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善于当听众

2014-10-16 02:04颜林忠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听众课堂教师

颜林忠

《教学原理》中说:“倾听既是一项技术,也是一种艺术。教师一旦掌握了倾听的技能,课堂教学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做一个头脑清晰的讲授者,还要求教师做一个反应敏捷的倾听者,带着深度和智慧的倾听,针对获取的信息迅速及时地作出教学决策。叶澜教授说:“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已经成为天经地义的常规,然而学生对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的不同回答,也并非与教师预先估计的完全一致。那么,教师就要学会倾听学生们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问题,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思维火花。每一次倾听,是课堂中又一次对话的开始,思维又一次碰撞的开始。可以说,没有倾听就没有对话,没有对话,就没法开展教学活动。倾听,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能力,教学从教师的倾听开始。”

一、教师要做一个专心和诚心的听众

课堂现象之一:无论学生在说什么,教师总在黑板上写着什么,或在找着什么,或发现有个别同学在做小动作,打断学生的发言,或学生发言有错、不合教师的意思,强行示意坐下……

学生在发言时最在意的是什么?是教师的态度。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学生在发言时会不时地望一望老师,此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发言。因此学生在发言时,教师一定要专心地听,要有反应地倾听——诚心地听。教师要借助一定的体态语言“传递”自己正在倾听的信息,要让学生知道你对他们的话语感兴趣。可以试着和发言的学生有眼神上的交流,目光要凝视对方,以自然、柔和、亲切为主,教师要乐其所乐,忧其所忧,千万不要背对学生或是在学生发言时写板书,看教案,做别的什么事,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教师没有专心倾听的感觉。诚心听就要求教育者不仅有较强的理解力,还要有较强的移情能力,能潜入对方心灵深处,与之同悲欢,使其感到彼此心灵相通。

倾听,不是单向地听对方独白,而是一种双向交流过程,成功的交流有赖于双方积极的参与。教师应捧着一颗真诚的心,诚实可信地投入到交流中。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晒干的丝瓜,无汁无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对学生一定要充满爱心、信心,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把课堂的发言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享有“我的课堂我做主”的体验。在课堂上,教师应带着赏识和期待的态度倾听学生。倾听学生,先得赢得学生。而要赢得学生,就得放下架子尊重学生。要尽量从学生的角度感受他们内心的体验;要鼓励学生多讲;要让学生感受到你愿意听他讲话。对一个学生来说,教师的关注、注意、倾听,意味着对自己的了解﹑重视、喜爱,这会产生巨大的温暖效应。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进而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民主的氛围中激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师要做一个耐心和热心的听众

课堂现象之二:在很多课上,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镜头。当学生“高谈阔论”时,发言偏离老师的预设答案时,许多教师的选择往往是撇开学生,按自己的教学设想强“拉”着学生向前走。或学生的话被教师“巧妙”地打断,教师马上和学生频繁“过招”,一问一答,旁敲侧击,不断暗示,直到答案被教师一步步托出水面……

在课堂上,当出现与教师意见不同的声音时,教师不必马上制止,因为教师武断、随意的评判,容易给学生造成伤害,在不经意间会将学生好奇的火花熄灭,压制学生表达的欲望,甚至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要做一个会欣赏学生的热心听众,安静地倾听,试着让学生们七嘴八舌,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明白学生的真正想法,这样才可以找出正确的判断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学生的认同,拉近师生距离。即使学生的言论有失偏颇,甚至是错误的,教师也不必急着说出,多问几个为什么,努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如果教师在提出问题后,总是急切地寻求答案,不等回答问题的同学说完,就迫不及待去启发,或自己说出答案,过场式的回答会造成学生积极性的下降。要知道学生的心灵是极为敏感和脆弱的,也许教师不经意的一次说教,可能就会让一个声音从此在课堂消失,原本属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课堂荡然无存。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都应站在欣赏者的角度做一个热心的听众,对其给予鼓励和赞美。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学生都是一本耐读的书。事实证明,教师要善于蹲下来和学生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田,倾听他们的心语。欣赏学生,能够使师生情感共鸣,心灵共振,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健全学生的人格。因此,教师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应该做个耐心和热心的听众,切忌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打断学生的发言。

三、教师要做一个用心和智慧的听众

课堂现象之三:教师提出问题后,一学生发言吞吞吐吐、零零碎碎,教师马上又问:谁来帮他回答这个问题?或急得教师自己说出答案……

在课堂上,仅仅听学生的发言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是一名智者。要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还要听其发言中包含的心情、想法,准确把握学生思想脉搏。我们不能只追求“发言热闹的课堂”,而要追求“用心相互倾听的课堂”。因为,学生有表达能力的差异,在表述时容易漏掉或掩盖某些关键性的细节。因此,教师要在倾听时认真揣摩和分析其表达的意思,推断出学生的意思,真正听出他们的“言外之意”与“ 弦外之音”,这不仅需要教师细心、耐心地倾听,还需要教师用心领会学生的丰富思维、独到见解,充当智慧的“翻译”。

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发言中了解和获取信息,并及时给予反馈。用微笑或吃惊的表情变化传达你的赞许或惊讶;也可以用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告知学生你的鼓励或疑问。生动的反馈,会让学生感受到:被倾听,也是一种享受!智慧的教师不仅要能帮助发言的学生,也能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发言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能激发其他学生的创新欲望,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思想。

同样是花开的声音,有的人听得到,有的人听不到。日本著名教育学者佐藤学语:“要想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懂得倾听学生,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可以说,没有倾听就没有对话,没有对话,就无法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的每一次倾听,是课堂上又一次对话的开始。教师要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善于倾听,用博大的胸怀迎接、容纳那些稚嫩的声音。倾听的过程是艰辛的,倾听的结果则极富有意义。有了教师的倾听,就有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创新灵感、创新思维就能得以激发,课堂才能充满活力,真正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乐园。让我们一齐倾听学生,在倾听中发展自己,发展学生,发展我们的事业。

猜你喜欢
听众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