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慧++张玉刚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非常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新《课标》第四学段中对阅读的要求便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作家赵丽宏写道:“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便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实践教学中,我发现若充分利用“诵读欣赏”进行语感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培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诵读欣赏所选内容多为优秀的散文片段或古今诗歌。就诗歌而言,它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诗言志”即说明诗歌具有的情感性和审美性,适合培养一种丰富细腻的感情和健康美好的人性,从而使我们变得多情、爱美、和善。在欣赏解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悟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学生逐步向真向善向美,成为一个有高尚情趣的人。
那么如何令诵读欣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有效的教学是关键。本人就教学实践谈几点提高其效率的方法:
一、行之有效的诵读培养语感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欣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因此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就必须先培养其语感。
那么,语感该如何培养?
其实,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便是诵读。诵读是指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朗诵,朗读是基础,朗诵是境界的提升。汉语言特有的音韵美,也决定了诗歌特别适合诵读的特点。诵读,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是帮助学生品味名篇佳作、培养语文功底的最佳方法之一。叶圣陶先生也说:“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在教学中,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背诵、理解的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那声情并茂的诵读,能将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产生生动的联想和情感的共鸣,达到提高学生欣赏诗文水平的目的,即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当然,诵读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
首先要读准字音,这是诵读的前提。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这么两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称”字有多种读音,需强调,“扁”字也需特别提醒。
其次要注意语气语调。学生要理解作者寄寓在文中的喜怒哀乐或奔腾激越、沉郁顿挫之情,诵读前应把握诗文的感情基调。语调是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为达到某种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在诵读中把握得当,可以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感情。此过程,可由教师范读或听录音开始,再由学生仿读。
第三,要注意节奏。诵读中的节奏是着眼于全篇的,感情欢快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可用慢节奏。热烈奔放、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悲苦凄凉均可用节奏来表现。
第四,创设诵读情境。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诵读的情境,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丰富的引导手法,发挥学生的审美主体性,以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如配乐朗诵、诵读比赛、图文欣赏等形式,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反复诵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自然会不断得到提高,从而具备鉴赏文艺的基础。
“诵读”对于语感的培养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诵读欣赏的教学中若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非常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而初中语文“诵读欣赏”部分正是以诵读为赏析的前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诵读这一方式。
二、积极有效的讨论增强情感体验
“讨论”也是重要的语文教学方式之一,它有助于学生思维外化,扩展延伸,在合作中探究,进一步提升阅读研究能力。在“诵读欣赏”的教学中也可充分利用“讨论”这一形式,学生在全面理解诗文中饱含的丰富情感的同时,也能增强自己对诗文本身的情感体验。
通过诵读,学生对诗文已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在讨论环节中,我往往采用商讨式、征询式的语言,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大胆地谈自己的看法。如“你是怎样理解的”“说说你对诗文的感受”“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你能说说吗?”这样的氛围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能够自主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思而疑,由疑而问,由问而争,由争而论,在争论中充分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讨论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才可能真正有所收获。李政道曾寄语中国青年学子:“我们的祖先提出了‘学问,现在许多青少年很注意‘学答而不是‘学问,没有问题就没有发展。”可见学生的“学问”的习惯多么重要。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把有争议的和值得反思的问题摘录下来,再进行探讨。如《渔家傲》中,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所体现的景如何,体现的情又是怎样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矛盾点在哪里?”我认为这两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于是便摘录下来,集体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自然能体会作者复杂而矛盾的心理:感叹功业未立又思念家乡。
也可采用小组分工的方式,逐个问题讨论。这种讨论是就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体会作者情感。如《天净沙·秋思》,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秋思的主体一般是什么?”“你认为本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概括的是恬静明丽的景物,在表现意境上是否不妥?”围绕这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再班级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讨论”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充分、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发表言之有理的建设性观点,以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endprint
三、高屋建瓴的精读提高审美情趣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这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诵读欣赏”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且以诗文较多,前面我们已介绍了诗歌对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的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当我们真正走进诗歌,受到诗歌精神的熏陶,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悟人生的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得到提高。那么欣赏这类作品该如何入手呢?应从“精读”入手。何谓“精读”?精读是指在掌握诗文整体内容后,抓住关键的语句,深入了解文章的主体思想。对于诵读欣赏而言,可以从全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作切入口,鉴赏全篇,理解诗歌中所寄寓的作者的情感。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全诗精华即“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让学生了解背景后,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做切入点,进行赏析。先对这两句诗做阐释:沉舟的旁边仍是千帆竞过,枯朽的树前依旧是万木葱茏。显然,这里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感到忧伤,却又相当达观。为什么?联系诗的首联,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概括生平遭遇,再看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作者化用典故,感慨恍如隔世,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时光。因而说“沉舟”“病树”乃作者自喻。再看此联,“沉舟”旁依旧是千帆竞过,“病树”前依旧是万木向荣,尽管诗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沉浮感到无奈,却不悲观,相信前面依旧是一番景致,只不过主宰历史舞台的不再是像自己这样的一代人罢了,因而说在展望未来的同时表现出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由此过渡到尾联“长精神”,更可见诗人将振作精神积极投入新生活的达观情怀。本诗精华即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此联所展示的艺术形象明朗清新,意境沉郁又有豪迈之气,客观上描述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同时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而其引申意义已远溢于本义之外,后人常引用此两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着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
此诗的赏析过程即由千古名句入手,贯串全诗,进而更深刻地理解诗的主题和诗人的思想感情。这一方法不仅能鉴赏“诵读欣赏”中的诗文,也可将此推广应用于课外诗文的赏析,经常训练必能提高学生感知美、鉴赏美进而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其情感体验,提高其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美好的人生态度。
当然,关于“诵读欣赏”的有效教学方法远不止这些,我们还需继续努力,不断探究更新更好的方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