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文彦
摘 要:作业是反映课堂教学效果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完全可以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情况,同时,它也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通过完成作业,可以对课堂教学知识有一个完整的消化过程。所以,合理有效地布置一些课外作业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本文针对目前小学语文作业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比如说低效高耗等问题,对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就要完成其从形式的新颖趣味性向内容趣味性的转变。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业 有效性
在教育活动中,作业与其他方面有着相当紧密的关联,作业既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教学组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效优质的课堂作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创造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深化课堂教学效果。
布置作业的目的一般只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学习掌握知识,在作业过程中举一反三,达到融会贯通;另一个目的就是通过作业练习,可以加深理解课堂学过的知识。新课程下的语文作业应该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当中体验到快乐、成就与满足,让学生爱上作业,做到自觉完成作业。所以,作业设计尤为重要,既要注意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同时也要完成作业一般的效能。改变作业的内容、形式,增加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单纯是带着完成、结束的心态去做,而是要让作业给他们带来吸引性,自觉、自主完成作业,达到让每个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有所提高,个性也有充分的发展与发挥。在日常教学中,我尝试了下面三种做法。
一、把做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我为一种现象叫好,这是一种“减负”的行为,也是我多年期盼的。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育事业、我们的国家。因为现在我国的教育已经步入了一个误区,就是让学生学这学那,布置大量的作业,上了一天的课,回家后还要挑灯夜战,做大量的作业,把学生累得够呛。我从心里主张不让学生写作业,学生只要把课堂上的东西消化了,回家还要写什么家庭作业, 纯粹多此一举,是误人子弟的行为。。一千道一万道同类型的题做下去有什么意义?但如今教育战线对此种现象视而不见,经常做什么口算天天练等一个类型的题。这样的题做上成千上万道,不还是一个类型吗?有这个时间这个精力,我们做些其他的事情,学习更多的知识不是更好吗?然而教育战线还在执迷不悟,以为多让学生做作业就是为学生好,其实,这是一种误导。老师让学生做作业就是一种被动的行为,不如主动一些,把做作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支配自己做作业,岂不更好!这样做的好处是把自主权交给了学生,由学生自己来支配,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势必能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做的好处是老师批改作业可以和学生面对面,可以当着学生的面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这是零距离的接触。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情况自由选择作业,学生作业少了,自主学习空间变大。比如有的同学说:“我每天写语文作业的时间不超过6分钟,完成各科作业后,我自主学习的空间变大了,可以读一些自己爱读的书,也可以及时地查漏补缺,原本都会的知识不用再反复训练了。”还有的同学认为这种做法具有极大的好处,老师给大家面对面批改作业,学生可以就不会的问题和老师当面沟通,老师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有的老师也说:“给学生留‘阳光超市作业,老师每天的工作量会加大,但对学生的益处很多,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每名学生都不掉队。”
二、布置实践型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布置课后作业常以巩固型、机械型书面作业“唱主角”,从而使课后作业走入单调封闭、机械重复的误区,我认为课后作业应该以实践型为主,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比如在“感恩作业”上,要求学生算一笔感恩账,体会父母对自己的艰辛付出;写一封感恩信,向父母倾诉感激之情;做一次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与老师沟通交流,表达热情的问候,感谢老师教导之恩。
三、开放型作业的布置
课文分析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可编制各种开放性、创造性课文探究的问题,采用想象力回答问题的方式设计一些作业,提供给学生练习,以激发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以上作业设计融绘画、音乐、朗诵、创作为一体,通过学生自由选择,充分尊重了他们的个性特征,加强了各种横向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这样可选择性的作业,兴趣浓厚,有的学生不只完成了一项内容。这样的作业,使那些平时完成语文作业有困难的同学找到了自信,对语文学习更有兴趣。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