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型城镇化的不同发展模式与小城镇发展的价值分析

2014-11-05 22:50宋盼盼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8期
关键词:价值分析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

宋盼盼

摘 要:新型城镇化对于扩大中国经济内需、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是实现现代化必由之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于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是以大城市为主还是以中小城市或小城镇为主,目前存在较大争议。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发展小城镇有很大价值。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小城镇;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8-0148-02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新型城镇化对于扩大中国经济内需、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是实现现代化必由之路。李克强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1983年,费孝通发表了《小城镇 大问题》、《小城镇 再探索》等一系列的重要著作,并指出“小城镇问题,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哪个人想出来的,它是在客观实践的发展中提出来的”,在全国影响巨大。三十一年后的今天,在新型城镇化的浪潮中,发展小城镇仍然是化解城镇化问题和困局的重要战略路径。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本质

1.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特点

新型城镇化之“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二是以城市群为主题形态;三是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四是以制度改革为保障(易鹏,2014)[1]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展过程中的全新理论命题,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城镇化的质量以及多要素之间的互动,超越了“物化的、量化的、单向的”城镇化(袁建新、郭彩琴,2013)。新型城镇化之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之“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城市规模扩大,转变为以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和文化等内涵为中心(罗宏斌,2010)。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有以下几个特点:大中城镇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以城乡统筹为主线和推动城乡共同发展,因地制宜(新玉言,2013)。

2.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虽然落脚点不同,但它们都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二者在地域空间、人口流动和公用产品与公共服务上都有内在关联,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徐光平,2011)[2]。中国应走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结构转移型”为主导的新型城市道路,其显著特征是:在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下,周边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会发生深刻的城市化转型(程必定,2008)。

3.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

要实现由传统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的转型,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以解决当前社会管理体系无法解决的问题。新型城镇化注重以人为本,核心为“人口城镇化”,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秉持以人为本,而这与新型城镇化的价值理念高度契合(张玉磊,201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耦合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关系来研究,二者有个共同的价值理念:人的管理与服务;二者在工具层面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创新社会管理应实现社会管理由“碎片化”走向“整体性”(汪大海,南锐,2013)[3]。

4.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难点也是人的城镇化,应重点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半城镇化”问题,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城镇化应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让进城者能安居乐业,实现安居梦、创业梦和市民梦“三大梦想”(辜胜阻,2013)。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由“乡”到“城”的转变,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要推进“物本”向“人本”、“效率”向“公平”、“征服”向和谐的转变(方辉振,黄科,2013)。

二、新型城镇化的不同发展模式分析

2014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到:“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于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是以大城市为主还是以中小城市或小城镇为主,目前存在较大争议。

1.以大城市为依托的城市(群)发展

易鹏认为,城市群将是中国城镇化的重点平台,从当前各种要素分析来看,的要实现中国城市的健康布局,未来中国城镇化的主平台将是特大城市群,在中国这轮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大力推动以特大城市群为龙头的城市群建设。

杨波、朱道才、景治中将城市化的进程分为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中国总体上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前期阶段,应该选择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同时部分区域以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应加强城市区域建设,走扩散型城市化道路[4]。

2.中小城市或小城镇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中小城市:《2013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以“新型城镇化——中小城市的实践探索”为主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积极推进中小城市发展的具体措施和总体思路。郑新立提到: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主体,中小城市的发展理所当然的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王方认为,发展中小城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发展中小城市不但反映了时代要求,而且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小城镇:刘彦平认为,新型城镇化承载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的双重转型使命,而发展中小城镇正是化解上述城镇化问题和困局的核心战略路径。中小城镇是优化城市体系的战略关键,是践行城市绿色发展的主力军[6]。张丽萍、郑庆昌认为小城镇的崛起将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推手,应该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要有重点地选择发展小城镇,同时加强小城镇的综合改造,让小城镇与大中城市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相促进。

三、发展小城镇对于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分析endprint

1.小城镇是吸纳、转移农业人口的重要载体

小城镇是城市与乡村联系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支点,小城镇处于城乡结合部的“中间地带”,是优化城市体系的战略关键,与农村、农民和农业有着天然的联系,与相比那些距离农民很遥远的城市,农民比较熟悉,同时小城镇与农村相比有更加发达的第二、第三产业和较多的就业机会,最能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并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并且,如果能够培育更多的结构合理的中小城镇群,提高产业发展和集聚人口能力,并且使之依托与其所在的大中城市进行发展,就能促进农村农业转移人口就近从业,农村人口的容纳力将大大提高。福建省三明市的试点乡镇把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产业集群集合起来,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全力打造新型城镇,并不断招商引资,大大吸收了就近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和转移有两方面的好处:第一,发展当地的经济,提升其活力,可以有效缓解大城市的人口膨胀压力和近年来发展大城市发展不当所造成的“城市病”。第二,小城镇的不断发展,使得农民不用“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离开哺育自己多年的家乡,无论从户籍角度,还是从社会和谐角度都是良好的选择,形成“农村增收—城镇发展”的双赢模式。

2.发展小城镇更利于四化同步,统筹城乡发展

小城镇与大城市的经济体系有十分紧密的结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结合点。小城镇作为城乡网络体系的重要节点和纽带,一方面与城市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提供的生产生活服务,需要通过中小城镇完成,另一方面小城镇可以大力发挥其城乡地域中心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这些就决定了,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不能脱离城镇化,尤其是其依托的小城镇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3.小城镇是践行绿色发展的主力军

对于“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与高楼耸立的大城市相比,小城镇无疑具有天然的优势。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土地城镇化”的扩张导致城市绿地减少,以及土地、能源、水资源问题,以及近期比较严重的雾霾问题,这些问题都暴露出了传统城镇化的弊端,也是新型城镇化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小城镇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有两大优势:第一,与广大农村有天然的联系,更加接近自然,环境质量好,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第二,小城镇空间分布广、遍地开花,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由于工业污染少,发展模式的低碳转型成本也相对较低,推进小城镇的绿色低碳发展阻力小。

参考文献:

[1] 易鹏.中国新路——新型城镇化路径[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2] 徐光平.“十二五”时期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东岳论丛,2011,(8).

[3] 汪大海,南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社会管理转型升级——从碎片化社会管理走向整体性社会管理[J].学术界,2013,(12).

[4] 杨波,朱道才,景治中.城市化的阶段特征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6,(2).

[5] 王方.发展中小城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J].城乡建设,2014,(1).

[6] 刘彦平.中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关键[N].经济参考报,2013-10-18.

[责任编辑 安世友]endprint

猜你喜欢
价值分析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
探究性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十周嫁出去》新型网络相亲节目价值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江西省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高校校园马拉松运动的价值分析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