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瑶 魏晶 任秋雅
摘要:国际主流研究模式“语言风貌”为海南省双语公示语的整改、完善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全息”研究视角,通过实地调查,找出现存公示语问题所在,提供有益的公示语译写参考,提升国际旅游岛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语言风貌;海南国际旅游岛;公示语
“旅游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世界旅游旅行大会于2014年4月24日-26日在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举行,期间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海南,开启了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服务业新的篇章。作为国家战略的“国际旅游岛”要合理解决“旅游服务质量不高与游客不断提升的需求层次之间的矛盾”,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完善和规范公共标识。“语言风貌”(linguistic landscape)作为研究公示语的国际主流模式(Landry & Bourhis, 1997)为海南公示语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框架支持。本研究是课题“海南国际旅游岛公示语翻译问题及解决对策”的一部分,主要通过语言风貌这一国际主流研究模式,结合自建的“海南省公共标识文本库和照片库”,从总体上阐述本课题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调查方法,并对海南省公共标识译写现状进行剖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下一步的课题工作奠定基础。
一、国内学者,组织、团体对双语公示语的研究状况
从21世纪初至今,国内众多学者撰写了公示语研究的报告、论文,从多个角度分析论证中国语境中双语公示语的翻译问题及解决策略。2006年以来,随着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双语公示语的研究热度急速上升,每年都有多篇硕博论文研究探讨公示语,仅2014年上半年,中国知网(CNKI)能搜索到的公示语相关论文就近百篇。目前国内对于公示语翻译的研究角度多从功能目的论、语用学、生态翻译学、文本类型、交际翻译理论等角度进行。所涉及主题主要分为公示语错误分析及规范化研究、公示语特点及翻译方法研究、公示语翻译原则研究、公示语翻译理论研究等等。
作为公示语研究的先行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 “汉英公示语翻译研究”课题于2002年获准立项资助,并成立了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2005年9月,由中国翻译协会、中国日报、中国标准化研究所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了“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北京市政府率先制定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的地方标准(北京市质量技术监察局,2006)。青岛市发布了《青岛市公共标识英文译法》的地方标准(青岛市质量技术监察局,2008),山东省发布了《山东省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的地方标准(山东省质量技术监察局,2008)。广州市编制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规范》(广州市标准院,2008),深圳市组成了由市政府相关机构为成员单位的“深圳市地名标志设置工作联席会议”(2007),委托深圳市翻译协会完成了四项地方标准(2008),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研制了《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 第1部分:通則》省级地方标准,于2009年8月网上发布,公开征求意见(2009)。
二、海南公示语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作为“城市第一名片”的公共标识是一个国家、城市、地区“软实力”的体现,折射出当地的文化底蕴。自国务院宣布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以来,公共标识尤其是英语公共标识的作用日益彰显。但是,放眼全国,英语公示语的译写存在诸多问题:缺乏统一的参照标准,英文使用不规范,译法不符合英语使用习惯等等。
1.公示语译写研究自2006年以来,在国内关注度逐年上升,高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都在努力推进我国双语公示语规范化进程,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公示语译写研究在学术上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现象,各级政府出台的标准、法规也是各具特色,可见双语公示语研究的空间和其理论与实际意义之巨大。
2.由于历史、地理原因,海南省的发展比较滞后,且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汉语公示语仍处在完善发展阶段,更何谈英语公示语。但是,海南的发展日新月异,需要高效高质的硬件设施和快速提升的内涵文化与之相适应。在这样的背景下,找出公示语译写问题的解决对策刻不容缓。
3.Landry & Bourhis(1997)提出了国际主流研究模式“语言风貌”(linguistic landscape),它的解释与界定是:公共路标、广告标牌、街道名称、地域名称、商业标识以及政府机构公共标识所使用的语言,一起构成了一个特定区域、地区或都市街区的语言风貌。国外学者在语言风貌框架内分别探讨了以色列、曼谷、东京、西班牙等地的多语公共标识,国内以杨永林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以此为切入点,调查分析北京等地的双语公示语问题,并撰写被誉为“公示语翻译的圭臬之作”(吴赟,2013,7)的《常用标志英文译法手册》,这些都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双语公示语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框架支持和有益的参照模式。
三、“语言风貌”视域下的海南双语公示语研究
1.“语言风貌”视域下看海南双语公示语译写问题
采用“田野工作”的调查方法,按照“语言风貌”的定义,视所有负载公共标识的区域为公共标识研究者实地调查的“田野”场地,主要聚焦海南省十大服务行业。研究者亲身参与观察,拍摄照片,真实反映省内双语公共标识使用状况,建立“海南省公共标识数据库(包括文本库和照片库)”,为下一步分类整理提供研究范本。
分类整理样本,按照应用领域和所属行业,以杨永林教授主编的《常用标志英文译法手册》为蓝本,经过协商分析,将收集的公共标识分为11大类(通用类、指示类、街名类、交通类、消防类、安全类、通告类、提示类、警示类、危险类、体育旅游类)。
在实地拍摄和分类整理的过程中,笔者总结出海南省双语公共标识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汉语公示语“源文本/目标文本”(source)缺失严重;英语公示语翻译水平参差不齐, 缺乏统一的译写标准,英文使用不规范,单词拼写错误、语法运用失误、译法不符合英语使用习惯,同一事物概念在不同场合的译法不一致;印刷排版不符合英语规范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是公示语的译写缺乏对“信息接收者”足够的关注,没有从公示语使用者的角度和信息服务者的高度去规范、完善双语公示语译写。
2.“语言风貌”指导下的海南双语公示语译写
在制定海南省双语公示语译写规范和标准时,从实际出发,确立适应本土特点的双语公示语,在具体条目的确立、编写过程中,把握公示语的核心功能-信息性,将准确,清晰甚或涉及到“信息接收者”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的公示语呈送给岛内外的居民游客,展現出国际旅游岛应有的人文修养和文化素养。同时注重所用公示语负载的语言文化的差异性,使非中文使用者在中国看到等同于在本土语境中的感受与理解的公示语。在具体的公示语译写过程中应:
增补必要的双语公示语:如Save Water Report Leaks and Water Waste Call (718)533-3875 (吕和发,2011)这则采自美国的公示语在宣传环保的同时,还提供了报告漏水和浪费水的电话,体现出相关职能部门的担当,能够唤起阅读者环保意识。
英语公示语的准确、标准:除了达到英语书写本身各层面上的要求,如拼写准确、词汇搭配合理、语法准确、符合语用之外,英语公示语还要注意标准化问题,即英语公示语要符合将英语作为母语的信息接收者的语言习惯,如“不准吸烟”翻译成地道的英语是“No Smoking”,而不是“Please dont smoke.”
四、结论
海南省作为国际性的旅游目的地,提升岛内语言、人文环境,向国内外居民游客展现贴心、温暖、安全的城市形象,是应该举全省之力完成的重任。制定与落实作为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公示语关乎重大。完备,准确的公示语铺展开的是衣食住行游各方面的“全息图景”,公示语的使用者应该感受到的是“按图索骥”的快乐和油然而生的对城市的信任感。本课题的研究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高度,集国内公示语研究的精华,结合海南省实际情况,提出规范、标准、主流的公示语制定方案和使用细则,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Durk Gorter Linguistic landscape: A New Approach to Multilingualism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6
[2]Landry, R, & R. Y. Bourhis. 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 1997
[3]吕和发、蒋璐,公示语翻译 [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11
[4]吴赟. 一部公示语翻译的圭臬之作-《常用标志英文译法手册》[J] 外语电化教学2013.7
[5]杨永林. 常用标志英文译法手册 [M] 北京:商务印刷馆 2012.11.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课题“海南国际旅游岛公示语翻译问题及解决对策”(Hjsk2013-44)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崔瑶(1983—)女,辽宁沈阳人,琼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和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