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丽君
摘 要:目的:高一学生在新的校园、人际环境下,面临较大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如何在快节奏的高中校园中尽快地适应环境,是很多高一新生亟待解决的心理问题。方法:设计问卷调查高一年级四个学习能力层次不同的班级学生,进行统计分析。结论:高一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不容乐观;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学习成绩好坏无明显关联。建议: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学校共同营造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心理适应能力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高一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校园
心理适应在心理学里通常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这说明适应现象是伴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出现的,由于人们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经常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每个人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会产生不断适应新环境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适应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人一生中随时都要面临的任务,也是人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备受社会的关注。正因如此,当前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作为班主任对所任课的高一年级四个班学生开展了一次心理适应能力问卷调查及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调查目的
高一学生在新的校园、人际环境下,面临较大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如何在快节奏的高中校园中尽快找到自己的定位,较快地适应环境,是我们很多高一新生亟待解决的心理问题,教师如何引导、帮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问题。为此,针对高一新生,我们设计了“高中生心理适应能力调查自测卷”,通过调查分析,能初步了解高一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情况,以便于学校开展高一学生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工作。
二、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高一年级26各班级中随机抽调学习层次不同的四个班级:宏志班A班65人、实验班B班64人、重点班C班64人、普通班D班65人,共计258人作为本次调查对象。A班收回有效测试卷63份,B班收回有效测试卷62份,C班收回有效试卷60份,D班收回有效试卷65份,共收回有效测试卷250份,问卷有效率为96.9%。
四、结果分析
1.处在35~40分这个分数段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很强,能很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和环境。这样的学生到了新的环境不会感到紧张、拘束,与人交流轻松、大方,能主动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给人的印象极好;对新的校园环境感到非常新奇,喜欢探究新事物,应变能力较强,在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同时,不忘与以前的同学朋友保持联络,有着很好的社会关系,社会支持系统良好。
2.处在29~34分这个分数段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良好,能较快地熟悉或适应新的校园、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习方式,能与别人友好相处。
3.处在17~28这个分数段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一般。进入新的学校、新的班级,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上能适应,这类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方法,新的知识体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基本适应。
4.处在6~16分这个分数段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这样的学生习惯于既往较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步入高中,面对陌生的校园环境和更加紧张的学习生活,感到无所适从,内心有很强的失落感,不能主动设法调整自己心态去积极应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而会怨天尤人,心理不平衡,对什么都会采取消极的态度,甚至变得消沉。他们需要心理辅导老师的引导和帮助,并通过树立其信心来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学习、生活和人际环境。
5.处在5分以下这个分数段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很差。他们在新环境下,即使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也很难适应,对新的学习方式、方法、知识结构感到手足无措,常常因感到与周围事物格格不入而十分苦闷;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中,显得拘谨、羞怯,对自己信心不足,不敢表现自我,更谈不上推销自我了。这类学生,需要专门针对社会适应性做心理训练和自我引导,以期在今后走出高中校门后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
五、结论
四个班级中,心理适应能力很强和良好的学生共计8人,只占参加有效调查测试学生的3.2%;心理适应能力一般的学生50人,占参加有效调查测试学生的20.0%;而心理适应能力差和很差的学生共计192人,占参加有效调查测试学生的76.8%。宏志班、实验班、重点班和普通班学生在心理适应能力方面无明显差异。通过对四个班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测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明显结论:
1.我校高一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不容乐观。
2.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和学习成绩好坏无明显关联。
建议: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只有具备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才能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条件,才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针对本次调查中大多数同学心理适应能力较差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高一学生在高中階段应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及学校、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同时增强克服各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
2.针对高一学生适应能力差这个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有责任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多与家长沟通联系,对高一新生表现的种种不适应情况要耐心地进行疏导和帮助,要共同营造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心和心理适应能力的良好环境。
3.学校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由心理老师开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组织开展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为内容的训练活动、成立学生心理辅导室、开设学生心理咨询热线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增强心理适应性,以逐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学校应开设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学生家长课堂专题活动,家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在走入社会后,能够较快适应环境,做一个身心健康、学以致用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依田新.青年心理学.知识出版社出版,1981.
[2]杨明权.中学生学习心理及学习方法指要.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誗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