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中语文,学生没做预习怎么上

2014-10-21 17:58梁计平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期
关键词:预习质疑思考

梁计平

摘 要:对于每一门学科来讲,预习这一环节之重要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实际的职业高中教学中,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很难在短期内养成,加上他们自身学习上的惰性,使得预习成为“教师挂在嘴上,学生落实不到行动上”的一句空话。针对这一现状,职中语文教师一方面要逐渐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一方面必须研究在学生不预习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语文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职中;语文;预习;思考;质疑

预习,作为学生课前的一项学习任务,其实更多地有赖于学生自身的内在动机、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的参与,只有学生自觉自愿的预习,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否则,为预习而预习,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就成了一种学习负担,这样的预习到底有多大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学生来讲,职业高中语文学科是最不惧怕但又最难学好的学科。在他们心里,语文可学可不学,听不听课与考试成绩关系不大。根据我的观察,能够把语文课当回事儿的学生真的很少,能够课前自觉预习的同学更是寥寥无几。而教师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就会过高地估计学生的接受能力,從而使设置的教学目标与学情脱节。比如,学生的书上一片空白,段落序号没标,生字生词不认得,课文还没来得及看一遍,但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目标,教师不得不与学生抢占课堂时间。其结果可想而知,上课几乎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因为你说到哪儿,学生在课文中还找不到,更没有对课文的感悟、理解与思辨。如果这时抽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就会支支吾吾、吞吞吐吐或不知所云。这还是真正的语文课堂吗?当然不是!

学生不好好预习,但我们的语文课总是要上的。怎么办?

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引领学生整体感知

既然学生不想去预习,就保持一份对课文的新鲜感,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可以放慢节奏,由浅入深,从整体感知开始,让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章脉络。

整体感知阶段,允许学生默读或出声朗读,尤其是出声朗读课文,虽然阅读的速度是慢了一点,但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在学生整体感知的这个阶段,要求学生手不离笔,笔不离书,将文中的重点句或自己有感悟的地方表示出来,并作联想与联系,把当时生成的感悟批注到旁边,这种感悟可以是对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是对写作方法的领会,比如,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为什么这么写……这些都可以在整体感知环节进行思考。

二、勾画生字、分工合作,借用字典扫清障碍

生字、生词相对于整篇课文来讲,虽然不大影响对课文的理解,但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夯实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任务。何况,一些关键字词的理解,也能够促进学生对全篇课文的感知和把握。

学生先把文中生字生词勾画出来,然后同桌、邻桌分工合作,通过查阅工具书自然会迎刃而解。对于多音多义字,如果没有把握,可以讨论或问老师,或带着问题听课,这样会使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更加具有目标性。

三、结合背景、了解作者,深入研读文本

任何一篇文章都或多或少地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迹,所以,在学习课文时“知人问世”很重要,这点恕不赘述。下面我谨谈谈如何带领学生深入研读课文。

深入研读重在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质疑可以先由教师作引导,抛出一个重点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探究,或者学生自主发问,然后由学生进行同桌或小组讨论,最后师生共同解决。但是,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不问问题。不问不等于没问题,恰恰相反,学生面临学习中的大问题:不会思考、不会质疑。那么,怎样去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呢?教师要做的不是将要解决的问题及答案塞给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深入思考,如果思考不来,教师有必要主动站出来“煽风点火”。

比如,在李白的专题性学习中,学生阅读了《蜀道难》之后,有学生问:李白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问题提出来了,但还需要老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于是我说: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其实都是复杂、多变的,投射到他的文章中也应该不是简单而单纯的,只简单地认为是积极或者消极,到底对不对?学生此时立刻进入热烈讨论之中。

另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比如,在总结课文主旨时,对于后进生应知道课文通过讲述什么内容或者事情,阐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或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而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应尽量用精准的语言去概括。虽然对口高考考查的题型一般为选择题,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容放松。

总之,在职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还没有培养起来时,可以适当放慢节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然后再逐渐步入正轨。其中,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与深入研读并不会受到影响。

(作者单位 山西省长治县职业高中)

编辑 代敏丽

猜你喜欢
预习质疑思考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