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霜
摘 要:本文针对大学生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技能;教学对策
一、阅读的作用
(一)阅读可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感。学习英语,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你说出的语言是否纯正地道。语感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习汉语的方法。对于学好英语,道理也一样。阅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直接、最基本的方法。
(二)阅读可以扩大词汇量。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只有在掌握了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培养和发展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阅读是掌握和记忆英语单词的最佳手段。在阅读中记忆单词,就是把单词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结合上下文来认识单词,这样就避免了孤立地记单词,使单词更便于被识记、理解和掌握。
(三)阅读能有效提高英语写作水平。英语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提高写作技能,大量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大量阅读,一方面,我们可以积累大量优美的词句、英语格言、警句、习惯用语、修辞常识等,将其吸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然后在我们的文章中输出;另一方面,在揣摩作者意图.把握文章整体框架结构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有意识地模仿作者谋篇布局、文章衔接、遣词造句等建构篇章的技能。此外,大量的阅读有助于培养英语思维,只有用英语来思考我们的文章才会避免汉语式的英语出现,才能创造出优美地道的英文作品。
(四)阅读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风俗文化。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文化又影响着语言。要学好英语还要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而阅读则是了解西方风俗文化的最住手段。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哲学、宗教、科技等,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增加了阅历,丰富了生活,开拓了视野,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英语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词汇量不足是影响学生阅读水平的主要原因。此外,不少学生对语法的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在阅读中遇到长句或难句时理不清句子中各层次间的语法关系,以至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二)知识面和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对读者形成文化干扰,造成阅读短路。英语文章中不仅涉及大量的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习俗、政治、经济、名胜等各种背景知识,还涉及到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如果阅读时不具备这些知识,必然会影响到对句子段落的理解,并出现误解。
(三)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指字阅读,低声阅读和心中默读。这些不良的阅读方式样会分散注意力,不利于读者抓住文章的要旨或主题,减少读者的阅读兴趣;遇到生词就查字典,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自我训练。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没有工具书就无法阅读的行为定势,影响了阅读的速度和理解。
(四)缺乏大量阅读。 只靠课堂学习,没有课外大量泛读的配合,提高阅读能力亦是一句空话。课堂阅读教学不能代替阅读本身。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才能实现。但遗憾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泛读,很少花课余时间进行英语阅读。
三、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方式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加强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英语越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就越高,自觉性就越强。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创造时间和空间,提供正常的阅读环境和真实的阅读材料,所选的阅读材料要有一定的标准。因此,在进行阅读选材之前,应尽可能地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期望、语言水平以及对文章的趣味性、难易度、信息量、文章类型等方面的要求情况有一个深入了解,做到有据可循、有的放矢。一般来说,所选阅读材料语言要求质朴生动,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这样才能增强学生阅读的信心与成就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要提高阅读能力.必须扩大词汇量。词汇量小,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还增加阅读理解难度。在英语学习中要善于积累词汇。阅读本身就是学习词汇,扩大词汇量的最佳途径,多阅读,便能多接触生词;多积累,巩固词汇。另外利用构词法,借助前缀,后缀和词根来增加词汇量。还可以通过多做教材中的词汇练习来学习,掌握词汇。
(三)语法是影响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在阅读材料中包含许多语法现象,读者有了牢固的语法知识,可以促进阅读的顺利进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因此,语法知识的学习应予以重视,当然,不能把语法和阅读割裂开来。在掌握大量的语法知识以后,阅读和语法学习应同时进行。
(四)阅读理解需要背景知识。阅读材料无论是叙述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主题.都可以涉及到历史事件、科学知识、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背景知识会影响读者对文章某一段落甚至文章整体的理解。要提高阅读能力,不可轻视背景知识的学习、积累。
参考文献:
[1] 唐滟珊.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5,(5).
[2] 曲玲.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尝试[J].辽宁高职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