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兴自媒体的青年自助游可行性研究

2014-11-10 01:42黄昊
中国经贸 2014年17期
关键词:可行性分析微博自媒体

【摘 要】自媒体是普通公民经由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一种提供与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是实现人际传播与人际沟通的重要方式。如果说邮件的产生带来了通信技术的革命,网络论坛的出现带来了网民们的集体狂欢,那么博客、播客及社交类网站的不断推陈出新则使自媒体的人际互动功能不断优化升级,微博的出现则将自媒体的发展推向了顶峰。本文选取了微博这一最具代表性的新兴自媒体为代表,研究了基于新兴自媒体的青年自助游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旅游政府机构、旅游企业借助微博营销推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自媒体;微博;自助游;可行性分析

一、新興自媒体传播模式及传播特征分析

1.自媒体定义及其主要形式

自媒体(we media)由美国网络新闻学创始人、“博客(blog)”报道形式首创者丹·吉尔默在他的博客中首次提出,并由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理斯在他们的《自媒体研究报告》首次做出准确释义:自媒体是普通公民经由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一种提供与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媒体的飞速发展,自媒体的形式日益多样化。自媒体从点对点、点对面的邮件逐步发展成为实现集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为一体的微博,既实现了大众传播的广泛覆盖,又具有人际传播的亲和力,成为人际沟通的重要方式。

2.微博及其特点分析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以内的文本消息以及图片、影音等多媒体信息为内容,并实现即时分享。

微博的出现将自媒体的发展推向了顶峰。本文选取了微博这一最具代表性的新兴自媒体为代表,来研究基于新兴自媒体的青年自助游的可行性。

微博传播最大的特点是以社会网络关系为基础的实时主动传播。并且转发和@的互动功能进一步提高了传播参与者角色间的互换和互动。

微博通过多种媒介手段(电脑、平板、手机)上传到微博传播平台上,这些信息以半广播的形式主动推送给一级受众或以@方式进行定点推送,而一级受众则可通过评论或“@”方式进行转发式评论或单纯转发或单纯评论,单纯的评论将与微博信息传播者进行反馈交流,而通过“@”方式进行的转发式评论或单纯的转发则形成一条新的微博信息,传送给更多的受众,该受众群体可对该条微博进行上诉操作也可对原始微博进行评论、转发。相比以往任何网络传播形式来说,微博传播的互动感和参与感是最强的。

二、青年自助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1.自助游

关于自助游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术界都还没有清晰的定论。国外最早对自助旅游者的研究源于1972年Cohen对制度化旅游者与非制度化旅游者区别的论述,后来一些专家将其统一定义为自助旅游者(Independent travel)。

结合前人对自助游的认识,笔者认为自助游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自助游是一种旅游者按照自由意愿自主安排行程的时尚旅游方式;

(2)自助游以“张扬个性,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为目标,注重体验和休闲且没有全程领队或导游介入其中的参与性很强的旅游方式。它强调参加者的自由意志、自主自助和互助,强调对旅游价值的真正和全面享用,其旅游行程设计有较大弹性,以旅行中的快乐最大化为原则,自主决策、深度体验为特征的一种旅游方式;

(3)自助游不排除部分依靠旅游中间商实现用房、用车等个别项目预订的因素。

2.自助旅游者旅游行为特征

(1)自由化的行程安排

自助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和行程的确定、交通方式和食宿标准的选择、游览项目的安排等方面拥有个人自主权。旅游内容与行程大多有自助旅游者自行主导是自助旅游的最大特色,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喜欢山的人可以安排到西藏的喜马拉雅山或云南的梅里雪山,喜欢海的可以去海南岛、青岛等地著名的海滩,对于民族风情有独钟的人可以到云南的大理、丽江。

(2)丰富化的出游信息

自助旅游要想达到深度体验需要背后丰富信息的支持。在自助游的过程中,没有全程领队、导游陪同,因此对于自助游的游客而言,他们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旅游前的准备工作,例如,通过书刊、网络或者亲朋好友搜集关于旅游目的地的景点信息,交通路线、住宿信息、旅行经验,然后仔细规划和安排自己的行程。旅游者若希望获得美好的旅游体验,就必须依靠自己。深化自身的修养,培养适宜的旅游态度,提升自己对旅游地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承载量,才能更好的体味异地文化、感受历史的沧桑,吸收一切美的事物。

(3)深度化的旅游体验

传统的团队旅游所提供的是程序化的旅游行程,旅游者参与性不强。参加常规旅游团,旅游者基本上都是在专门接待旅游者的定点饭店、定点餐厅、定点商店之间活动,就连像民族歌舞、婚俗这样的“民俗风情”展示也往往带有很强的表演性,甚至演化成变相收费的项目,极易使旅游者与作为东道主的居民互生成见,有悖旅游增进交流与理解的宗旨。自助旅游者则通过自主安排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风土人情、饮食文化等各方面有更多体验和深度了解,自助旅游者还能根据自己的喜好甚至能够融入到当地人生活之中,参与度更高。

(4)随意性导致的风险性问题

自助旅游者选择的目的地随意性比较大,许多自助旅游者往往是临时决定去某地旅游,没有了解天气、路况和沿途休息等情况,未进行食、宿的预定就立刻前往,结果有时会遇见到了目的地却无处落脚的尴尬,使整个旅程无法得到合理的安排。由于自助旅游者的随意性和对旅游目的地情况不甚熟悉,没有严密周详的旅行计划可能会导致无法完成购票、订房、交通、游览等事宜使行程发生变化,应急措施不能及时实施致使旅途产生不安全隐患等问题,旅途中的风险性比较高。

三、各旅游政府机构、旅游企业借助微博的营销推广建议

截至 2013 年 12 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已达到2.8亿,微博在我国网民中的使用率已达到45.5%。无疑,微博已经成为中国网民使用的主流应用,庞大的用户规模又进一步巩固了其网络舆论传播中心的地位,并使微博成为政府、企业进行营销的新途径。有针对性的营销是营销成功的关键。旅游政府机构、旅游企业通过微博营销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建立专业营销团队、发布高品质微博

建立专业的营销团队,即时更新微博,加强微博内容的吸引力、互动性。专业的营销团队是做好微博营销的基础,为潜在旅游者提供多方面多角度的旅游资讯、为其展示不同视角下的旅游地特色是该团队的责任,以此来树立旅游形象,激发潜在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赢得旅游者的良好口碑;通过与潜在旅游者的互动,树立形象,切实了解市场需求。

2.明确营销目的、满足受众需求

营销团队应该首先明确微博营销的目的——客户关系维护、树立品牌形象,而非打硬廣告、广而告之。其次应该考虑好该微博所针对的受众,并针对不同的受众做出有针对性的营销。以此来产生精神共鸣,加深对微博用户人性化的理解和研究,进而实现营销目的。例如:各地旅游服务商可以根据现实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自助游者需求为主,将微博内容分为旅游景点、酒店、餐厅、交通等的介绍、并保证所提供的旅游信息内容丰富翔实,及时的更新。还可建立配套的预订系统,通过微博提供互动性在线咨询和预订服务。

3.加大监管力度、及时处理危机

明确了微博营销的目的,营销团队就可有针对性的与潜在旅游者进行沟通、交流,在营销过程中,营销团队应认识到:微博是一把“双刃剑”,必须加大监管力度。旅游微博作为一个交流平台,一方面要对自己的言论及发布的信息负责;另一方面要随时关注互动对象的信息反馈,做到积极而谨慎对待。应对突发事件,要建立起预警机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进行即时处理,给出官方正面回应,并引导各方评论向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尽可能做到转危为机。

4.提高服务品质、做好口碑营销

口碑效应是做好微博营销的有力保障。微博营销只是旅游政府机构、旅游企业宣传的途径,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才是口碑效应的永恒动力。应提高各个景区的服务质量,不断地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并且让游客获得愉快并美好的旅游体验,从而带来良好的口碑效应,在大众心目中树立起有利的品牌形象。

四、结语

本文选取了微博这一最具代表性的新兴自媒体为代表,分析基于新兴自媒体的青年自助游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旅游政府机构、旅游企业借助微博营销推广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Dan Grillmo.We theMedia:Grassroots Journalism bythePeople,for the People[M].O Reilly.2004.

[2]微博.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567099.htm

[3]Cohen, E.,Toward a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J].Social Research,1972:39

[4]Natan Uriely,Yuval Yonay,Dalit Simchai.Backpacking experienc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2):520—538

[5]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作者简介:

黄昊(1990—),女,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经济、旅游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可行性分析微博自媒体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
微传播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