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为中心,互动共享”认数课堂教学的初步实践研究

2014-11-13 11:56:32王蓉
考试周刊 2014年76期
关键词:学生生活和谐课堂数学课堂教学

王蓉

摘 要: 作者结合学校的主课题,以《认识几分之一》一课为例,突出以学为中心,运用互动共享的模式构建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特色。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互动环节;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操作交流中共享互动成果,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互动共享 学生生活 和谐课堂 操作交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因此,通过交往,重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互动学习并因此建立起新的“学习共同体”,成为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把教学定位为交往,构筑互动教学关系,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以及现实中的“特殊认识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校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提出《构建“学为中心,互动共享”课堂教学特色的实践研究》的科研课题。在数学教学中,组织互动共享式课堂教学,在互动式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思考了学校的课题研究后,我确定的个人研究课题是《构建“学为中心,互动共享”认数课堂教学的初步实践研究》。下面我就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为例,谈谈构建“学为中心,互动共享”认数课堂教学的初步实践研究。

一、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激发师生互动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学生有兴趣学习了,才会投入到学习中,主动参与到课堂,才会与老师互动。因此,要激发师生互动,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在《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中,教师运用郊外野餐,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实物演示及图片演示,学生初步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遇到平均分的情况,自然地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分数。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分数,明确只有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用分数表示,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几分之一就是1/( )。这样的设计,不但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而且为学生独立学习延伸教学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中,教师在很多地方都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时时激发学生与老师及其他同学互动的兴趣与渴望。学生思考人体头部高度占身高的几分之一,在多美滋广告的一段视频中寻找分数,这两部分是本课的升华部分。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以和谐课堂为环境,促进互动生成

教育环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教育力量,这里所说的教学环境,特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仅仅是一个感情问题,它还有着教育观念的内涵。要贯彻新课程的精神,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摒弃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必须与教育对象建立平等的关系,并接纳对方,倾听对方,进入对方的心灵世界。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获得新知。

在《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上来就和学生讨论郊外野餐该如何分东西,学生很容易抛开束缚,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在整节课中,教师把自己当成一个学习者,与学生一起活动、讨论,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彼此平等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双向互动的“对话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的回答予以鼓励,对正确的回答更是要多加赞赏。这些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整个课堂人性化。

教師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没有了学习的负担,没有了对老师的敬畏,轻松自然地投入到探索、学习中,思维也变得顺畅,这样学生学得快乐,老师教得轻松。

三、以操作交流为途径,共享互动成果

现代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亲身体验与实践,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主动的学习者和积极的探索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自己动手,互相交流,以期获得学习成果。

在《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很多操作交流的环节,如:教师给学生准备一根20厘米的线,长方形纸、圆形纸、其他轴对称图形各一个,让学生动手找出1/2,在折、涂、写、说中积极动脑探索,在直观操作中交流体会几分之一的意义。教师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在交流中获得全面而完善的知识。又如,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学生动手在圆形纸上折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借助圆形纸片,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探索得到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学生通过操作后的交流,使自己的语言表述更完整。

在《认识几分之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交流: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师生交流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了解别人的观点,在交流中探索问题、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同时,在交流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在实质性的讨论中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观点,质疑不同见解。这种“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共同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分享的关系。通过“师生互动”基础上的“生生互动”的加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教与学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和谐,充分体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的数学学习方式。

构建互动共享的数学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人,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引路人,让数学课堂成为师生共同谱写的篇章。我将在漫长的教学路上,做好引路人,让学生学到学习方法,学会与人交流互动。我们要为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学生生活和谐课堂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让问题设计为数学教学创新绽放精彩
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0:55:51
历史课堂与学生生活
考试周刊(2016年96期)2016-12-22 23:31:30
让初中品德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08:13:21
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0:14:28
生活化的物理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浅议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3:39:55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2:38:53
新课改下中职校和谐教学课堂的构建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