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非正式学习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2014-11-07 07:48张潇孙晋
科技资讯 2014年18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非正式学习学习方法

张潇++孙晋

摘 要:非正式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有效方法和途径。本文以非正式学习的五种理论为基础,包括知识管理理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终身学习和成人学习理论,对非正式学习进行阐述。非正式学习可以使人获得更多并能够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去的技能和知识。因此,非正式学习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习方法 非正式学习 教师专业

中图分类号:G5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b)-0188-02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主要通过正式培训的形式,培训的内容、途径和形式多是考虑教育部门和学校发展的需要,这使得教师的学习往往成为一种被动的、应付式的“文凭式学习”,这种学习通常远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也不利于充分发挥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大部分的教师学习不可能采取脱离教学实践的正规培训方式,因为绝大部分教师已经脱离了正规的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阶段,其主要面对的任务是教学,学习内容很多是依据教学工作需要随机决定的,学习形式是自由的,学习目标是自定的,即是非正式的学习形态。因此,非正式学习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1 非正式学习的含义[1]

学习可以分为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正式学习指的是在学校里面接受的教育以及一些专门进行的培训教育。而非正式学习发生在正式学习以外的任何时间,指在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场所发生的、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来传递和渗透知识,由学习者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主要包括:沙龙、读书、聚会、打球等。它是学习者利用一切适合的条件进行的具有明确目的指向,自我发起、自我调控、自我负责的学习活动。该活动没有严格的组织和要求,可以随时发生,随时终止。非正式学习具备四个显著特征:个体性、主体性、社会性、多样性。在非正式学习范畴内又包含带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学习和偶发性学习。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学习通常是有意图的,但又是没有严密组织结构的学习活动,如自我反思学习、在线学习等。偶然性的学习是指学习者开始并没有较明确的学习目的,没有很强烈的学习意愿,可能是在学习、工作的闲暇里,关注到某一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开始去研究,去学习。偶然性学习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固定的模式,与外在的刺激和学习者的感知能力有关,也与学习者个人的兴趣爱好,社交范围和学习风格有关。因此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有明确学习目标的非正式学习方式。

2 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

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主要区别在于:(1)时空不同。正式学习发生在学校、教室,学习时间由教育、培训机构决定;而非正式学习可以发生在学习者生活中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受时空限制。(2)学习目的不同。正式学习一般是以文凭、证书、资格为目的,而非正式学习是学习者为了解决具体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知识而发生的学习方式。(3)学习形式不同。正式学习的开展形式一般为由教师讲解或辅导,而非正式学习形式多样,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是一段谈话、一条信息、一则文档说明,或是一件突发事件等等。(4)学习的主动权不同。正式学习是有组织、有计划地由相关部门或机构安排的学习活动,学习者一般是较被动地参加,不能控制学习过程,而非正式学习是学习者出于自己的兴趣或者工作需要,因此;学习内容、方式由学习者自己控制。

3 非正式学习理论研究[2]

非正式学习主要以五种理论为基础,包括知识管理理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终身学习和成人学习理论。

3.1 知识管理理论

知识管理理论是非正式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知识管理研究人类获取、传播、共享、利用和创新知识的活动规律,管理有关知识的各种连续过程,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管理强调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划分及相互转化。知识管理立足于学习者的个体知识,帮助学习者学习理论知识和沟通实践知识,从而使学习者有机会将外显的理论性知识和内隐的实践性知识转化成系统且能传承与保存的知识,不断提高学习者在知识社会的环境适应、知识创造、知识应用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寻求知识增值的有效方法,建立长期的发展能力,促使学习者创造性地利用和获取知识。教学工作是一个存在大量隐形知识的专业领域,因此,教师的职业技能特点决定了隐形知识的传递是非常重要的。

3.2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由于非正式学习大多发生在非教学的社会交往中,社会建构主义也是它的理论基础。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个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与知识。与其它建构主义理论一样,社会建构主义也把学习看成个体自己建构的过程,但它更关注这一建构过程中社会性的一面。社会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有:个体与社会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知识来源于社会的建构和学习与发展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把个体的学习看成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和理解的过程,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途径是通过与其他人的交互作用实现的。社会建构主义者非常强调个体之间交互作用同个体独自活动相比的优越性。将具有一定发展层次的个体加入到社会交互活动中后,会产生适应社会活动的更高个体发展状态。在社会建构主义看来,文化和社会情境在认知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3.3 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认为,人类活动是复杂的,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和认知等因素人类不是根据内心关于世界的符号表征行动的,而是通过与环境直接接触与互动来决定自身的行动。情境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情境学习将社会性交互作用视作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合法的边缘参与是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理论的中心概念和基本特征。基于情境的学习者

必须是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而不能是被动的观察者。参与意味着学习者应该在知识产生的真实情境中,学习他们为建构知识应该做的事情。情境学习理论把学习看作一个社会过程,强调知识的本质以及真实情景中的真实学习,学习不仅仅是个体对知识的获取,也是一个社会参与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所有参与者通过他们在世界中的活动和关系改变并被转化,同时,认为知识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组表征,也不是事实和规则的云集,是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endprint

3.4 终身学习理论

终身学习是指人的一生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活动来求得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变化,不断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社会经验和从业能力的过程。终身学习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终身学习要求每个人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终身学习发生在各种情境中,可以在正规的学校也可以在家庭、社区以及各种各样的工作场所,它不但包含在职的学习,还包括了个人生活更广阔的范围,它不仅是终身的学习,更是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学习。非正式学习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学习场所的多样化,它是打破学校围墙,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的一种学习形式。因此,非正式学习是终身学习的一部分。

3.5 成人学习理论

目前非正式学习主要应用于脱离学校教育阶段的成人,因此成人学习理论对非正式学习具有指导作用。根据诺尔斯的成人教育学理论,成人学习者具有四个突出特征:(1)成人具有独立的自我概念,具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能够指导自己的学习。(2)成人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和工作经验,这些经验是其后继学习的资源。成人选择和参加何种学习计划,都是以他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为背景的。(3)成人具有学习需要,这些需要与改变自我的社会角色密切相关。成人的学习计划日益结合他们的社会职责是其学习职业性的主要原因。成人的学习是直接为今天的工作服务的,成人为适应职业和工作的需要,必然会把学习与其生计和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人学习以问题为中心,希望能立即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他们特别关注学习效率,因为对成人学习者来说,基本上都是在职学习,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有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具有一种实用主义的学习,对直接与工作或生活相关的主题最感兴趣,当主题对其有直接价值时,成人学得最好。

4 教师非正式学习实践形式[3]

非正式学习发生在我们工作场所与日常生活的任意时间和地点,它的形式多样,从谈话到合作、从反思到模仿、从餐桌到网络等随时随处都有可能发生。一般根据参与人数的多少

将非正式学习的组织形式划分为四类:自我反思:学习者自己在工作、生活和娱乐中通过自我独立感悟和内省获取新知的过程,包括阅读、观察、行动学习等学习者自我感悟获取知识的活动。因此,教育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协作学习:在工作或生活中,关系较为密切的两人或者几个人之间的互动或相互影响,也就是协同工作和作业,包括导师关系,交流,闲谈,互助等。实践团体:实践团体指工作场所中逐渐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些人有可能无意间走到一起、形成、发展或解散。大多数实践团体是开放性的,结构松散,没有或只有很少的规则,没有精确的形成和结束的日期。网络团体: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交流能够跨越时空,从而诞生了网络团体。网络团体指通过网络进行经常性、围绕一定话题进行交流的群体。网络团体的成员可能是朋友、同事、同学或者陌生人,只要愿意交流即可。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人心,非正式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途径多样化,学习过程终身化,知识更新要求越来越高,以传播知识作为自己职责的教师更应该持续终身学习,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不断进步,在现代技术与教育相互作用的背景与未来趋势下,非正式学习拥有更多的机会,学习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因而,非正式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的作用与价值愈显其重要。

参考文献

[1] 祁玉娟,陈梦稀.非正式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J],湖南学院学报,2009,9(6):65-70.

[2] 祁玉娟.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非正式学习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

[3] 陈福祥.论教师专业发展:基于非正式学习的视角[J].现代教育论丛,2007(10):65-68.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非正式学习学习方法
“同课异构”助推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
农林类高校ESP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非正式学习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三本院校英语专业教师职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