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荣辉
闻名孙校,可谓久矣。毕竟早在我出道之前,他便早以“小语三剑客”之一的美名在大江南北传扬。但事实上,真正与之接触,时间并不算长。扳着指头来算,也就才三年多。然而,即便如此,已然获益良多,常常欢天喜地,不能释怀。
记忆中,和孙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2010年的3月。
那一日,友人陪同我去北小面试。行在路上,我还忍不住和友人玩笑:今天去了,孙校翻翻简历,然后和我简单聊几句,接着会说:小彭,明天来上一节课,怎么样?你猜怎么着,结果居然不慎言中。因为事实确乎如玩笑所言,并且,几乎丝毫不差。只是,较之先前推测,孙校远比我想象的要平和谦恭得多。因为按约定时间,我过去的时候,他临时在整理一个紧急文书,于是便由学校一位唐副校长接待了我们。之后不过十分钟的时候,他匆匆赶过来。初次见面,第一句便是抱歉之词,然后紧接着就是弯腰鞠躬伸出一只热乎乎的大手。即便是之后面试,他也是一直笑容可掬,拉家常似的不紧不慢,没有丝毫咄咄逼人的姿态。
层层选择的结果是,这一年8月底我如愿成为其麾下一员。其实,按他最初选拔之标准,我远不能及。所以,一度曾为自己感到幸运。但之后慢慢接触,方才知晓,他之对我的界定是:璞玉一块。既然是璞玉,为使成器,他便难免行了些打磨雕琢之功。对于我之前的从教经历,孙校曾一度笑曰“野路子”。于是,日益规范的路上,便没少他辛苦的引导。书写,说话,备课,上课,作业设计,甚至班主任管理,但凡涉及日常工作,无一例外,他都曾耳提面命,不厌其烦,给予悉心指导。甚至于,只要时间允许,还不惜现身说法,以身示范。
就说不久之前的那一次区级教研课吧。学校年轻骨干多为他事所扰,我临危受命。换了平素也就算了,这回却欲罢不能,因为要举的是学校课题实验改革的成果展示这一面大旗,于是便有些战战兢兢。可是,孙校见了却只是笑:“你都久经沙场,老同志了,还担心上课?放心去上,没问题的。”只是,隔一日,似乎看出我的纠结,便又要了我的设计,说是要看一看。半日再见,那白纸黑字之上,前前后后,便多是圈圈画画,红色的批注痕迹一大片。第一次试教,孙校亲临现场。第二次试教,他仍旧提前到达教室。其实,较之于第一次,第二次试教已经有许多突破。可是,他并不满意。因为按他之思考,课堂犹如登山,如果学生的思维在40分钟之内没有引起质的飞跃,那么这过去的时间又有什么意义?于是,他决定第二日要亲自上一次。其实,课堂是临时选定的,并且还降了一个年级。甚至,之前与孩子们也没有招呼一声。贸贸然,我们便进去了。可是,两分钟不到,孩子们便“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结局可想而知,课堂如行云流水,高潮迭起。只是,他还不满意。及至回了办公室,还谦逊满满:“上了才知道,远不是想象的那样。时间还要把把紧。你看看,你觉得可行的就借鉴,不好的地方你再改善。”次一日,我便登台献艺,在全区200多位同行面前。结果课终,掌声不绝于耳。而自始至终,和众人一般,孙校一直坐在台下。事后,再向他汇报请教,他则一脸笑容,一个劲儿点头称好。他笑,我也笑。可谁个知道,这成功的背后,有着孙校多少的功劳。
其实,诸如此般的佩服,远不止此。年前,因为我的一个集子出版社有意出版,便央孙校给写个序。那天过去的时候,其实他正奋笔疾书,在案头写着什么。没有丝毫犹豫,他立马笑说可以,并表示祝贺。之后的事,若不是亲身经历,任谁说也无法相信。一个午后,他说邀我去坐坐。前后不过20来分钟的时间。就只是问问那个集子我创作的缘由和过程,以及我自己对其中作品的认识。但匪夷所思,这个下午三时许我便收到他1400余字的代序。与此同时,那个出版的初稿,他也同时反馈。启开,红字小楷,圈点无数。一一细读,不由感慨。因为其笔头之快,拿捏文字之精准,至今让我叹为观止。
然而,更不可思议的是,即便是随口说说,孙校也能常常成就一篇文章或是著作。去年暑假,他应陶继新先生之邀,共创一部名为《情智教育十日谈》的专著。如何创作呢?居然只是两个人利用网络进行QQ对话。他若自己亲手操作也就算了,可他因为打字不够熟练,一直都是邀请几个同事帮助打字。他呢?只是口述。我很荣幸,其间曾有近两整天的时间陪伴左右。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因为随口拣来,皆是文章。平淡如白话自然不足为怪,惊奇的是,常常旁征博引,语出惊人。至于古今中外之教育典故,无一不历历在心,如同己出。若不是亲历,有谁会想到,这样一部极有深度的相关情智教育的著作竟只是他在十个日子里口述完成。
课上得好,文章写得妙,这兴许早已成为诸多孙粉们的共识。可殊不知,孙校还是一个爱书之人。校长办公桌长约两米,宽近一米。可近一半位置,全为孙校摆了书籍。小到报纸杂志,大到专著文集。教育的、管理的、文学的,甚至于哲学类的,都是触手可及。其实,办公室有一方墙都是书柜。可是,也总摆不下他的书。以至于,有时候进到他的办公室,那一排长长的沙发有时也被图书所占,看上去也不只是随便摆摆的。偶尔遇着,他会爱你没商量,拉你就说他最近读某某书的心得体会。再者,出行包内必然有书。得空,必然手不释卷。而但凡与年轻人聚在一起,势必会追着来问:“最近读什么书呢?给我推荐几本好书读读。”
三年前,曾有人问我,何故选择南京。我说:因为孙校在这里。至今不曾后悔。甚至,深以为幸。毕竟,这条路上,正因为一直与孙校同行,我才能够拥有今天这般从师为学和读书写作的从容与淡定。(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