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利明
课程改革的今天,原本清静、朴实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 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环节上不断追求完美,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更是用上一切可以运用的媒体服务于教学,在这种致力追求完美、追求喧闹的路途中我们又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 学生在这种完美的课堂中,只是老师的配角,其主体地位根本无法真正地得到确立,学生的能力发展从何谈起呢?面对这样纷繁复杂的课堂活动方式,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根据怎样的目标呢?我想只有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学生是知识和方法的自我建构者,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自我塑造者. 这才是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之探索实践的核心要素.
故事引用“有舍才有得”:一个父亲与儿子玩游戏. 他把刚买的两个西瓜放在孩子面前,让他先抱起一个,然后,要他再抱起另一个. 孩子瞪圆了眼,一筹莫展. 抱一个已经够沉的,两个是没有办法抱住的. “那你怎么把第二个抱住呢?”父亲追问. 儿子愣神了,还是想不出来. 父亲叹口气:“唉,你不能把手上的那个放下来吗?”儿子缓过神,是呀,放下一个,不就能抱上另一个吗!孩子这样做了,父亲提醒:这两个总得放弃一个,才能获得另一个,就看你自己选择了.
在上述故事中,我们知道:放弃一个,才能获得另一个,就看你自己选择. 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必须得舍弃一个,才能得到另一个. 同理,在数学课堂的活动过程中,有时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的困惑选择,有时我们会难以取舍,但无论怎样,我们必须选择一个. 下面笔者以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这课为例,谈谈课堂设计活动方式的选择问题.
问题一:是“激趣导入游戏”呢,还是“直接切入正题,进行操作”?
“直接切入正题,进行操作”理由是直截了当,不浪费时间,直接将学生的眼球吸引到一根线上来,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应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但是,考虑到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水平比较低,而且又是第一次接触这一线段的概念,而线段的端点更是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通常都感到困难. 教材中也只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来说明线段的特征,而不下定义. 因此,我在网上寻找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在课前设计学生喜欢的“脑筋急转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描述:课前激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脑筋急转弯”吗?老师这儿有个“脑筋急转弯”,想玩吗?师:“一支粉笔有两个头,请问半支粉笔有几个头?”请抢答. (生1)半个头;4个头;2个头;0个头……师追问:奇怪,一支粉笔两个头,分成了两半,怎么还有两个头呢?学生说明理由后,教师用粉笔现场验证. 引导体会:无论粉笔有多短,它总是有两个头,也可以说有两端.
反思:以上案例中笔者是选择激趣导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的. 游戏的导入既激发学生兴趣,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让孩子们对条状物体的“两头”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因此,我非常轻松自然地引入了“线段”这一概念,初步认识线段是有端点的,为后面认识线段的端点奠定较好的基础. 因此在游戏中激发起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就越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同时,萌发求知欲望,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学生的表现就是教师教学的一架天平,教师应时常从天平的偏转中不断检查调整自己的行为. 不管是“激趣导入游戏”还是“直接切入正题”, 虽然两者都有优点,然而我们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所要达成的目标,活动方式的选择源于学生,学生乐于接受是一切学习的前提. 只要学生得到了认知的参与,情感的投入,那么就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问题二:是先“实物感知线段”,还是先“建立实物的模型”呢?
在活动设计时,有的教师是先教学“实物感知线段”再进行“建立实物的模型”的练习的,也有先“建立实物模型”再进行“实物感知线段”. 从数学理论上讲,应该是从实物感知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按照这种理论,那么应该是先进行“实物感知”后建立“线段模型”.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还没有给学生建立正确的、完整的线段表象,已经让学生在实物上寻找线段,而把建立的线段模型仅作为练习,那肯定对于学生来说造成线段概念的模糊. 经过慎重考虑,并以学生为本,在第一阶段的变曲为直、初步认识线段部分,其实就是通过操作、观察、辨别等活动对实物进行感知. 因此接下来从实物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已是顺理成章. 所以,我先建立实物模型,再实物感知.
案例描述:师问:观察毛线,你们能想办法把这根线变直吗?(学生纷纷动起手来,把毛线拉直)继续问:拉紧后的线与原来的线有什么不同?生1:变直了;生2:变长了. 师小结,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线段. (板书:认识线段)从哪儿到哪儿可以看成线段?说说线段是什么样子的?同桌互相摸一摸、指一指并交流. (兩手拉直毛线)从左手到右手之间的毛线是线段,线段是直的. 用手捏住线的两头,这两头就是线段的两端,两头的点叫作“端点”.
反思: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可以说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 先把现实情境削枝去干,并充分抽象化、形式化、符号化,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模型回应生活解决问题,同时也修改完善数学模型. 每个活动都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发现只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在认识线段模型前感知实物上的线段,感知的仅仅是实物线段. 而在建立线段模型后,再来对物体上的线段进行感知,既是对线段模型的一种巩固,也是对实物线段的一种提升. 这时候学生的认知是深刻的,模型的构建是充分的,是水到渠成的.
活动方式是我们教师可以预先设计的. 但是并不是什么教学内容都进行这样的选择,这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就如上述事例,不管是有先“实物感知”再进行“建立模型”的,还是先“建立模型”再进行“实物感知”的活动进程,其活动的方式必须科学地选择,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素. 只有学生在学习中能说出自己的感觉,引发学生自己的思考,让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得到逐步发展的活动方式,才是我们教师最应该的选择.
问题三:“画线段”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先“示范画”,还是先“让学生尝试练习”?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一些概念的呈现,习惯的形成,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 只有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有正确清晰的印象. 如教学时“用左手摁住直尺,右手拿笔,沿着直尺边画一条直直的线,再在两端画上短竖线. ”这样教学,学生画线段的动作会比较标准. 然而新课程理念认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让学生尽量考虑到自己去探索,去感受,去尝试. 考虑到学生在画线段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笔者让学生自己尝试.
案例描述:拿出一张纸,谁能折一条比老师的线段更长的线段?学生纷纷动手折,还互相比较,举起来给老师看. (发现一名学生折的线段比老师短,展示给学生看)你们看,他折的线段比老师的长吗?(比老师的短)那你们能像他一样折出比老师的线段短的线段吗?学生又开始动手折,观察比较. 你们已经认识了线段,还会比长短了,那你们会画线段吗?(会)那现在在纸上自己尝试画一画. 学生尝试练习交流. 你们认为画线段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积极发言……生1:要摁住尺描,不然会画弯的. 生2:两个点不能忘记. 生3:是端点不能忘,还要画得直直的……
反思:前者的“示范画”活动是教师示范在先,教师提出画线段时的注意点,学生只是看着教师大致了解一下,并不需作过多深入的思考,那么有的学生虽然会条件反射似的画出线段,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还会出现忘记端点,或者不会观察线段的数量等. 而后者是建立在学生自己的认知基础上的,在课堂交流时发现学生自己画的线段都非常不错,因为这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和深入思考得出的结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由此可见,让“自己尝试练习”这一活动的选择,之所以取得了好的成效,就是注重了学生不僅在活动中尝试、体验了,而且在活动中还不断发现能相互启发对方,在自我的表现中发现自我超越自我. 这种外部的活动激起内心的激昂,使孩子越来越倾心于课堂,越来越乐于搜寻知识.
因此,活动形式选择的不同,产生的效果也是各不相同的. 作为教师,应当认识到课堂活动的各种方式不仅有各自的优点,还有自身的局限性. 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怎样选择不同的课堂活动方式,需要我们继续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更好的未来,让我们作出最适合学生的、最智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