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苏联国家元首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我认为数学和体操一样,技巧性都很强. 只是体操是运用身体来理解、训练、掌握技巧,并用身体将习得的技巧表现出来. 而数学是通过思维来完成这一系列动作的,与体操运动异曲同工.
由于是技巧性训练,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不能束缚孩子的思维,要放飞他们的思维,给予他们一个可以舞动的思维空间. 为什么赋予思维以舞动呢?在我看来思维更富于张力,就如同舞者一样,可以将舞蹈的奔放传达,将舞蹈的心声表达,将舞蹈的感情送达……那么,在舞动空间中,哪种舞蹈形式更易于教学呢?摸清楚脉络,我们就能找准适合思维训练的方式.
我认为双人舞最适合师生間的教学,而合作、磨合就是最好的方式,整个流程包括传达合作意愿——表达合作请求——速达合作目的——通达合作方式,最终达成舞者的默契,完美共舞.
一、传达合作意愿——跟着学生走
作为舞者之一的老师,该如何邀请我们的搭档——学生呢?在情感与需要上要与孩子感同身受,迎合孩子们的口味. 这其实就是双人舞中的跟与带,老师不能强行“带”孩子去往某个方向,而是要“跟”着孩子走. 老师跟着学生走,或许会直达民意,或许会差强人意,但这些都是孩子内心最真实的反映,从这里再出发,更能贴近孩子,为下面的共舞奠定知识基础. 同时孩子能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从心理上愿意配合、愿意共舞,为下面的共舞奠定心理基础.
1. 在情感上共鸣
情感上的共鸣,体现在课堂伊始的创设情境上. 而情境创设的环节,起着一锤定音的重要作用,这音如果落到孩子心中,必然激起层层涟漪,如果不合孩子味口,下面的学习活动也就无法开展了. 因此,在设计上,一定要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生活背景、经验基础,投其所好.
比如,五年级下册的“数字与信息”一课,我们可以让孩子在课前走近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并调查这些数字背后的信息. 有些孩子发现了“84”背后的信息——在1984年,研制成功能迅速杀灭各类肝炎病毒的消毒液,类似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品,背后居然潜藏着这样一个个故事,自己、同伴感兴趣的信息,更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在情感上引起共鸣,方便后面学习活动的开展.
2. 在需要上帮衬
除了在情感上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老师还要在需要上帮衬下学生. 所谓帮衬,指的是老师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提供服务的配合者、调度者”. 跟着学生走,在方向上或达成度上可能存在误差,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及时调整,将稍微偏离的方向调整下,力求双方意愿合一,既跟着学生走,又尽量在航道上.
二、表达合作请求——寻找着力点
在舞动的空间中,感受并被感染是第一位的,即使步伐凌乱、节奏错乱,只要被感召了,必然心之所向. 这就是老师由“跟”变“带”的转变关键点,我认为老师除了用情建立感召点,让学生乐意跟着,还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力点将学生拽回,让孩子信服,并坚定地跟着老师走下去.
1. 寻找合适的感召点
感召孩子,体现在探究阶段,这阶段孩子或迷茫,尽管兴趣所致,但缺乏方法指导. 在探究阶段的活动提示上,老师适时出现,这对于孩子而言,是在铺路搭桥,顺着这条路,孩子们可以奔着目标积极地去解决. 当然,感召点除了活动提示,还可以是好玩、有用的数学活动本身去吸引他们.
2. 寻找合适的借力点
带的人不能一味强制,否则舞者会渐离渐远,因此,主控权不应该由带的人决定,而应该由跟的人决定——他们想去往何方?希望怎样?怎样做有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一系列的想法正是借力点.
比如,黄晓旦老师执教的“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一课中,假设是要达成的策略,在初步假设后,黄老师为了更加有效地帮助孩子形成策略,师生初步用摆学具的方法,初步经历了策略的基本形成过程,其间借用了调整和替换两个策略,这就是两个借力点,正因为借用了孩子们较为熟悉的策略,上手也会较快.
由此可见,师生双方若想共舞,必然要在某个点上达成共识,形成合作联盟,目的是为了在精神上感召他们合作,在方法指导上借力促进合作.
三、速达合作目的——带着学生走
舞动的空间可以给孩子更大的世界,当孩子决定跟你走的时候,老师还应该考虑怎样带好学生,即带的技巧. 带的过程就是引领学生“悟”的过程,目的是让孩子自己去悟,以养其性.
1. 感 悟
让孩子跟着自己走,就是在让孩子自己感悟、调整舞步、适应节奏的过程,这个内化的过程必须由孩子自我完成. 比如,黄晓旦老师的“调整与替换”一课中,黄老师设计了一个简洁、易操作的思路图,这就好似教练带学员练舞过程中的口诀一样,这样的演练过程会在口诀的指导下越来越熟练,这就是感悟的过程.
2. 点 悟
但悟性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有些孩子还需要老师的指导、启发. 比如,黄晓旦老师的“调整与替换”一课,由“2元币和5元币共10张,29元”到“2元币和5元币共100张,320元”,由学具操作到思路图填写,孩子们已经逐步依赖“2元币和5元币”的问题和动手操作. 如何迁移并推广策略,这就是点误的过程,带领孩子观察、掌握题型结构,由图例呈现到文字表述,使孩子受到点化,从而完善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通达合作方式——换着位共舞
师生共舞的过程中,老师也要适当地服服输,退一退,让孩子进一进,在角色互换中,进一步独立完成训练,自我能力和自信心均得到提升,这就是以退为进的智慧. 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信任孩子,当你跟着他们走时,或许过程会有些小插曲,但即使你不出手,其他孩子也能替代你顺利地完成“带”舞任务,将“共舞”演绎得更加精彩.
综上所述,技巧性训练是数学的常见任务,有的放矢地先跟后带,才能传达合作意愿——表达合作请求——速达合作目的——通达合作方式,最后与学生共舞在思维的空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