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阳
摘 要:在新的课堂模式构架下,教师如何更好地组织教学,学生如何更好地去学习、去讨论,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加入实际教学过程中摸索出的方法,问题包括:有多少学生是真正在讨论,有没有浑水摸鱼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不能完全照搬永威模式?数学堂堂清、周周清,清什么?怎么清?复习课上如何进行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自学;模式;复习;周清
七年级作为初中起始年级,课堂教学模式的进行还是比较顺利的,刚开始,学生的学习热情都很高。经过两个月的时间,从最初的磨课到示范课、竞赛课;从最初的生搬硬套,到现在构建属于自己的课堂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产生问题,但我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下面就把我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与思考实践的方法拿出来探讨,以期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一、有多少学生真正在讨论,有没有浑水摸鱼的?
答案是肯定的。可能刚开始学生还会主动学习,但慢慢地,当学生对这种模式熟悉后可能对模式产生倦怠心理,在小组讨论或者自学过程中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会紧张地去自学,从而使讨论失去效果,对这部分学生教师该怎样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已经多年适应了老师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反而喜欢被动地听课,不喜欢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如何调整他们的学习方法呢?
解惑:这个问题产生后让我困惑了很久,也是我当初最怕出现的问题,有的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喜欢这种授课方式,但是有的学生已经完全依赖老师的满堂灌授课方式,让他们一时更改确实很难。后来我慢慢摸索出一个方法,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加入一个环节,之前的讨论只是讨论题目的问题,而忽略了知识点的落实,在这个环节中我加入了知识点的总结概括,把学生不懂的问题抛给小组组长,让学生教授学生新的知识,对那些平时的重点户,我也和组长进行事先沟通,让他们能够主动完成知识点的讲解和习题的落实,这样有些学生就不再感觉自己的学习缺乏安全感而逃避讨论。
二、在教学过程中,能不能完全照搬永威模式?
我想,如果每天都是单纯地看书、讨论、检测、训练,学生不烦,老师也会烦,老师会觉得这节课不够充实,心里也很不踏实,不知道学生到底掌握了没有。有的学生一节课下来甚至抓不住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让老师比较头疼;或者是当堂比较简单的内容能处理消化,但一些知识点的迁移方面做得就不够好了。我的第一节研讨课是我上的第三节模式课,整节课下来没有暖场、没有一句废话,当然也没有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这就是教师要想的、百分之百的永威课堂,显然是不适用于教学的。
解惑:因此,不能完全照搬永威模式,在大的模式框架下,教师要加入适合自己学生的内容,如果一节课下来教师没有一句鼓励的话,没有一句暖场,我想这样的课堂没有学生喜欢。在每次的教研会上,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讨论和总结,就像建造一座房子,永威模式只是一个框架,而内部环境的装潢就需要教师好好思考。书上设置的题目有的难度过低,有的过于片面,教师可以在幻灯片中加入一些能让学生快速思考并回答的问题,作为一种课堂检测的形式,这样一节课的知识量会增加许多,而在这些问题的设置上教师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东西,来辅助课堂教学内容,使整节课的教学“模而不死”。
三、数学堂堂清、周周清,清什么?怎么清?
有的教师说,数学的堂堂清可以让学生背定理、公式或者性质。我认为这样的周清方式比较适合文科性质的科目,让学生系统的记忆知识点,而数学这一科应该怎么清,能否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式呢?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思考。“清”之后如何去落实,如何让周清有效,也需要我们探讨。
解惑:其实数学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非常明确,教师在制定周清题目的时候也是比较具有针对性的,如果是新一章的起始阶段,知识点很少,教师可以在周清题目中设置简单的定义、定理和相关的应用题目;对于纯代数的内容,类似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师就要设置具体的题目,让学生的“会”落到实处,落到最后的答案;对几何部分的内容教师就要斟酌好题目,用证明题目来考查学生对定理的掌握程度,难度要适宜,可根据班级的不同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标准。而周清达标的标准也要因班而异,要因人而异!可以统一制定为80分过关,或者分层次制定过关标准,让每个学生都重视周清。周清的内容和标准定下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学习小组的理科组长,老师批阅组长的试卷,而由组长来批阅组员的试卷,把成绩当天汇总到课代表,教师根据成绩来评价周清情况。对于具体的落实,没有周清过关的学生的第一负责人就是理科组长,如果组长也没有过关那么就由课代表直接负责,他们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将知识点讲解清楚并吃透,然后教师类比周清的题目同类型、同难度,再出份试卷进行排清工作,这样才能够将周清落到实处。
四、复习课上如何进行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
当教师渐渐摸透新授课的教学模式之后,新的问题接踵而至,那就是期末复习工作要如果进行?学生要如何自学?知识已经学过了让学生去学什么?学生要讨论什么呢?时间紧迫,已经不容许教师慢慢思考和探索,教师只能在精心准备每节复习课时多思考、多研究。
解惑:在上完两节模式课的复习课之后,基本复习的套路就定了,在每节复习课前教师精心制出一份试卷,第一面为知识点的总结和概括,第二面是当堂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训练。复习课的流程就是學生借助知识点总结看书,对重点知识进行圈画,然后不懂的知识在小组讨论中进行解决。在小组讨论的同时,学生通过翻书总结自己认为重要的题型,然后与小组同学共享,最后再全班共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会觉得知识的重复很枯燥,也有更多的时间让他们自学。这样的过程使每节课至少有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第二面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对知识加以巩固。
任何一种新鲜事物的出现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就像治疗脸上的青春痘,刚用药的时候效果明显,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痘痘更多,医生会说这是在排毒,把体内的毒素逼出来就会显现在脸上,挺过去后就会根治。我想,教学模式也会出现“排毒”的阶段,教师要坚持挺过去,这样就会给课堂改革一个新的面目,课堂改革才能见到成效。以上内容是我在2个月的时间里不断总结与探索得出的,很多东西还很稚嫩,但我想只要教师努力去做,就一定会有成效!
参考文献:
[1]蔡林森.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曹一鸣.中国数学课堂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发展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