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课程教学模式在任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4-10-22 14:33孔德新刘宪伟
科技与创新 2014年17期
关键词:教学流程任职教育行动导向

孔德新+刘宪伟

摘 要:“行动导向”是着眼于“行动能力”的养成,立足于任职岗位能力需求的一种课程教学理念。通过分析“行动导向”课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研究了“行动导向”课程教学模式的组织行动模式和实施形式,这对解决当前任职教育院校教学与任职岗位实践脱节等问题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教学模式;任职教育;操作技能;教学流程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7-0128-02

岗位任职教育是任职教育院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为把具有普通专业知识的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需要按照岗位行动过程确立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研究、开发“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可以改善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训练模式与工作过程相脱节、能力形成与教学过程不统一等的状况,提高学生适应任职岗位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这也是满足新形势、新任务下对任职能力要求,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1 “行动导向”课程教学模式的特征

任职教育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岗位指向性和工作任务的综合性。教学中,必须把任职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即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行动导向”为课程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任职能力。“行动导向”课程教学模式的特征如下。

1.1 面对工作的程序化特征

“行动导向”课程教学模式能够体现工作过程中的各项要素,并反映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够使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知识”,而不仅仅是操作技能;能够体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和由简单到复杂、由各环节到整体的程序化分布特征。

1.2 面对岗位的职业化特征

“行动导向”课程教学模式表现为教学过程是针对具体的岗位任职工作任务开展的,岗位任职工作任务始终占据着教学的核心地位。教学过程的设计着重体现任职能力的行为方式和行动流程,充分实现面对任职岗位的训练要求。

1.3 面对岗位任务的动态化特征

动态的课程模式才是真正具有灵性的课程模式。“行动导向”课程教学模式是动态的,是与时俱进的,是通过不断观察和分析任职岗位、个体,教学情景中的内容、过程、学习和评价,分析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平衡而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行动过程。

1.4 面对工作任务的发展性特征

“行动导向”的课程模式要有前瞻性,能及时反映教学科研的成果和发展需求的实际变化。“行动导向”课程教学模式的实现可不间断地收集相关信息,分析和预测其发展的趋势,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发课程任务,从而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

2 “行动导向”课程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

“行动导向”的教学特点是学生通过参与教学训练过程,使实际工作经验得到积累和提升。因此,教学过程要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行动导向”,通过对任职岗位需求的了解和任职岗位工作任务的详细分析,明确培养所需的岗位工作知识、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准确设计出可通过模拟实施的教学流程和方式。“行动导向”任职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组织形式包括五个阶段。

2.1 开始阶段

首先由教师讲解需要完成的任务和与解决任务相关的要求、信息。讲解的内容主要包括设置此任务的原因、此任务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其他任务的联系和完成此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等相关的内容。

2.2 计划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根据任务的性质和特点,由学生自主对任务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完成任务的初步计划、组织形式、阶段目标和最终结果的预测。完成小组任务的分工,并明确个人任务。

2.3 实施阶段

在实施阶段中,根据以上开始阶段、计划阶段两个阶段中所获取的信息和制定的计划,来完成所设置的任务。人员安排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组内成员进行分工、交流、互助、互补、协同,目的是为了共同完成任务。

2.4 说明阶段

这一阶段属于自评阶段。每个小组介绍本小组的工作情况,包括最终结果,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优点与缺点、得与失,计划与实际工作的差异,个人工作过程中的问题等。

2.5 评价阶段

这一阶段属于他评或互评阶段。听其他小组的介绍,换位思考,并指出其他小组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得到其他小组对本组的评价和建议。最后由教师带领回顾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给出最佳的问题解决途径。

3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把握的问题

3.1 转变教师的课程观

课程观是人们的课程理念或课程价值取向,它会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结果。现代课程观认为,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相对独立地学习,教师必须转换角色,从传统的“讲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成为学生学习信息的提供者、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探索。

3.2 教学设计的转变

在“行动导向”课堂教学模式中,树立知识传授要为能力培养服务的观念。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任职要求和岗位任职能力的要求,结合典型工作任务,做好课程教学的设计。这里所说的教学设计不是教材的教案化,而是教学情境必须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与工作任务相关,达到情境与任务的统一,最好具有趣味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

3.3 教学方法要与教学模式相适应

为实现“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主、客观条件都要有所创新。教学法的选择必须从培养任职岗位能力出发,全面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接受任职培训的过程中,能系统地锻炼、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组织、指挥和管理的工作能力,适应发展需要的能力等。其实质是启发式、协作参与式、活动式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3.4 教学条件保障应注重配套建设

“行动导向”教学场所的作用半径应由传统的单一功能专业教室,即描述性、报告性的理论课堂,向多功能的一体化专业教室,即兼有理论教学、小组讨论、实验验证和实际操作的教学地点转换。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专业教室的建设内容,完善专业教室的教学功能,确保学生拥有满足实际任职岗位任务需求的理论知识、实装操作技能和组织能力。

3.5 教学考核应强化过程性

“行动导向”课程教学模式是一个依据工作任务设计的行动过程,要特别注重过程性的评价,通过对学生个体或群体完成项目任务后形成的成果进行考核,及时发现完成任务能力上存在的不足,并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综合任职能力的提高。

4 结束语

构建“行动导向”任职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任职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还可以使其具备在今后的任职过程中不断适应任职岗位变化的能力,掌握如何适应任职岗位的方法和途径,满足新时期高职院校对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更好地为“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韩文君,沙学锋.基于“技术测量”能力培养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改革研究[J].长春工程技术学院学报,2013(1):17.

[2]姜大源.“行为”“活动”与“行动”辨——“行为导向”教学管见[J].职教通讯,2003(01).

[3]赵志群.任职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编辑:王霞〕

Application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ode in Office Education

Kong Dexin, Liu Xianwei

Abstract: “Action-oriented” is to focus on “capacity to act” to cultivate, based on the ability to serve the needs of a job teaching philosophy. By analyzing th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ode of the main features, the study of the “action-oriented” organization mode of a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in the form of teaching mode, which worked to solve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teaching and office jobs out of touch issues such a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with good reference.

Key words: teaching mode; office of education; skills; teaching process

猜你喜欢
教学流程任职教育行动导向
语文倡导“低碳课堂”策略浅析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师旅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培养探析
装备课程建设向实战贴近面临的挑战与解决之道
锻造适应院校任职教育发展的教员队伍
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探讨行动导向教学
评课寻其理返璞为求真
“行动导向”背景下学生探究力的有效延伸
低年级聋生数学课堂流程探究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听障生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