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梅
【摘要】 学习是一种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学生长年累月的学习是枯燥而艰辛的。如果没有自觉地学习意愿来支撑,那的确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自觉的学习意愿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和困难,给学习生活带来欢乐,增添光彩。
【关键词】 学习意愿 自主学习 激励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7-008-01
学生学业的成就如何,取决于自身的学习意愿。无论是一个学生,还是其他人,如果他对某一样东西,或某一件事情有了兴趣,其就会产生全心全意去学习的意愿。想去了解、知道这一样东西,这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追溯它的根源。教学也是如此,如果学生有了“想知道”的想法,他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有了积极性不仅可以迅速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负担。任何时候,教师对学生都有较高的学业希望,但是要想达到老师的期望值就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意愿,这样才能高效完成学业,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是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意愿呢?
一、要多鼓励,少批评,诅咒或过多的批评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我在班中曾做过调查统计,虽然本人教数学学科,但是平时批改作业的我们可以不以分数来作评价,我会写上“进步很大,继续努力!”、“加油!”、“以后会更好!”、“看好你!”等等简单的激励话语,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打开自己的作业查看自己的做题情况,通过观察发现不管是成绩较好的,还是相对比较学科学习比较滞后的同学,他们的表情是灿烂的笑容,而学习的劲头也是倍增,做的作业也是一次比一次的好,课堂的整体氛围也更加和谐,班级管理也更加容易。可见,承认学生的能力并加以适当的赞扬是提高学生学习意愿的秘诀。
教师的诅咒或讽刺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和心情忧闷,学生最讨厌“怎么这么笨!”“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学生,真丢脸!”这类诅咒的话语。更不要对学生说:“你为啥这么不喜欢做功课!”这种暗示性语言会给学生错误的印象,认为自己真的讨厌学习。如果看到学生比以前学习有进步,或许只是一点点,也要称赞他:“你最近真用功呀!”,假使他的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可以说:“这次是你准备得不够充分,下次再好好努力,没问题。”等话语安慰学生,鼓励他继续努力。在学生需要的时候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因为老师的鼓励会给学生足够的信心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去。
二、对学生要与他以前的自己比较,避免拿差生与优生作比较
如:“你怎么不向某某同学学学。”“你的同桌的成绩那么好,你怎么这样差!”等等,这样的指责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感,丧失学习意愿。
对于差生,只要今日之我超越昨天之我,那就是进步。面对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作为教师不妨用微笑、一个简单的手势表示对学生的称赞。如果老师强求学生达到其能力所不及的目标,学生便会丧失努力的意愿,变得什么也不想做了,甚至会出现厌学情绪。根据这类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设置一个他们通过努力肯定能达到的目标,这样才能逐渐增强他们的信心,能够自愿学习,对自己有了新的更积极的认识和充分的肯定,认识到努力便会成功!
三、充分了解学生,领悟学生各阶段的个性偏差
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缺乏学习意愿,同时也表现在个性品质上的偏差。它包括精神欠集中,缺乏恒心和耐性,学习上消极悲观等个性特征。对此,可有针对性的多开展学生感兴趣的主题班会,让他们多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改变其内向、敏感的性格。
四、培养了学生想学的意愿,紧接着还要培养他们要会学、勤学
学生想学并不一定会学、勤学。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常常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因为不会学习。”他指出要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教会他们能自主学习,要引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老师的指导让学生真正深入其中理解知识,学有所得。这是真正树立学生学习意愿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勇于转变课堂教学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学法为中心。
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活动是否充满热情和情绪,既是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体现。教师还要用自己的爱心、关心来感化学生,激励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往往教师一个温和的眼神、赞赏的微笑、肯定的点头、简单的手势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沛的精力、真挚的情感、亲切的语言都会给与学生以情感上的共鸣,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良好教学效应。
学习优秀及人生成功,更多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意愿或决心的问题。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童年时代就对生物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在采集标本时,为腾出手来捕捉昆虫,竟然将甲虫塞进嘴里。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数学研究中如痴如醉,废寝忘食。古往今来,大凡卓有成效的知名人士无一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科研事业充满意愿。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也并非难事,教师要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教育自己的学生,不能只是命令学生“用功!用功!”要与学生沟通,以正确的知识、技巧和关爱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高。真正成功的教育,也应当是那种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意愿,重视培育学生成功成材意愿的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