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伶俐
(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咸宁437100)
应急预案主要指对意外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方法。医院是社会的窗口,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与事件的后果息息相关[1]。而护士往往是第一接触患者的人,为了提高年轻护士的应急处事能力,增强医疗安全防范意识,我院实行系统理论学习和情景剧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对年资较低护士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全院工龄5年以下的护士参加培训共389人,年龄18~24岁,其中中专115人,专科231人,本科43人。
1.2 方法
1.2.1 内容准备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再结合各个临床科室的特色,挑选出部分护理应急预案,制订出具体表演的标准。如妇产科选的是产后大出血的应急预案,儿科表演的是小儿高热惊厥的应急预案,ICU表演的是呼吸机断电的应急预案等。
1.2.2 科室准备 由本科护士长全面负责编排情景剧,准备相关器材等。
1.2.3 培训形式 利用休息时间,护士长组织科室护士先系统学习理论,然后按照标准反复训练表演的内容。
1.2.4 评价方法 具体见表1。共发放问卷389份,有效回收389份,回收率100.00%。另外片护士长与科护士长组成专门考核小组进行随机考核。
表1 护士对应急预案情景剧培训的问卷调查
对培训方法的评价见表2。389人护士合格率为98.97%(85分为合格分),其中85~89分为227人,占合格人数的58.35%,90分以上158人,占合格人数的40.62%。
表2 护士对应急预案情景剧培训方法的评价
3.1 情景剧表演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 通过科学的应急预案学习培训,大大提高了年轻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和防范措施能力,减少了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同时增强了护士的职业道德感和慎独行为[2]。如在脑外病房,绝大部分病人是伤、残或病情危重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生活起居方面需护士协助,经过情景剧表演应急预案的学习,护士会主动巡视病房,做好患者生活护理,真正落实了安全优质的护理措施。
3.2 情景剧表演充分调动了护士学习的主动性表2显示97.17%的护士对表演认可。我院近年招聘的护士大部分是80后,独生子女较多,家庭条件优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通过情景剧表演的方式,使得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形象化、生动化。
3.3 情景剧表演提高了护士队伍培训的合格率应急预案培训提高了护士队伍整体工作水平,同时完成了低年资护士的培训计划目标。385人一次性考核达标,合格率98.97%,其余4人通过复核也全部合格,完成了培训目标。与实际工作更加完善结合,工作中更加从容,得心应手,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创造高质、安全护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情景剧表演式学习方法有利于护士学习应急预案,激发了护士应急预案培训的兴趣,加强了低年资护士对护理安全风险意识、防范措施和预案流程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标准化培训计划的实施合格率。
[1]杨莲荣,藏青梅.不同级别医院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防御策略[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1):2097
[2]黄文杰,李定梅,季怀平.情景剧表演在护理人际沟通教学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07,22(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