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葵兰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会计人才的高素质要求,指出了当前高职院校会计教育与中小企业就会计人才素质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高职院校为中小企业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小企业;会计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9-0040-03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群体,资金运动相对集中,机制灵活,对知识全面、对综合素质高的会计人才需求强烈。尤其在加入WTO后,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日趋国际化,对会计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了。中小企业要求会计人才具有经营管理的专业背景,掌握多种学科的相关知识,能有效融合、综合运用的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并且要具备此项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能正确对待竞争、挑战、机遇,能关心他人、与人共处,能满足市场需求,为社会所用,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为满足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有的放矢地加强学生高素质的培养。
一、中小企业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高素质要求
(一)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包含专业基础素质和专业应用素质。专业基础素质包括高职会计专业大学生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自学素质的把握。专业应用素质是高职会计专业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有效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工作任务的有关行为。高职会计专业大学生掌握的会计、经济、管理和其他相关的基础知识是其毕业求职的基础,通过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获得的专业技术能力的资格认证和毕业证书是通向用人单位的准入资格。
中小企业对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不仅限于本专业,而是要体现为一定深度和一定广度的综合性。深度体现在对会计知识的历史、现状的掌握和应用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判断,广度体现在对生产、金融、税务、营销等经济管理相关知识以及数学、逻辑学、行为学等基础知识的了解。此外,专业素质还表现为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中小企业会计人员一般接受培训和知识更新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他们应该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以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
(二)职业道德素质
中小企业要求一名优秀的会计人才应具备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坚持准则、廉洁自律、刻苦耐劳、谦和公正的职业道德素质。
(三)沟通与团队协作素质
对于中小企业内部而言,会计工作涉及企业各个部门的经济利益,财务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各部门通力团结合作,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感情沟通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对于中小企业外部,会计人员需要与税务、工商、银行及证券监管等多个部门进行业务往来,更需要会计人员发挥其沟通与协调能力,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顺畅的外部发展环境。
(四)综合素质与心理素质
中小企业需要的是能服务于生产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为在企业生产、管理和对外服务的第一线工作,除了要求毕业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具备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面对激励的市场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企业还需要员工具有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
二、高职会计教育与中小企业就会计人才高素质需求之矛盾
目前高职院校向中小会计专业输送的学生不容乐观。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可以简单用“统一、单一、专一”来形容,即“全国统一无差异、培养单一无层次、专业专一无交叉”。这种模式自然很难适应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高职院校对会计学专业的培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这种人才培养方式不但影响了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应用能力培养,也影响了独立思考、创新等能力的培养。
其次,高职院校教育目标的不明确,导致学生重理论知识学习而轻实际技能操作,就业的困难说明了高职教育有比较严重的缺陷。在这种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的会计人才学应用能力不强,也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最后,高职院校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体制弊端导致培养出的会计人才过于专门化,知识面过于狭窄,缺乏从事现代会计工作所必备的其他专业的基础知识与理论知识,知识结构薄弱,缺乏打破成规的勇气,且综合素质达不到社会的要求,毕业后无法迅速适应实际的工作环境。
三、高职院校适应中小企业用人需求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主要对策
高职院校应按照中小企业会计人才的素质要求培养学生,并且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真正提高其就业能力。
·人才培养·高职院校为中小企业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思考与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
企业需求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风向标,据调查,78.9%以上的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因此高职会计教育的目标也理应是为中小企业培养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培养有专业、有能力、有效率的人才,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高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即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决定高职会计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岗位单一的知识、技能,还要考虑为适应当前工作岗位和未来工作发展所需的各项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职业道德、身心素质等基本素质。
(二)改善会计人才培养体制来提升学生专业基础素质
在具体课程设置方面,一方面,所有会计专业大学生应学习基础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锻炼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训练其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会计专业院系应当扩大选修教学内容,一个专业除其主干课以外,应允许会计专业大学生对课程选择、知识组合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要尽可能努力减少必修课,增多自选课程。在教学过程方面,任课教师应有意识引领、提倡学生锻炼和培养各项专业基础能力,同时有意识地添加课本以外对增强学生能力有帮助的内容。
(三)校企合作提升学生专业应用素质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以培养会计专业大学生综合能力、专业应用素质和提升就业能力为重点,合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习操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它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首先,高职院校在制订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结构和安排教学内容方面从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与市场、行定接轨。
其次,高职院校可以采取“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由于会计专业特点的限制,每个单位每次最多只能接收2至3个每届财会毕业生,所以要采取分散方式将学生安排到各个单位顶岗。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在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对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岗位、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企业的财务管理、生产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可以对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的设置情况,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等情况进行了解,并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通过实习可以加强学生对会计工作岗位、会计工作流程的感性认识,提高会计工作的实际动手能力。
最后,高职会计专业院系可以考虑与中小企业联合办学,开设企业定向班,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校企双方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基础上,就业导向明确,是实现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赢”的一种产学合作形式。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派出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承担教学任务,通过讲课、培训、参观企业、顶岗实习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得学习内容更生动、直观和实用,由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教科书。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可通过直接安排到合作企业来增强学生的专业应用素质,实现学习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四)注重学生人格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师在教会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尊重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有团队意识。在现实中经常会发生会计人员作假账、出纳人员携款出逃等案件,这些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所以高职会计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采用多种形式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贯穿在日常教学中,教给学生规避职业风险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理念。
(五)合理引导提升学生的沟通与团队协作素质
高职院校的合理引导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升学生的沟通、团队协调能力。
首先,在教学方式上,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通过如ERP沙盘模拟这样虚拟实践场景来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训环节小组集中实训的方式锻炼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协作精神,在此过程中要求指导老师通过合理分配小组任务并且要形成团队激励机制。
其次,为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后通过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对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会计学专业人才质量将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提升各参赛队伍的团队竞争理念,培养集体凝聚力;另一方面能够辅助优秀会计人才脱颖而出和快速成长,造就熟悉会计技能、精通会计业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
最后,家庭的合理引导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它会让会计专业大学生尽快学会做人,学会宽容、学作协作。
(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源有限,财务人员的数量不可能太多,不会有成熟公司细致的分工,因此需要掌握专业知识比较全面的会计人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不能仅仅注重财会理论的传授,应拓宽课程设置,使学生懂管理、懂决策、懂英语、懂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杜利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与优质会计人才的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3).
[2]喻太红.会计专业大学生素质模型构建分析[J].会计之友,2010(01).
[3]王峰.中小企业任务驱动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0(10).
责任编辑赖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