这些数都是贫穷数。

古希腊人把这样的关系与人类社会中的人或事物作类比,如果把“富裕”和“贫穷”都看作不好的,视为“坏(Evil)”,把“完美”视为“好(Good)”的,把因数与倍数视为“对立(Opposed)”的关系。那么就可以发现,“好”与“好”永远不会对立;“好”与“坏”必然对立;“坏”与“坏”可能对立。“好”是极少的,就像100以内只有两个完美数(6和28),而“坏”是大量存在并且形式多样的。“好”永远是“过分(Excess)”与“缺失(Defect)”的“平均(Media)”。

举例来说,“谨小慎微(Timidity)”是一种勇气缺失的表现,而“胆大妄为(Audacity)”又显过分鲁莽,二者平均后如果是“智勇双全(Fortitude)”就认为是一种完美。再比如,“愚昧(Fatuity)”可以看作是文化与智慧的缺失,而“狡猾(Crafty)”又似乎是过分聪明,二者平均成为做事“审慎(Prudence)”就是最完美的。[6]凡此可以看出,数学中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变教为学”的数学教学并不是期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这样的内容,而是期望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经历此类问题的思考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经历、体验并生成更多的与自身思维、情感和经验有关的内容。这样的过程就彰显出数学教学的文化性了。

参考文献

[1]郜舒竹. “变教为学”需要“自然、自由、自主”的课堂氛围[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4(6).

[2]徐乃楠,王宪昌. 数学文化热与数学文化史研究[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9(3).

[3]郜舒竹. “变教为学”从哪做起[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3(9).

[4]郜舒竹. “变教为学”说备课[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4(1).

[5] L. E. Dickson . Perfect and Amicable Numbers[J] . The Scientific Monthly,1921(4):349-354.

[6] Thomas Taylor. Theoretical Arithmetic[M]. London: NO.9, Man or Place, Walworth, By Valpy, Tookes Court, Chancery, Lane. P29.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100048)

这个和16比12本身要大。选择其他数看看,比如能够整除8的全部真因数之和为(1+2+4=)7,比8本身要小。6的全部真因数之和为(1+2+3=)6,恰好等于6本身。

因此,像12这样的数之所以应用广泛,一个可能的原因就在于其自身因数个数多,并且因数之和相对于自身来说比较大。古希腊时期人们把像12这样的数称为“富裕数(Abundant Number)”。在此基础上,人们还发现“富裕数”的倍数仍然是富裕数,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12的倍数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在100以内60是因数个数最多的数中最小的一个,一共有12个因数,分别是:

1,2,3,4,5,6,10,12,15,20,30,60

因此规定1小时等于60分钟,就可以使得把1小时平均分后所对应的分钟数是整数的情况最多。(见图3)

对比两种情况就可以发现,规定1小时等于60分钟的优势就是将1小时平分后,所得到的分钟数是整数的情况在100以内是最多的。其原因就在于60的因数个数在100以内是最多的。

三、数学知识与人的情感

在数学的发展历史中,一些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并不是依赖于其实际应用,而是与人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的。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Pythagoreans)学派把像6这样的所有真因数之和等于自身的数叫作“完美数(英译为Perfect Number)”,之后的尼克玛楚斯(希腊:Nicomachus,约公元60-120年)把像12这样的数,也就是所有真因数之和大于自身的数,叫作“富裕数”,像8这样的全部真因数之和小于自身的数,叫作“贫穷数(英译为Deficient Number)”。[5]根据这三种数的特点,把“数”与神话中的“神”作类比。像6这样的完美数类比为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英译为Venus);像12这样的富裕数类比为百手巨人布里亚柔斯(英译为Briareus或Aegaeon);像8这样的贫穷数类比为独眼巨人库克洛普斯(英译为Cyclops)。

人们还发现,完美数的倍数一定是富裕数,比如完美数6的2倍12是富裕数,6的3倍18也是富裕数。另外一个发现是,完美数的真因数一定是贫穷数,比如完美数6的真因数分别是1、2、3,这三个数都是贫穷数。100以内另外一个完美数是28,它的2倍是56,是一个富裕数。28的真因数分别为1、2、4、7、14,这些数都是贫穷数。

古希腊人把这样的关系与人类社会中的人或事物作类比,如果把“富裕”和“贫穷”都看作不好的,视为“坏(Evil)”,把“完美”视为“好(Good)”的,把因数与倍数视为“对立(Opposed)”的关系。那么就可以发现,“好”与“好”永远不会对立;“好”与“坏”必然对立;“坏”与“坏”可能对立。“好”是极少的,就像100以内只有两个完美数(6和28),而“坏”是大量存在并且形式多样的。“好”永远是“过分(Excess)”与“缺失(Defect)”的“平均(Media)”。

举例来说,“谨小慎微(Timidity)”是一种勇气缺失的表现,而“胆大妄为(Audacity)”又显过分鲁莽,二者平均后如果是“智勇双全(Fortitude)”就认为是一种完美。再比如,“愚昧(Fatuity)”可以看作是文化与智慧的缺失,而“狡猾(Crafty)”又似乎是过分聪明,二者平均成为做事“审慎(Prudence)”就是最完美的。[6]凡此可以看出,数学中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变教为学”的数学教学并不是期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这样的内容,而是期望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经历此类问题的思考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经历、体验并生成更多的与自身思维、情感和经验有关的内容。这样的过程就彰显出数学教学的文化性了。

参考文献

[1]郜舒竹. “变教为学”需要“自然、自由、自主”的课堂氛围[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4(6).

[2]徐乃楠,王宪昌. 数学文化热与数学文化史研究[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9(3).

[3]郜舒竹. “变教为学”从哪做起[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3(9).

[4]郜舒竹. “变教为学”说备课[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4(1).

[5] L. E. Dickson . Perfect and Amicable Numbers[J] . The Scientific Monthly,1921(4):349-354.

[6] Thomas Taylor. Theoretical Arithmetic[M]. London: NO.9, Man or Place, Walworth, By Valpy, Tookes Court, Chancery, Lane. P29.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100048)

这个和16比12本身要大。选择其他数看看,比如能够整除8的全部真因数之和为(1+2+4=)7,比8本身要小。6的全部真因数之和为(1+2+3=)6,恰好等于6本身。

因此,像12这样的数之所以应用广泛,一个可能的原因就在于其自身因数个数多,并且因数之和相对于自身来说比较大。古希腊时期人们把像12这样的数称为“富裕数(Abundant Number)”。在此基础上,人们还发现“富裕数”的倍数仍然是富裕数,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12的倍数也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在100以内60是因数个数最多的数中最小的一个,一共有12个因数,分别是:

1,2,3,4,5,6,10,12,15,20,30,60

因此规定1小时等于60分钟,就可以使得把1小时平均分后所对应的分钟数是整数的情况最多。(见图3)

对比两种情况就可以发现,规定1小时等于60分钟的优势就是将1小时平分后,所得到的分钟数是整数的情况在100以内是最多的。其原因就在于60的因数个数在100以内是最多的。

三、数学知识与人的情感

在数学的发展历史中,一些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并不是依赖于其实际应用,而是与人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的。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Pythagoreans)学派把像6这样的所有真因数之和等于自身的数叫作“完美数(英译为Perfect Number)”,之后的尼克玛楚斯(希腊:Nicomachus,约公元60-120年)把像12这样的数,也就是所有真因数之和大于自身的数,叫作“富裕数”,像8这样的全部真因数之和小于自身的数,叫作“贫穷数(英译为Deficient Number)”。[5]根据这三种数的特点,把“数”与神话中的“神”作类比。像6这样的完美数类比为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英译为Venus);像12这样的富裕数类比为百手巨人布里亚柔斯(英译为Briareus或Aegaeon);像8这样的贫穷数类比为独眼巨人库克洛普斯(英译为Cyclops)。

人们还发现,完美数的倍数一定是富裕数,比如完美数6的2倍12是富裕数,6的3倍18也是富裕数。另外一个发现是,完美数的真因数一定是贫穷数,比如完美数6的真因数分别是1、2、3,这三个数都是贫穷数。100以内另外一个完美数是28,它的2倍是56,是一个富裕数。28的真因数分别为1、2、4、7、14,这些数都是贫穷数。

古希腊人把这样的关系与人类社会中的人或事物作类比,如果把“富裕”和“贫穷”都看作不好的,视为“坏(Evil)”,把“完美”视为“好(Good)”的,把因数与倍数视为“对立(Opposed)”的关系。那么就可以发现,“好”与“好”永远不会对立;“好”与“坏”必然对立;“坏”与“坏”可能对立。“好”是极少的,就像100以内只有两个完美数(6和28),而“坏”是大量存在并且形式多样的。“好”永远是“过分(Excess)”与“缺失(Defect)”的“平均(Media)”。

举例来说,“谨小慎微(Timidity)”是一种勇气缺失的表现,而“胆大妄为(Audacity)”又显过分鲁莽,二者平均后如果是“智勇双全(Fortitude)”就认为是一种完美。再比如,“愚昧(Fatuity)”可以看作是文化与智慧的缺失,而“狡猾(Crafty)”又似乎是过分聪明,二者平均成为做事“审慎(Prudence)”就是最完美的。[6]凡此可以看出,数学中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变教为学”的数学教学并不是期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这样的内容,而是期望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经历此类问题的思考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经历、体验并生成更多的与自身思维、情感和经验有关的内容。这样的过程就彰显出数学教学的文化性了。

参考文献

[1]郜舒竹. “变教为学”需要“自然、自由、自主”的课堂氛围[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4(6).

[2]徐乃楠,王宪昌. 数学文化热与数学文化史研究[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9(3).

[3]郜舒竹. “变教为学”从哪做起[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3(9).

[4]郜舒竹. “变教为学”说备课[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4(1).

[5] L. E. Dickson . Perfect and Amicable Numbers[J] . The Scientific Monthly,1921(4):349-354.

[6] Thomas Taylor. Theoretical Arithmetic[M]. London: NO.9, Man or Place, Walworth, By Valpy, Tookes Court, Chancery, Lane. P29.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100048)

猜你喜欢
因数倍数英译
顺应论视域下“中华老字号”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倍数魔法
动摩擦因数的测定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因数与倍数问题常见错例
关于“3与9的倍数特征”引起的思考
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