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
【摘要】 “导学案”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只是一个新名词,它的横空出世,是在一个乡村学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为了躲过不被撒并的厄运,为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而采用的应对办法。后来经过所谓专家的鼓吹和行政力的推动而登堂入室。其实是在功利教育体制下,给泯灭人性的应试教育穿上了一件红马甲而已。
【关键词】 导学案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7-013-01
“学案导学”以下简称:“导学案”,360百科的解释是:“导学案”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所谓“导学案”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导学案”只是一个新名词,其实质,早已有人探索、实践、总结过!这里放下不表。
“导学案”的发源地是东庐中学,所谓各种关于“导学案”的教育理论都是教育局和教育厅领导专家总结的,他们之所以采用导学案,并且取得很好的成绩,原因很简单,为了生存,教学质量没有提升,这所学校就要撤并了。
一所乡镇中学,真正受过师范教育的老师没有几个,全校教师以中老年教师为主,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怎么办?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教学模式。说白了,就是每个老师由备一个学期的课,改为备一个单元的课,所有老师分担一个学期的备课任务,但对“导学案”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大家在应用“导学案”时,要一起讨论,所有的老师必须用一样的“导学案”。也就是说,同年级的班,任课教师不同,但上课的内容却保持一致!
教师参差不齐的问题迎刃而解了。谁知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据说美国有一种“菜单式”教学与我们的“导学案”比较接近。在这里说一下这种教学法的一些实际做法,供大家参考一下。
菜单式教学需要把课室分成四个到六个学习中心,每个学习中心设立两个或者三个学习活动。这两个或者三个学习活动必须是针对不同的学习模式的。比如动手模式;使用纸笔模式,或者不必写,只需要听说的模式等。学生分成四到六组。首先,根据老师分发的本课目的选择自己想学的东西,想参与的学习活动,在工作纸上做一个计划。(学习中心规定了哪些必做,哪些选做的学习活动)然后,学生根据老师的分组,到不同的学习中心去自己选择自己想进行的学习活动,记录结果。每隔十五或者二十分钟轮换一次。最后全班总结和分享。
咱不能亲自体验国外菜单式教学这种模式,也就不能感受到这种教学模式是怎樣体现它的教育宗旨的。当然中美两国教育有很大差别,至少两国在班级教学人数方面就有很大不同吧,形式主义应该少多了。其它放下不表。
其实教与学是非常简单的事,但付与它功利的作用之后,一切都变成太复杂了。
首先,我们喜欢在术语概念上打转转,没有对我们每天面临的教育教学有实质性的作用。不管你用不用“导学案”,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依然表现出无所不知、掌控一切的能力,而且为了做到这一点,平时备课也很累。所谓“导学案”,它起到“导”学的作用了吗?实际上就是将预习、新课、例题、练习、作业等课堂教学常规过程转化成了“某某案”。
其次,“导学案”表面打着提高教学效率的旗号,实则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一个学生每天晚上使用导学案,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等,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其它家庭作业,每晚除了吃饭、冲凉外,要到11点才能上床睡觉,遇到月考、期中、期未考试时,负担更重。家长为了自己孩子的所谓前途,又不敢得罪“导学案”。直是叫苦不迭。
第三,浪费资源。老师们本来付出了辛苦来备课,写好了教案。“导学案”还要老师自己来编,浪费了时间。一张张的导学案发下来,书包越来越重,浪费纸张和学生体力。
第四,跟风取宠,自我表扬。说到“导学案”,你有没有感觉到就是教育行业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其实“导学案”的定位。如果把它仅仅看作是一种工具,其目的还是为了有助于学生学好。因此,作为教师,用还是不用、怎么用,都是他自己的事,这还好办了。怕就怕“理解的要用不理解的也要用”而且不管哪“流”的学生、哪一类课程,都非用不可——这就是问题所在!
很多学校现在把使用导学案作为一项所谓的课改,然后大谈特谈课改效果。说使用“导学案”后,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旨的教学改革试验已经得到广泛的实施与推进。课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课堂上老师讲得少了,学生讲得多了;学生的思维活了,问的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你信吗?
“导学案”教学法我们自己的是有深刻体验的。当教育充斥着功利,评价和考核学校的标准是唯分数的。所有概念和改革全是乱谈。
[ 参 考 文 献 ]
[1]齐志星.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基础教育》[J].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