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朗读引领语文课堂

2014-10-21 20:12郭秀玲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9期
关键词:朗诵会方法指导

摘 要:注重学生在课前的朗读预习;注重课堂学习时的方法指导;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诵会,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至关重要。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的“读”,让学生人人参与,做到在“读”中训练语言的思维,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读书既要重视量的要求,更要注重质的提高,精心指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有要求、讲究方法。

关键词:朗读预习;方法指导;朗诵会

朗读本身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朗读过程中要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朗读方法就格外重要。那么怎样训练学生朗读呢,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注重学生在课前的朗读预习

在课堂上我又通过听录音、范读等,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整体的印象。再让学生结合读课文自由学习生字,为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打好基础。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自由读、小组读、比赛读等,使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正确、读流利。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轧实的基础。

二、注重课堂学习时的方法指导

如在学习《黄河颂》时,因为这是一首颂诗,一首向黄河母亲唱出的豪迈的颂歌,特别适合朗读,于是在教学时,我着手指导朗读:首先,我先进行范读,然后分层次进行朗读指导,一是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二是把握好朗读的语气和语调;三是要读出雄壮豪迈的气势及满腔的自豪与热爱。

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至关重要。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的“读”,让学生人人参与,做到在“读”中训练语言的思维,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读书既要重视量的要求,更要注重质的提高,精心指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有要求、讲究方法。可以分角色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表情朗读,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品评、研读,体会重点字、句、段的深刻含义。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朗读,都力求让学生在读的实践中,提高朗读的能力。

朗读不能走过场,教师要肯下工夫,现在的初中语文课本,选的课文大多是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的、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文质兼美的课文,必须细细读,大声朗读。在教《黄河颂》《我爱这土地》《炉中煤》这些课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个教学板块:听。1.请学生听男声配乐诵读,听的时候要想象诗中的“画面”。2.请学生再听女声配乐诵读,听的时候要感受诗中的“情感”。3.请学生第三遍听读课文,听的时候要感受诗中的“以声传情”的细节,同时要轻声地跟读。第二个教学板块:读。1.请学生自己朗读。第一遍,重在整体感受,注意语音(饱满,圆润)。第二遍,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节奏,停顿,快慢)。第三遍,重在进入情境,注意语气(轻重,抑扬,抒情性)。2.请大家一起来感受与表达。(1)请学生试读某一段落。(2)请学生在轻音乐中朗读。(3)请学生评说几位同学的个性化朗读。这个训练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朗读

欲望。

三、利用課余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诵会,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朗读文章要多听、多模仿、多训练。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朗诵会,学生根据所选内容揣摩情感,有的轻松愉快犹如轻舟泛波;有的雄浑低沉犹如醒狮怒吼;有的苍劲悲凉犹如一曲悲歌;有的慷慨激昂犹如惊涛拍岸;有的曲折委婉犹如古琴低诉;欢快时又犹如轻风掠柳……就在这时快、时慢、时高、时低、悲悲喜喜、议议叙叙之中痛快淋漓地表现出了文章的主题;体现出了朗读的巨大作用,净化了学生的灵魂,感受到了审美的喻悦。

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课前”“课堂”“课后”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运用,并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而在教学时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希望广大语文教师让朗读教学引领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张建伟.张扬阅读的个性[J].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2009.

作者简介:郭秀玲,女,出生于1978年4月,本科,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第二十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朗诵会方法指导
秋日童谣朗诵会
中华诗词学会“纪念孙轶青先生诞辰百年诗词朗诵会”在学会会议室举行
“向往崇高”音乐朗诵会
浅谈高校图书馆展示区的应用
论学校工作中顶层设计的重要性
柯蓝散文诗朗诵会隆重举行
如何指导小学生学好文言文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