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韩
摘 要: 高考命题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体现素质教育要求,进一步突出对考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查;它贯彻新课改、引领新课改。因此,如何制定科学复习策略,提高复习迎考效益,是每一个政治课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政治高考的有效复习入手,探索复习迎考策略。
关键词: 高考复习 夯实基础 能力培养 细节规范
推行新课程改革,意味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新课改并不否定高考,也离不开高考,高考仍然是目前各高校选拔人才的最主要途径。不但没有否定,相反,新课改和高考“联姻”了,因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不仅坚持知识考查,而且注重考查考生的学科能力和政治素养,高考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反映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二者实现有机统一。既然存在高考,则必然有复习应对,制定科学有效的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率,便成为摆在每位高三政治老师面前的课题。
如何做到高效复习,在高考中取得较大突破?笔者对近几年教学实践进行深入反思与总结,认为必须弹奏好复习三部曲。这三部曲分别针对不同复习阶段,确立不同目标,采用不同教法,逐步培养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适应高考要求。
曲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基础知识积累篇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再新颖的背景材料,再灵活的考查方式,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知识展开的。足够的知识储备是能力培养的基础,没有雄厚的基础知识,如何培养调动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勿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就是这个道理。在复习的第一阶段(即一轮复习,知识专题形式),必须注重对教材知识、时政知识和人文素养知识的积累,形成丰富的知识底蕴,备好“厨房下料”,否则即使是“巧妇”,也做不出一顿可饥之炊,只能望“题”兴叹。
曲二:“拙妇有米难为炊”——能力素养提高篇
由于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因此在高考命题思路中以能力立意便成了主旋律,命题不仅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政治学科的国家考试大纲和我省考试说明中都明确提出了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即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高考不论以何种题型考查,都是围绕考纲的目标要求命题,考查能力。在复习的第二阶段(即二轮复习,时政专题形式)中要以考生各种能力培养为目标,紧紧围绕这四种基本能力,以它为核心。基本能力提高了,解答各种题型的能力自然会“水涨船高”,否则便会出现“高知低能”现象。经常有考生抱怨说知识点会背了,但就是不会运用。没有必要的能力,即便掌握了知识点,也只能是机械地死记硬背,而不会调动和运用。好比一“拙妇”,面对各种上好的配菜和作料,只能煮一锅不具色香味的“大杂烩”。
能力是在训练中形成的,只有通过训练,才能把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训练应试心理。在二轮复习中要对考生进行一定量的综合试卷训练,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必须做到下列几点:(1)深入研究近几年的高考题(考试说明中的样题多为近几年的高考题),尤其自己所在地区的高考题,准确把握高考命题的基本方向。通过仔细研究高考题,可以对参考书和辅导资料中的题目进行甄别,从中取舍,把有限时间和精力放在关键性、针对性题目上,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这样做到有效复习、高效训练,避免“题海战术”,提高考生学习效率。(2)加强针对性训练及训练后的反思。从历年高考阅卷分析来看,考生在答题时出现诸如审题不清、答非所问、思维混乱、语言不规范等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在平时训练中已经暴露了,这些问题都是因阅读审题能力、分析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等欠缺所致。复习中要加强针对性训练,提高能力。(3)及时对训练习题和考试大纲或说明进行比照,查看哪些考点、热点和命题角度及能力要求在这些训练中未涉及或很少涉及,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补救,只有这样才能在训练中及时查漏补缺,切实全面提高能力。
曲三:“巧妇亦需用心炊”——细节规范强化篇
在高考中经常出现高知高能却不能获高分的反常现象,好比一巧妇在厨房中做出了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但端上餐桌后并不能引起客人的食欲。究其原因,是上菜时端盘子的手指不小心插在菜里,而这一幕被客人尽收眼底。这其实是细节和规范问题,高知高能却因为细节和规范上不到位导致不经意丢分,得不到高分也是必然的。这就需要在复习中加强细节和规范指导,尤其在复习的第三阶段(三轮复习,强化训练),必须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强化,使之内化为习惯,这样才能出现预期结果—高知高能获高分。强化训练,强行入轨。对于细节和规范的指导要在训练中出效益,只能在训练中出效益。仅是教师说教,不在训练中落实,是不会有实效的。进行强化训练,强行入轨,成功体验并感悟升华,逐渐内化成自然习惯,对于细节,要指导学生从书写开始,工整是起码的要求,如能做到书写既工整又漂亮则是最佳。此外,对字的大小、字距、行距都要提出明确要求,这样的答案书写看起来“眉清目秀”,使人赏心悦目,必然博得阅卷者的好感,增加印象分。再者,要注意卷面的谋篇布局,卷面整洁是最低要求。对于规范,主要是组织答案时语言表述规范,主要要求有以下几个:一是语言的专业性,使用政治学科的专业术语进行阐述,忌口语化、通俗化,否则便失去了学科特色。二是语言的科学性,在使用专业术语答题时做到准确、严谨和具有逻辑性,否则便会出现思维混乱迹象,甚至出现科学性错误。三是注意语言表述的条理性、层次性,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这一点是很容易做到的,要求学生把答案的知识要点序号化、段落化即可。四是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切忌像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又长又臭,要像少女的裙子一样越短越好。第五点,也是最为重要的规范要求,即句首理论,然后材料分析,这样要求出于两个目的:一方面便于把得分点醒目地提供给阅卷者,以获取应得之分,另一方面做到分析论证有理有据,说服力强。做到以上基本要求,所答必然和参考答案高度吻合,得分自然提高一个档次。
综上所述,在高考复习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复习策略,分阶段定目标,贯彻新课改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循序渐进地培养考生的综合素质,做到有效复习、高效复习,在高考中一定会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