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桂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动,如何有效推动课堂教学高效、高质开展,就成为当前教学活动的重点,小学教学亦是如此. 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改变教师一味讲述、学生倾听的教学模式,切实高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但在小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活动并非完全顺畅,依旧存在一系列问题. 本文拟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原因出发,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通过小组合作这一形式,各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自主探讨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同时增强自身学习兴趣,而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主动性的创造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更坚固的学习基础. 但这一学习方式并不完全满足教学要求,在具体教学实践和应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分析
1. 学生普遍缺失主动合作的习惯,小组合作缺乏实质举措
事实上,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且性格也在形成期,加上当前不少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个人意识较为浓厚,在开展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缺乏主动合作意识,不能形成分享习惯以及分享思维,更不愿意吸收和采纳别人意见中合理的成分. 而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也忽视了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小组合作方法上也不能给予学生强有力的指导,这就使得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仅仅只能停留在表面形式,深层次上仍然学生各自独立学习,并不能开展有价值的互动形式和交流活动. 这一系列习惯的缺乏都使得小组合作缺乏实质性措施,这也使得小组合作并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2. 学生参与积极性普遍较差,参与度并不均衡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基本知识的学习与能力培养,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方法与过程.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每名学生的实际表现,而并非只关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实质上成了整个数学学习的核心和焦点,而学习较差的学生和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只能被动参与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大多表现为思考不积极,消极对待学习,只去等答案,反而可以节省自主思考的过程,这样下去,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取的知识远远少于自己独立学习的知识和经验.
3. 合作学习的选择内容并不恰当,课堂讲解容易陷入赘述
开展小学合作学习,很关键的一部分就是选择合作学习的知识和讲解内容,而事实上,很多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所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并不恰当. 很多教师只是为了所谓的参与状况和表面上的集体参与,从而会把并不需要开展集体讨论的问题和没有讨论研究价值的教学环节也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这一做法并没有做到合理利用学习资源,从根本上降低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4. 仅重视整体、缺乏对学生个人自身的关注
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人独立学习相比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整体放在独立的考评位置,而忽视了学生单独个人的发展空间. 而在考核上也更多只是看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状况,并不关注各小组获取知识的过程,由于多数教师不能合理处理小组学习与学生独立学习之间的良性关系,从而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也没能建立多样化、立体化的考核机制,忽略个体作用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我们发现不了问题.而小组合作学习中对整体的过分关注,并不能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对所讲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5. 过分重视发展形式,忽視真正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程标准改革实施后新的要求,而很多小学老师尚未对新课标中的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和认识,很多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课堂知识,开展合作学习过程时,只是将教学方法付诸表面,并不能将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和真谛发挥在教学课堂上. 多数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时,只是机械分配教学任务,简单分组安排,并没有深入实质开展了解,更没有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做合理把控和引导,只是机械的时间安排,然后以结果决定对错. 并没有从实质上认识到、学习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和核心. 过分强调、重视发展的形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关注到学习的效果.
6. 缺乏后期反馈,教学过程存在分化隐患
教学的重点就是反馈,只有通过反馈,才能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实质上会将很多学习问题隐藏起来. 从表象上看,教师很容易误以为并没有任何问题,缺乏后期反馈的教学方法,就使得教学过程存在“优者更优、差者更差”的差异化和分化隐患及风险.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分析
1. 注重教学反馈,重视对教学过程的调查和总结
开展教学反馈就是指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及时通过各种形式反映给教师,而教师再根据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具体反馈,首先对学生的进步予以鼓励和肯定,以此强化和增强学生开展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要合理、中肯地指出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错误. 当讲述知识点较难时,更应如此,要特别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给予解答,尽量消除学生学习的盲区和问题,积极培养学生对问题主动发问. 而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教师要积极主动开展教学过程总结和调查,注重整个教学活动开展有效反馈.
2. 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享思维
针对学生固化的独立学习方式,以及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并不强这一事实基础,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要尤其注重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分享思维的关注和培养. 通过科学、合理分组,有步骤、有计划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教学. 通过明确成员分工和成员职责,让每一位成员都能明白自身任务,而分工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既能让小组内每一成员都有事情做,又能够发挥自身水平. 从而实现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真正发挥作用. 而在这一步骤,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既能倾听别人的发言,也能结合别人发言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
3. 教师要选取合理、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内容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选取教学内容很重要. 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能满足教学、适应教学. 教师要结合知识的具体特点,在尽量兼顾每一个成员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的基础要求上,还要贴近实际,也就是所选内容,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解答. 而只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开展才有意义和必然性. 选择准确、恰当的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影响极大.
4. 结合学生实际特点和学生层次性学习要求,激励学生进步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必需使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开展结果评价. 要对小组内部成员、小组整体以及各个小组之间都展开准确、合理评价. 而这一评价也要有规划性和目的性. 不仅仅要以所得结果为评价标准,还要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获得的进步. 通过对学生的思维和眼界的不断拓宽,从而明确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而结合学生实际特点和发展层次要求所制定的教学方案,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 语
开展高效教学的宗旨和核心理念应该是以学生为教学核心,通过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将教学课堂充分丰富起来.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作为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的理念,这一教学方法变更了以往的教学理念,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解决,就一定能使这一教学模式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文涛.论有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76-79.
[2]郑文忠.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与学,2013(1):26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