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群
新课标要求教师把每堂课当作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来完成,课堂上既要高潮迭起,激情荡漾,又要脉络贯通,气韵流畅。然而面对历史教材的图片多,引文多,小字多,“想一想”多,头绪纷繁,知识跨度大的特点,有的教师教学时没有过渡,使学生感到生硬唐突、望尘莫及;有的教师不善过渡,拖泥带水,本该很短的过渡却捣鼓得很长,弄巧成拙。因此,要使教学过程自然流畅、浑然一体,富有艺术性,就必须重视和把握过渡的艺术。
过渡又称衔接,是教学过程中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的交递,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成功的过渡表现为自然流畅,水到渠成,下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逻辑延伸,上一环节是下一环节的启发性开端。掌握和运用过渡的艺术,要考虑前后环节内容联系的性质,不同的关系,需要不同的过渡方法。过渡的方式很多,常见的过渡技巧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自然分析法
许多教学内容之间本身就有很密切的联系,只要充分利用知识本身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就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12课《美国的诞生》,教师就可以将教学过程分为六个阶段:爆发、建军、宣布独立、转折、承认和成立政府,然后板书在黑板上。教师分析完上一环节就可以接着提出问题,引出下一阶段的内容。如前后两个阶段之间可以这样过渡:既然来克星顿的枪声打响,面对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北美人民该怎么做?学生自然就会想到或找到“建军”,这样也能够轻轻松松间实现了过渡,顺理成章,自然而又流畅。
自然分析过渡法,适用于前后教学环节本身有着层层深化关系的知识之间。这种分析法,给人一种由浅入深、步步登高的感觉,使整个历史学习过程富有形象性、逻辑性和节奏感,淡而无痕。
二、演绎推理法
演绎推理法就是先讲出或得出前面环节得出的一般性结论或规律,然后向学生揭示该环节的结论或规律将要推论或应用的方面,最后引出下一教学环节。
我在讲八年级上册第7课《中国历史》《戊戌变法》时,常常就这样引出“公车上书”、《中外纪闻》和“百日维新”的具体内容:在人类历史上,无论是农民起义还是资产阶级改良、革命,他们都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宣传方式。让我们共同想一想: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是怎样宣传自己的观点的?他们的观点又有哪些?
演绎推理法过渡从一般到个别,完善知识链条,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具有严谨性和逻辑性。这样的过渡不但调动了学生参加新知识构建和解读,而且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调动,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三、启发类比法
启发类比法过渡,主要在于使学生顺着联想的思路,从一个教学环节进入另一个教学环节。这两个环节可以过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共同的特征,具有可比之处,具有迁移性。
例如在讲九年级下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时,在讲清西欧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后,就可以顺势这样提出:既然战后的西欧是由于这些原因快速发展起来的,那么亚洲的日本呢?它们之间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这种过渡的设计,既保持了学生学习思维活动承上启下的延续,又简洁明了,富于启发性,有助于学生开展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使教学过程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以达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四、趣味引导式
趣味引导式是在讲授过程中选用恰当的故事、活动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向下一个教学环节。
七年级下册“开元盛世”一章中,从开元盛世转到对唐玄宗全面客观的评价,前后跨度大,不容易掌握。于是就用多媒体播放了著名朗诵家寒风朗读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这说明了什么?“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这又说明了什么?然后顺理成章接着问:“你该怎样评价唐玄宗?”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这样的过渡,既能激发学生探求历史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学,有滋有味地学”(叶圣陶语),又提高了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能力,达到了教学环节巧妙转移的目的,效果很好。
过渡是教学艺术的一种。一个成功的过渡往往具有知识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而又清新自然,天然去雕饰,这既是教者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要善做课堂的摆渡人。当然除了这四种过渡技巧,还有归纳导引式、穿针引线式、串珠悬念式和设问过渡式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过渡无定法,妙在自然中,不管哪种过渡艺术,都不是孤立固定的。我们历史教师要根据上一个教学环节结束时,上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学生情绪的高低等不同情况“穿针引线、逐波泛舟”,或单独或综合加以运用,使课堂的各个环节之间既自然流畅又环环相扣,使条理更清晰、逻辑更严密、结构更紧凑、教学更高效。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