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社会思潮问题

2014-10-21 20:09刘文
学理论·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唯物史观

刘文

摘 要: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基本内核是由其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与当时流行的甚至占统治地位的各种思想理论激烈论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对于认识和解决社会思潮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唯物史观;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B0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7-0042-02

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反映某一民族、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某种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共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有所动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抬头,愚昧迷信等封建落后思想沉渣泛起,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等思潮乘虚而入,其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不可轻视。所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十七大报告又提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如何认识和解决社会思潮问题?笔者认为,运用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基本原理认识社会思潮问题,能够为解决社会思潮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一、社会思潮问题本质上是意识形态问题

任何社会思潮都是相对于主流意识形态来说的,否则社会思潮就不能称其为社会思潮,就有可能上升为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思潮上升为主流意识形态会产生两种结果:社会进步和社会退步。如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后,社会思潮上升为主流意识形态,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代表着社会发展的进步;而在苏联,社会思潮上升为主流意识形态,由社会主义退回到资本主义社会,就是社会发展的退步。

当前条件下,在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同时并存。其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代表着我国社会意识的基本走向;多样化社会思潮处于次要地位,代表着社会意识的多样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虽然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已经反映了我国社会不同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的利益和要求。但是,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却始终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挑战。特别是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还没有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法律体系建设加以解决的时候,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并开始接受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在“别有用心之人”的宣传、蛊惑下,一些“不明真相之人”竟开始怀疑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如有的社会思潮主张在我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如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等)。这类社会思潮往往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站在资本主义的立场上,有侧重、有选择地解读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极力宣传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由”、“民主”和“人权”,进而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有的社会思潮试图分裂我国领土、破坏民族团结(如新疆东突恐怖主义思潮、藏独分裂主义思潮等)。这类社会思潮往往通过虚构、篡改和歪曲历史事实等方式,把西藏、新疆等地描述为单一民族国家,并极力美化西藏、新疆贵族统治下的这些地区历史,并经常以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状况为口实来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二、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看待社会思潮问题

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多年来,在“一主多元”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结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中的思想上层建筑也必然是由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各种社会思潮(非主流意识形态)构成。各种社会思潮作为上层建筑的次要方面,往往会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是为主流意识形态提供思想材料,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完善。在各种社会思潮中,包含丰富的理论资源,它们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批判地继承和吸收社会思潮中的积极有益成分,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完善和创新,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二是冲击、侵蚀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和功能,威胁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在各种社会思潮中,还包含一些消极的、有害的甚至威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成分(如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它们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民主”、“人权”、“普世价值”口号下,在意识形态领域、文化领域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政治图谋的常用手段。

社会思潮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不是最终目的,其根本指向是动摇其背后的经济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思潮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无论是自由主义者、民主社会主义者,还是民族分裂主义者,都把资本主义社会或者分裂后的单一民族国家描绘得像人间天堂,并以此来吸引社会大众的眼球,其追随者们就是被这些思想、言论所欺骗和蒙蔽了。殊不知,资本主义社会是以资产阶级为主体、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进入资产阶级视野内的普通民众的利益谁来代表、谁来维护,他们只能任资产阶级各个利益集团宰割。再者,如果西藏、新疆都独立为一个国家,那也只能是西藏、新疆贵族统治下的专制国家。可想而知,贵族们占有生产资料和工具的社会,普通的藏民、疆民的生活能好到哪里去!由此可见,这类社会思潮,它们影响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最终目的是要动摇甚至改变其经济基础,搞奴隶制、封建制和私有制。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经济基础还不够雄厚,但我们也绝不能走回头路。因为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是高于资本主义等社会形态的新社会形态,它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的真正主人,他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换言之,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有人代表和维护,他们才有可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但是,当前条件下,各种社会思潮之所以蜂拥而起,就是因为一些人在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和挑战时,已经看不清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甚至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产生了怀疑。而各种社会思潮恰好迎合和填补了这些人的情感需要,特别是他们从不同的立场和利益出发,审视整个社会变化时,感觉到自己是利益受损者,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因此发生了改变;所以,他们就不自觉地站到了社会思潮一边,并为其摇旗呐喊。这就是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兴起泛滥的社会心理基础。

三、解决社会思潮问题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对我们的影响有强弱之分,所以做好社会思潮工作,也不能够等量齐观,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关键环节,特别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选择。当前,各种社会思潮之所以能够得到传播并获得部分群众的支持,其原因在于这些社会思潮迎合了某一民族、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利益需要和情感需要。所以,解决社会思潮问题,必须从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和情感需要出发,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作为最高的价值选择标准,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此,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这是党和国家在社会思潮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也是解决社会思潮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各阶层中的影响,其目的就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凝聚更多的社会共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那么,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吗?一要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同的程度;二要看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干部群众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增强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种社会思潮之所以发展泛滥,说明我们还有很多工作亟待加强,特别是引领社会思潮的手段和方法亟须创新。

总之,社会思潮问题本质上是意识形态问题,解决社会思潮问题要学习、掌握和运用唯物史观这个有力的思想武器,辩证地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按客观规律办事,并自觉地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需要和价值需要,让他们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和分享改革红利,特别是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其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家园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邢贲思.当代世界思潮[M].北京:中共中央出版社,2004.

[2]中央编译局.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唯物史观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直面“真问题”,廓清中国方向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多元化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互联网时代条件下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网络语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自媒体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探究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