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秋杰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要像国画“蜻蜓点水”一样,给学生留出大片“空白”,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领他们去想象、思考和创造,从而活跃语文课堂,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一、导入留白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能够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功效,它在开启学生心灵之窗,点燃思维火把的同时,能够为师生互动交流架起一座桥梁。因此,巧妙的导入“留白”,让学生如临其境,较快地进入角色,走进文本。
在导入《背影》时,笔者先放了一曲《父亲》,让学生通过柔和的音乐与歌词领会父爱的伟大,然后要求学生低声朗读课文。读完全篇文字,同学们情难自抑……笔者没有立即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而是留下一段空白,与学生一起回味。这一短暂的空白,真是“无声胜有声”,作者深深的怀念和遗憾之情在学生脑海中产生了强烈共鸣,于是想尽快走进文本。
二、思考留白
教学中教师设置的问题,如若不易,不能急促地让学生回答,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遐想的时空,让他们在宁静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心语交流,以便形成自己独有的见解和独特的感悟,碰撞出“火花”,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迷人。
某教师在分析《信客》一文的重点内容时说:“信客,他在月朗星稀时出发,唯有清风相伴;他在寂寞的途中穿梭,唯有坎坷同行;他用几十年的光阴去传递别人的幽怨与牵挂,而换回的却是猜忌、呵斥、诬陷。面对这一切,他选择默然,他选择用几十年的艰辛困苦篆刻一个‘信字。他带着一颗善良、宽容之心华丽登场,最终却又黯然而去……同学们,在工作劳苦、生活困苦、身体残疾、心灵饱受痛苦的情况下,你,能不能坚守几十年?”顿时,课堂上寂静极了,老师没有催促,没有下结论,而是故意保持这种安静的气氛。学生在沉思。一段“留白”之后,该师意味深长地说道:“我们和信客相比,到底缺少了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一环节,老师的深情表述和故意留白,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使其内心情感得以释放。
三、答案留白
语文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丰富性、多元性和开放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们善于用统一的“标准答案”规范、取代学生的感受和思考结果,这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又不利于语文的教与学。因此,课堂教学中,针对有争议的话题,教师要留出答案的空白,在学生争辩时,要引而不发、疑而不答,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老师留下的空白里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有的学生针对作者“逆境造就人才”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顺境照样出人才”,一石激起千层浪。笔者因势利导:“同学们,你们认为‘顺境出人才还是‘逆境出人才?”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列举古今中外名人成才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此时老师只是一个聆听者,不置一词,虽然留下了结果的空白,但在这些留白中,学生的辩论大大地拓展了课文的内涵。
四、情感留白
现行的语文教材,节选的大多是中外大家的经典文章,它们集中展现了名家丰富多彩的人生情愫:鲁迅的犀利精辟、朱自清的淡淡忧伤、冰心的清丽婉约、泰戈尔的浪漫博爱……读这些作品,能够让人入情入境,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在情感和认知活动中获得真切的感悟,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形成课堂教学的感情节奏。因此,留出情感体验的空白,让学生去品尝最甜的甘蔗。
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可先设置背景音乐,创设一种淡淡的略带伤感的氛围。让学生在轻低的音乐声中朗读全文,巧妙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他们读到结尾时,便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很快就进入了学习情境,并深深地融入到作者对的生命解读中,体会到作者对于生死、对于姐弟情的深深思索。
五、结尾留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结尾是一堂课的终曲,而学生的思维在课后仍在持续,若此处留白,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领他们走进更宽广的天地,获得“一曲弹罢,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
结束《威尼斯商人》的教学时,笔者在结尾设下了留白:“你知道的文学作品中,还有哪些吝啬鬼的人物形象?你想知道他们吝啬到何种程度,在他们身上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学生即欲知晓,但我笑而不答,继续吊学生的“胃口”:欲知详情如何,还请躬身阅读相关书籍。接着,就布置写一篇读后感,在学生的一片叹息声中下课了,课下同学们几乎人手一本外国名著,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就连同学们的外号也换成了那些吝啬鬼的名字,这种留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