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资源,妙手回春

2014-10-21 15:27:15陈国强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9期
关键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陈国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们开始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这种资源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是在教学中随机产生的。这种教学资源是课堂生命的亮点,有效地利用能让课堂更加灿烂,彰显精彩。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例,谈几点实践体会。

一、关注差错资源,“另眼”相看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放弃经历错误也就意味着放弃形成知识的经历。当学生在课堂中产生错误时,老师应及时抓住这一宝贵时机,巧妙地引导和合理地利用,就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深入了解所学内容。

案例:四年级“运算律”

我在复习这一单元时,学生在课堂上计算混合式题,要求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在巡视学生完成情况时我发现有这样一题:254-38+62,竟然有近一半的同学做成:

254-38+62

=254-(38+62)

=254-100

=154

在学了简便计算后,学生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在连减算式中用“凑整”思想进行简便计算,由此延伸出的另一类题如254-38-62,采用把后两个减数相加凑整,再用254减去和,学生学得也很好。所以当遇到756-44+56时,学生肯定会只看数据能否凑整,而忽视算式的整体结构。既然有这样的问题,我决定将学生的错误当成课堂资源,让学生在课上进行辨析。我出示254-38+62的两种算法:

(1)254-38+62 (2)254-38+62

=216+62 =254-(38+62)

=278 =254-100

=154

让学生观察后思考:到底哪种算法是正确的,为什么?学生发言交流很快统一了意见:第一种方法肯定是对的,因为混合运算中有加法和减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完全符合计算法则。接着抛出两个问题:(1)第二种算法为什么错了?有学生说:第二种算法多减了一个62。接着我就把254-38-62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说怎样简便计算,并说明理由。学生说:254-38-62就像买东西,我拿了254元钱,买了两样东西,可以用254元先减去一样东西的38元,剩下的钱再减去另一样东西的62元就是最后剩下的钱。也可以把这两样东西的价钱加起来,再用254元去减也是我剩下的钱。所以254-38-62和254-(38+62)是相等的。而254-38+62就相当于用254元买了38元的东西,然后妈妈又给了62元,和刚才两算式的结果肯定是不等的,所以254-38+62不能简便计算,只能按照运算顺序来计算。

二、巧用突发资源,因“势”顺导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动千姿百态,因此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可能偏离轨道。教师是把学生往预设的道路上引导,还是顺着孩子的思维生成,大胆进行深度挖掘呢?顺着学生思路,势必打乱教师原有教学设计;打断学生的思路,牵着学生走无疑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那么它们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生:老师,我知道“长方形面积=长×宽”。

师:你已经知道了,很好,请坐下。

师:(继续着下面的教学程序)

从案例中,我们发现这位学生由于之前肯定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有所了解,因此很想在老师面前炫耀一番。这位老师一带而过,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位学生的发言确实难为了老师,原先精心设计的各个精妙的教学环节与预先精心设计好了的提问,不是一下子全泡了汤?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请看下面这种处理课堂生成资源的做法。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那么它们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生:老师,我知道“长方形面积=长×宽”。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请你说一说。

生:看书知道的。

师:这个结论正确吗?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接下来,可以几个人组成学习小组合作验证,教师适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验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逐步概括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整合生成资源,择其“善”者

教学要随学生而动,随实际情况而动,在围绕学生发展的精心设计基础上,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在变动的课堂中发现、判断、整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顺着学生思路来组织教学,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做好教学调控工作。

案例:四年级“平行与相交”

在组织学生进行单元练习时,有这样一个填空题:“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關系不是( )就是( )。在讲评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答案大体分成两大派:平行、垂直;平行、相交。评讲时,我没有直接评价对错,而是让学生针对自己的选择开展小小的“辩论赛”,必须用有力的数学语言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同学们跃跃欲试,他们开展了激烈而深入的思考辨析活动……在听完学生的辩论之后,学生基本形成了对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认识。

作为数学老师,面对学生自己生成的宝贵教学资源,若能善于捕捉,灵活处理,那么数学课堂将更加灿烂,更显生机。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我爱长方形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分类数 不出错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巧替换 妙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