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谷入元考辩

2014-10-16 01:19
关键词:会试归国高丽

刘 刚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550001)

李谷(1298-1351)初名芸白,字中父,号稼亭,谥文孝,封韩山君,高丽韩山人。高丽末期著名的朱子学者、名臣。1320年,李谷中秀才科第二名,其座主为李齐贤、朴孝修。1326年秋,中征东省乡试第三名,翌年参加元朝会试,未中。1332年秋,中征东省乡试第一名,翌年参加元朝会试、殿试,以第二甲第八名的名次中第。李谷曾6次入元,并在元朝为官居留长达10年多,期间作为使节多次返回高丽,成为元丽政治、文化交流的使者。其子李穑是高丽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朱子学者。李谷著有《稼亭集》20卷存世。

关于李谷入元的次数,陈高华先生已有5次之说。[1](P326)笔者经过研究,得出李谷入元有6次的结论。关于李谷居留元朝多少年的问题,学界现有的观点是在元居留20年说。[2](P221)笔者经过考证认为,李谷在元居留只有10年又8个月左右。下面就李谷入元的次数及其在元居留时间进行考证:

第一次入元的时间及归国时间。据《稼亭先生年谱》记载:“泰定四年(1327年)丁卯,(李谷)会试京师。不第。”[3]据上文《高丽士人参加元朝科考简表》可知,高丽参加元朝会试的士子大都在会试前一年的9月至12月之间入元,然后在大都备考。以此来推测,李谷第一次入元的时间应该在1326年12月左右,以便参加第二年举行的会试。1327年,李谷首次参加会试,没有中第,而赵廉则是第二次参加会试,得以中第。

据《中国考试通史》记载:元朝各地举行乡试的时间大体相同,均在八月二十日至八月二十六日。乡试合格的士人于第二年二月在大都参加会试。会试中选者则在三月初参加殿试。三月中旬揭榜。[4](P383)一般来说,元朝会试中能够中第的士人只占参加会试人数的三分之一。由于未能中第,因而李谷当在1327年3月离元返回高丽。

第二次入元的时间及归国时间。史载,忠肃王“后二年(1333年),李谷中制科第二甲,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5](P515)那么李谷入元的时间是否还是前一年的12月份呢?据李谷所撰《大崇恩福元寺高丽第一代师圆公碑》载:“予于元统癸酉(1333年)偕计而来,寓公(海圆,咸悦郡人)别院报恩僧房”,[3]偕计即入京赶考。这表明,1333年,李谷第二次入元参加会试期间,住在大慈恩福元寺。这则史料反映出李谷第二次入元不是1332年年底,而应该是1333年正月入元。李谷中第,名次为第二甲第八名。这是李谷及其之前的高丽士人在元朝科举中的最好成绩。史载:“前此本国人虽中制科,率居下列。谷所对策大为读卷官所赏,置第二甲,宰相奏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6](P304)李谷便留在元朝任职,直到1334年才奉兴学诏出使征东行省。《稼亭先生年谱》记载,元统二年(1334年)甲戌,李谷“奉勉励学校诏书,使本省。”[3]《高丽史》记载,李谷“奉兴学诏还国,寻复如元。”[6](P304)另据载:“余惟圣元文治大洽,今诏天下作新学校。余猥厕天朝搢绅之列,得奉是诏,来布东方。”[3]这三则史料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兴学诏即勉励学校诏书,元朝下令各地新建学校,推行儒家教育。另据《元史》载:元统二年(1334年)“二月己未朔,诏内外兴举学校。”[7](P820)因此,李谷当在1334年2月份离元入丽,颁布诏书。

第三次入元时间及归国时间。《稼亭先生年谱》载:1335年即“至元元年乙亥,还京师”,具体月份时间不明。另据崔瀣《送奉使李中父还朝序》载:“翰林李中父奉使征东,已事将还,过辞予。”[8]李谷字中父,奉使征东即为奉兴学诏归国,事情处理完毕,将要回京师,特地向崔瀣辞行。崔瀣在此序的落款为“元统乙亥三月初吉”。元统三年后改为至元元年,即1335年,初吉即朔日,也就是初一。崔瀣此文章作于三月初一,因此,李谷当于1335年3月初如元。另据《高丽史》载:“元屡求童女于本国,谷言于御史台,请罢之,代作疏”。[6](P304)李谷代御史台上书元顺帝,请求罢征高丽童女。《元史》载:至元元年三月“庚子,御史台臣言:‘高丽为国首效臣节,而近年屡遣使往选取媵妾,至使生女不举,女长不嫁,乞赐禁止。’从之。”[7](P826)从至元元年三月初一癸未日至御史台上书的庚子日之间相差17天,应是李谷由丽入元的路程所需天数。

据《稼亭集》载:1337年即“至元丁丑,(揭以忠)除本省理问。余(李谷)时亦调幕官,同日之任。”[3]揭以忠是元朝学者揭傒斯(1274-1344)的弟弟,他被委任为征东行省的理问,李谷也同时调任征东行省的左右司员外郞,两人同日赴任。此次李谷归国任职之前,有很多元朝文人如苏天爵、王沂、黄溍、王思诚、刘闻、刘阅、程益、余阙、成遵、贡师泰等为李谷送别,均为李谷赋诗。其中王沂在《稼亭记》中最后落款:“至元三年秋九月望,承直郎国子博士王沂,书于神州之官舍。”[3]神州既可以指中原大地,也可以指京师,此处应指大都。官舍当为官员的住宅或所住的宾馆。程益在其《节毛诗句题稼亭》中的“国人共说新员外,学得中原语较多”一句更是表明:在李谷被任命为征东行省左右司员外郞之后,元朝文人为李谷所作。另据《高丽史》载:1337年5月“庚戌,帝敕:‘汉、南、高丽人不得虚藏军器,执把弓箭,除官员存留马匹外,其余尽行拘刷。’于是百官皆不视事。戊午,征东省据世祖皇帝不改土风之诏奏闻于帝,请令百官骑马。”[9](P550)元帝下诏应允。此时征东行省为感谢元顺帝而回复的《谢复弓兵马匹表》恰好就是李谷撰写的,表明李谷当时已经在高丽。由此可以推断:李谷当在1337年9月之后返回高丽。

第四次入元时间及归国时间。据《高丽史》载:“忠惠后二年(1341年)(李谷)奉表如元,因留居凡六年。”[6](P306)另据《高丽史》载:“辛巳二年(1341年)春二月庚寅,元以改元至正遣使来颁诏。……戊戌王宴元使。”[9](P559)1341年二月初一为戊寅日,庚寅日为二月十三,戊戌日则为二月二十一。二月二十一日忠惠王还宴请元朝颁诏使者,以此推测,李谷持征东行省贺改元表如元的时间当在1341年3月。

《稼亭先生年谱》记载:1346年“至正六年丙戌,颁朔本省。”没有说明具体时间。另据《稼亭集》李谷自己写道:“丙戌之春,奉使而来。”[3]而周璇在《送李中父使征东序》中写道:“国家大一统,臣际海内外。岁遣使高丽,授历而颁正朔。至正丙戌春正月,李君中父以中瑞典簿实受命行。”[3]“至正丙戌春正月”,即1346年正月,由此可以得知,李谷于1346年正月,奉命归国颁朔高丽。1341年3月至1346年正月期间是李谷在元居留时间最长的一次,近六年之久。

第五次入元时间及归国时间。据李谷所撰写的《丁亥正旦》一诗:“去年此日在皇州,袍笏随班拜冕旒。觐省桑乡殊寂寞,北堂椒酒又何忧。”[3]丁亥正旦即为1347年正月初一。诗中“去年此日”即1346年正月初一,李谷在大都随百官贺拜元顺帝。而1347年正月初一,李谷回到家乡探望母亲,还向母亲敬献椒酒。据《高丽史》载:“忠穆王三年(1347年)十月,阳川君许伯知贡举、韩山君李谷同知贡举取进士,赐金仁管等三十三人及第。”[5](P511)也就是说,从1346年正月归国之后,李谷一直在高丽为官。李谷的《稼亭集》是由其子李穑收集整理而成,与李齐贤的《益斋乱稿》体例相同,先按照文体分类,在每个分类中再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序。在《丁亥正旦》之后,有一首名为《过慈悲岭》的诗,其中有“回首松都已杳然,萱堂更在海南边”的诗句。[3]松都即为高丽都城开城,萱堂即为母亲所居住的地方,在高丽韩山,韩山位于松都之南。那么李谷此行只能是从南向北越过慈悲岭,应是如元途中所作。结合以下寄给朋友的诗中有“游宦皇都意未阑,满天风雪到燕山”[3]之句,更印证了1347年10月李谷在高丽主持科举之后再次如元的事实。

李谷第五次是何时归国的呢?据《高丽史·李谷传》载:“中书差监仓本国,拜都佥议赞成事,寻还国。”由此诗推断,李谷受到中书省的指派,到高丽监仓。在李谷撰写的《监仓有感》中载:“十年储有道,两界会相关。出纳当须吝,收藏本自艰。智生朱墨外,计在白黄间。言利非吾事,躬耕忆故山。红腐相因日,淸廉并进时。吏无争鼠耗,帝亦念民饥。河溢公田没,阳骄农事遅。弘羊死已久,天意杳难知。”[3]由诗中所描绘的洪水淹没农田、骄阳似火来推断,时间当在夏秋之季。另据《宁州怀古亭记》载:“去岁秋,又觐省而归。”李谷撰写《宁州怀古亭记》的时间为1349年,“去岁秋”应该为1348年秋,在处理完监仓的工作后,李谷再次回家探望母亲。另据李谷于1349年中秋所撰写的《中秋宿五溪驿》中有“去岁中秋汉阳府,孤斟独咏正无聊”[3]一句,证明去年即1348年中秋李谷在汉阳府的史实。这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1348年夏秋之前,李谷东归高丽。结合其子李穑在《东门送家君》一诗里的句子:“远游万里为思亲,亲却东还鼻自辛。”[10]李穑是1348年4月初到达大都,李谷却因公事要归国,李穑依依不舍送别父亲。因此,李谷当于1348年5月左右回国。

第六次入元及归国时间。1349年春、夏、秋均有李谷在高丽活动的诗歌如《神孝寺新置常住记》、《舟行记》、《东游记》等,但未见其如元或在元所作的作品。“至正己丑(1349年)夏四月,觐省还乡。”[3]是年秋天,“忠定即位,谷以尝请立恭愍不自安,游关东。”[6](P306)1349年4月,高丽广州牧使白文宝曾邀请李谷为清风亭写记,但当李谷于1350年仲夏去广州时,白文宝已经调离该州,牧守李君恰好也是李谷挚友,于是李谷撰写了《清风亭记》。1350年,“元授(李谷)奉议大夫征东行中书省左右司郞中。”[6](P306)虽然没有标明具体时间,但根据李穑的《神道碑》记载:“庚寅,稼亭还本国。”[3]庚寅即为1350年,1350年李谷回国,虽然没有标明具体回国时间,但根据上文1349年冬季没有李谷在高丽的作品来推测,李谷很有可能是于1349年冬季如元,于1350年春夏之际回国。广州位于高丽首都开城之南,因此,李谷于1350年仲夏在回乡探望母亲之后返回开城时,顺道在广州停留并撰写了《清风亭记》,此后没有李谷再次如元的记载和诗文。同年10月,李谷的母亲李氏去世,李氏于12月下葬。[11](P547-548)李谷应该是在高丽丁内忧。1351年正月初一,李谷在高丽去世。

表1 李谷6次入元及居留元朝简表

根据表1并结合目前我们掌握的史料,我们可以得知:李谷在元留居时间合计为10年又8个月左右。由于史籍的亡失和缺载,完全复原李谷如元的事迹已经不大可能,其实际入元的次数和居留时间可能比目前得出的结论还要多、还要长,尚待对史料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新材料的发现。

[1]陈高华.《稼亭集》、《牧隐稿》与元史研究[A].郝时远,罗贤佑,主编.蒙元史暨民族史论集:纪念翁独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杜宏刚,邱瑞中,〔韩〕崔昌源.韩国文集中的蒙元史料(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高丽〕李谷.稼亭集[A].韩国历代文集丛书本[C].汉城:景仁文化社,1999.

[4]陈高华.中国考试通史(卷二)宋辽金元[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李朝〕郑麟趾.高丽史(第二册)[M].平壤:朝鲜科学院,1958.

[6]〔李朝〕郑麟趾.高丽史(第三册)[M].平壤:朝鲜科学院,1958.

[7]〔明〕宋濂,等撰.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8]〔高丽〕崔瀣.拙稿千百[A].韩国历代文集丛书本[C].汉城:景仁文化社,1999.

[9]〔李朝〕郑麟趾.高丽史(第一册)[M].平壤:朝鲜科学院,1958.

[10]〔高丽〕李穑.牧隐诗稿[A].韩国历代文集丛书本[C].汉城:景仁文化社,1999.

[11]〔韩国〕金龙善.高丽墓志铭集成[M].翰林大学校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会试归国高丽
丹阳市“三个聚焦”精准服务归国留学人员
清代科举考试制度浅论
江苏省归国留学人员实践创新基地
古代科举考试,哪些情况会延期
高丽莉作品赏析
明代《会试录序》的史料价值探析
母与子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高丽史》1所见女真诸部朝贡高丽情况研究
新女娲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