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俊
摘 要:创设历史情境,符合初中生的思维特征,能有效优化初中课堂教学,实现高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情境;优化课堂
【背景分析】
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要求学生在探究的时候重过程,其本质就是要求学生有真实的体验。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传统教学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历史教师应高度重视历史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在各类场合学习历史知识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历史情境的必要性
1.适应学生的思维特点,挖掘教材的具体生动性
一般说来,我们的实际教学往往偏向于学生的“左脑教育”而忽视“右脑教育”,人的左脑主管着人的言语、阅读、书写、排列等,人的右脑主管人的形象记忆、想象、情感等。对“右脑教育”的忽视是教法呆板、重逻辑思维轻形象思维的具体体现,其实质是拔苗助长。初中生长于具体形象思维即右脑思维,所谓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直观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有想象性,受该特点的制约,初中生所喜好的历史内容应是具体、形象、生动的。
2.拓展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素质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单纯地掌握课本知识,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创设历史情境大大拓展了教育功能,主要作用如下:
(1)知识教育功能
创设历史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情绪,使学生愿听愿学,掌握知识准确而牢固,使学生在情境的体验中理解问题更加透彻深入,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储量,提高学生的学识和文化素养。
(2)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对伟大祖国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来源于对祖国历史的深刻了解,通过创设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伟大成就的具体情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创设中国历史上爱国英雄人物的具体情境,使学生為中国人的高尚气节而自豪。
二、创设历史情境的途径
1.通过语言创设历史情境
通过语言创设情境是教师采用最多的一种方式。教学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语言技巧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在历史教学中,围绕教学通过语言情境可以使学生直接感知材料,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大胆进行形象思维,积极参与教和学的过程,增强学习效果。在史料无误的前提下,如何用语言创设具体的情境呢?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一定的历史材料创设历史情境
把历史人物、战争场面、故事情节等置于特定的历史空间,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用富有节奏的语言创设情境
教学语言讲究抑扬顿挫、快慢交替。创设急切、震怒、兴奋、激昂的情境节奏要快;表达抑郁、悲哀、思索的情境则要慢。富有节奏化的语言创设的情境更入神,更扣人心弦。
(3)用提问性的语言创设问题情境
这是通过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转向逻辑思维最关键的一环。教师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疑问,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要特别注重“巧妙”,在学生看来不成问题的问题就要激发学生产生疑问,使之有解决矛盾的要求。
2.通过图片创设历史情境
在历史教学中,图片是最常见的直观教具,用图片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最能引起学生的直观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教师用图片创设情境,以鲜明生动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不仅能够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反映时代色彩,具有时代性。音乐创设情境具有美的氛围,给学生以鲜明的印象,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思维方法上的启发,使感性知识最终上升为理性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如幻灯片、VCD、多媒体等,尽最大可能地创设情境,带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以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高敏.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