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君
近几年西方叙事学研究很热,有研究者称之以“显学”。这一门学问中的一些理论也被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者引用,提出了一些方向性的指引,但能够与教学实践结合并能达到一定层次的还不多见。笔者在研读了西方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之后,对其关于“时间”的分类非常感兴趣,认为把时间分为“故事时间”和“话语时间”,使得语文领域中的一些概念方法立刻简明了,或者说找到了一个非常方便学生理解的切入点。而这一种基于叙事学的切入也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经验式切入,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语文教学。
首先有必要简单了解两个时间的概念。叙事学关于叙事与时间的研究主要从“故事”与“话语”关系入手,分析时间在两个层面的结构,揭示两个时间之间的差异。“故事时间”是指所述事件发生所需要的实际时间,“话语时间”指用于叙述事件的时间,通常以文本所用篇幅或阅读所需时间来衡量。打个比方,就像一场足球赛,从球员入场到终场哨响是故事时间,这个时间内发生的一切是永恒不变的。而刚刚从赛场出来的球迷在描述这场球赛的时候,他可能会对某个瞬间的进球津津乐道,而不是按照比赛进程来机械复述,这就是话语时间。话语时间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打破故事时间之后的产物。当我把这一概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后,发现一切都有了新的解读。
以教授《陈涉世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段“发动起义”为例。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这一段文字可以概括为两件事,即“吴广剑斩将尉施小计”和“陈胜召令徒属举大名”。首先我与学生一道从“故事时间”的角度分析比较两件事的用时,学生经过讨论,初步认定前者“醉—辱—笞—杀”可能要用3 个小时以上,而后者“激情演讲”怎么也用不了半小时。而从“话语时间”的角度来看,前者所用篇幅41 字,而后者用了58 字。在两个时间的对视中,明显不是对等的。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非常新颖,同学们开始讨论,并最终从主要人物和叙述详略关系上找到了答案。如果没有两个时间的对比分析,我们也可以讲主要人物和详略关系,但学生理解起来就没有这么生动。故事还原与文本分析之间就找到了有机的联系。
以上例子主要是突出“话语时间”,其实我们也可以通过文本来还原“故事时间”,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以九年级上册的《唐雎不辱使命》为例。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显而易见,从“故事时间”来看,“安陵君婉拒秦使”比“唐雎一对秦王”用时要长,但“话语时间”却要短。在分析了作者的用意之后,我针对前者提出了两个问题给学生讨论,一是秦使提出易地,安陵君一定会与谋士们商议,唐雎会说什么?二是唐雎出使前夜可能会做什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对基于文本的故事还原非常感兴趣,种种联想与设计纷至沓来。
以上两例只涉及“话语时间”的时距,它在文本中主要表现为详略。其实“话语时间”还包括时序和频率两个方面。“故事时间”是完全依照“自然时序”推进的。而“话语时间”则可以出现倒错现象。如八年级上册《背影》一文,开头即是: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从眼前到回忆,倒叙手法展开“话语时间”。在一些作品中还会有插叙或补叙,都可以从两个时间的角度去分析。“话语时间”的另一个要素是频率,即一个事件出现在故事中的次数与该事件出现在文本中叙述(或提及)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比如《背影》中四次提到背影,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以此来表达父子深情。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重复叙述她的儿子被狼吃掉的事件更为我们大家所熟悉,这一手法揭示了作品对听者麻木不仁的深刻批判。
从两个时间的对视来分析文本并引入课堂,是阅读教学的突破。不要小看这一点点的变化,它折射出了文本解析的叙事性转向。事实上,写作教学也非常适合。
我以《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 年第7 期上的一篇学生习作《和解术》为例,引导学生建立“打破故事时间”的叙事模型。
我家的镜框里,镶着两份精美的礼仪电报。我们全家都非常珍惜。
多年前的一个冬天,爸爸妈妈因为家里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矛盾,一连三四天都在吵架,越吵越厉害。妈妈整天在家怄气,有时还嚷着离婚。亲戚朋友分头劝说,可他俩谁也不肯主动认错。最后,爸爸一气之下,离开家到外面打工去了。从前,家中充满了欢声笑语。爸爸辅导我功课,妈妈为我织毛衣。可自那以后,妈妈整天躺在床上唉声叹气,常常只有我独自在灯前吃着冷饭,暗暗流泪。
星期天我去邮局寄信,邮局的阿姨正在向一位顾客介绍礼仪电报的用途和用法。我一边听一边看着柜里精美的贺卡,想到一直闹着别扭的爸爸妈妈,我也要了两份礼仪电报……
第二天下午,一位邮递员叔叔走进我家,把一份礼仪电报递给妈妈。妈妈捧着那精美的新年贺卡,看着上面充满温馨的图案和祝福的诗句,露出了惊喜的神情。她急忙翻开电报看里面的内容,一看是爸爸发来的,脸又变得严肃起来了。我抢过电报,大声读起来:“梅,上次是我的错,请原谅!这么久以来让你受苦了,我元旦回来给你赔罪。”妈妈听着一愣,不相信似地拿过电报,仔细看了一遍,渐渐地,她脸上的严肃的神情消失了,不解地问我:“这电报怎么还带着贺卡?”她一边轻轻地数落着爸爸,一边喃喃地说:“也难为他想得出……”我心里暗暗高兴,连忙说:“妈妈,爸爸已经承认错误了,咱们就原谅他吧!”妈妈沉思了一会,点点头。
元旦那天,爸爸果然回来了,他还买了不少好吃的。见了面,妈妈和爸爸还有点不自然,我千方百计地逗他们说笑。不一会,他们就心平气和,有说有笑了。忽然,爸爸发现了桌上的那份礼仪电报。他一愣,打开皮包,拿出了一份一模一样的电报。我刚想阻拦,但妈妈已经看到了。两份电报的内容相差无几,只不过爸爸的那份发报人是妈妈。他们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疑惑的神情,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这份电报不是我发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我一下子慌了神,脸都红到耳根了。爸爸妈妈也发现我的神情不自然,他们愣愣地看了我好半天,然后突然明白了什么,不禁百感交集。后来,他们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爸爸妈妈和解了。”看到爸爸妈妈重归于好,我兴奋地跑过去抱住了他们。
镜框里那两份精美的礼仪电报就是爸爸妈妈事后镶进去的。看着它,我就想,没有哪个家庭是没有矛盾的,其实有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矛盾出现之后不能和解。我还想,和解也是一种艺术,而且这种艺术在生活中处处用得上。
这篇习作的“故事时间”应该是这样的:多年前的一个冬天,父母吵架分居——星期天我买礼仪电报——(写、发电报)——第二天妈妈收到电报——(爸爸收到电报)——元旦爸爸回家明白电报来由——父母和解镶电报——我睹电报发感想。但在“话语时间”中不仅把睹镜框提到了前面,还省略了括号中的内容。在作文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还原“故事时间”,然后对比分析,如果文章按“故事时间”来写,把省略的部分补进文中,会怎么样呢?学生很快发现,如果把“写、发电报”的内容写出来,就显得重复啰嗦;如果把“爸爸读电报”的内容也写出来,就会与第一人称视角相违背,变成了全知视角,显然是不合理的。通过这层分析,学生不仅认识了两个时间的关系,还与叙事视角结合起来了,这是很难得的。学生们发现这样处理之后使得文章结构新颖,有了悬念,吸引读者。更有细心的同学发现,“揭开电报真相”的部分是用“忽然,爸爸发现了桌上的那份礼仪电报”来推动的,非常突兀,有些失真。这也说明,在打破“故事时间”时,由于一些不当的处理,会出现“不可靠叙述”现象,这也是我们处理“话语时间”应该注意的。由此推广到作文训练的其他方面,观察训练侧重“故事时间”,片段写作训练则侧重“话语时间”,然后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与作文的不同,并能在作文中运用两个时间的组合,写出一些包含多层叙述空间的文章来。这样,也就避免了那些味同嚼蜡的“流水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