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体特点,有效实施散文教学

2014-10-10 03:57谢政满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菩提树樱桃散文

■谢政满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一节余秋雨先生《都江堰》的散文阅读研讨课上,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都江堰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时抛出三个问题:李冰是怎样从一个郡守成为水利学家的?作者为什么说李冰“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如何理解作者“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问题抛出,课堂立即热闹非凡:学生诵读课文,圈点关键语句,结合上下文语境和相关背景讨论交流,教师穿行于课堂不时提醒学生关注文本,抓关键语句,组织语言规范回答。三个问题解答完毕,学生如释重负,教师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听过很多类似的散文研究课,每次听完心中颇有感悟,但更多的是反思。新课改以来,任务驱动成为了语文课堂中的热名词,解答问题成为了许多语文探究课堂中的主旋律。可是在指导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关注到了学生对于散文文本真正的阅读感受,是否真正提升了学生阅读散文的基本能力呢?

散文是什么?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曾经不无感慨:对于散文,很难说得恰到好处,因为实在太复杂,凭你怎么说,总难免顾此失彼,不实不尽。自然,要用一两句话概括散文,确实不易,但散文的文体特征还是非常鲜明的。散文是表达作者见闻和感受的一种文学体裁,是四种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中表现形式最为复杂的一类。散文“形散神聚”。这里的“形”是指作者的写作题材和行文思路,这里的“神”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本意旨。散文题材内容是丰富的,思路是活跃的,行文是跌宕起伏的,表达方式是灵活多变的。但散文中作者的见闻不管有多杂乱、零碎,都与作者紧密联系。在散文创作中,作者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或事件)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这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阅读散文时就要悉心体会散文“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才能读懂散文的思想内涵。

与诗歌体裁一样,散文常常借助联想与想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或者融情于景、寄情于事,或者寓情于物、托物言志,以此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营造深远的意境,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相对诗歌而言,散文中着力描写的形象更贴近实际,更丰富逼真,更具体可感。如何有效进行散文阅读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准确把握散文中具体可感的形象特征。

散文家林清玄的《佛鼓》中描绘了许多具体可感的景物画面,其中对菩提树的描绘尤为精彩。

说菩提树沉默也不尽然。经过了寒冷的冬季,菩提树的叶子已经落尽,仅剩下一株株枯枝守候春天,在冥暗中看那些枯枝,格外有一种坚强不屈的姿势,有一些生发得很早的,则从头到脚怒放着嫩芽,翠绿、透明、光滑、纯净,桃形叶片上的脉络在黑夜的凝视中,片片了了分明。我想到,这样平凡单纯的树竟是佛陀当年成道的地方,自己就在沉默的树与精进的芽中深深地感动着。

这一段作者细致描绘了菩提树熬过冬天迎接春天时的情状。“守候春天的枯枝”“坚强不屈的姿势”“从头到脚怒放着嫩芽”“翠绿、透明、光滑、纯净,桃形的脉络分明的叶片”构画了一株沉默而精进的菩提树,让人感怀动情。由菩提树的形象特征入手去体味菩提树蕴含着的精神,就读懂了菩提树的形象内涵。

散文中具体可感的形象一般涉及具体的人物、景物、事例等等。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首先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仔细感受文章中的形象特征,体味散文中“我”的情感内涵;再指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探究文本深层的意蕴,才能真正读懂散文。

散文表现的是作者(“我”)的亲见亲闻和真情实感,所以散文思想艺术的魅力与这两方面息息相关。散文是一种抒写作者感受的言情艺术,它能使创作主体的个性和人格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形象思维一般不脱离具体可感的形象,并且伴随着丰富自由的联想、想象,融合着创作主体的强烈情感活动,渗透着创作主体的创造精神和个性。所以,散文中作者的情感总是与形象紧密相依。指导学生在读懂散文形象内涵的基础上,读懂散文中“我”的情感内涵,是散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散文家苏菡玲的《生命的滋味》记叙了自己感悟生命的一段历程,很多段落都细致描述了作者的情感体验。

有一个春天很忧郁,是那种看破今生的绝望,那种找不到目的和价值的空虚,那种无枝可栖的孤独和苍凉。一个下午我抱了一大堆的碟躲在屋内,心想就这样看吧看吧看死算了。直到我看到它——伊朗影片《樱桃的滋味》,我的心弦被轻轻地拨动了。

作者在该段中着力渲染了自己内心的绝望、空虚、孤独和苍凉,接着提及轻轻拨动自己心弦的影片《樱桃的滋味》,为下文描写自己的情感变化埋下了伏笔。《樱桃的滋味》主要叙述了一个老者正准备在樱桃树上寻死的时候,突然看到树上挂满玛瑙般晶莹饱满的樱桃,看到阳光照耀下的树林美景,看到前来品尝樱桃的孩子,不禁备感生活的美丽,最终放弃自杀的故事。老人的故事不仅使文中主人公巴蒂先生放弃轻生的念头,也使作者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作者接着这样描述了自己的心情:

看到这里我决定认认真真洗把脸,把鞋子擦

亮,然后去商场给自己买束鲜花。

……

患肺癌的朋友已经作古,记得他生前最爱吃那种烤得两面焦黄的厚厚的锅盔。每次看到卖饼的推着小车走来,就怅然,若他活着该多好哇!可惜那些吃饼的人,体味不到自己能够吃饼的幸福。

为什么要活着呀?就为了樱桃的甜,饼的香。静下心来,认真地去体验一颗樱桃的甜,一块饼的香,去享受春花灿烂的刹那,秋月似水的柔情。就这样活下去,把自己生命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设计得再精美一些,再纯净一些。不要为了追求目的而忽略过程,其实过程即目的。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这篇散文时,如果悉心引导学生体会故事的具体内涵,继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听到这个故事前后的情感变化,就能体察到作者对生命的感受,从而读懂作品中“我”的情感内涵。

散文讲究“形散而神不散”,这里的“神”是指“神气”,是指作者的写作意旨,或阐明一个道理,或表达一种情感,或传达某种精神。它是作者贯注在文章中的思想内蕴,是沟通各个部分的精气血脉。散文无论结构是整是散,语气是急是缓,都有线索、气脉贯注其间,形成全篇的有机联系;散文虽然材料琐碎,布局分散,但是都是为意旨的准确传达服务的,而且很好地发挥了这个作用。散文行文自然从容、姿态横生,并没有刻意安排的痕迹,内中自有很强的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形象内涵和情感内涵的基础上,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读懂文章的深层意蕴。

著名散文家王充闾的《祁连雪》是一篇意蕴深刻的散文。文章通过描述祁连山的自然雪景和历史内涵,抒发自己对历史绵长凝重的感慨。第一段并未提及祁连山,却描述起甘肃最富庶的河西走廊,看似脱节,可第二段中“这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一句就将河西走廊与祁连山紧紧联系在一起。第三、四、五段,作者信笔描述祁连山的美丽雪景和历史神话,看似随意,第六段“观山如读史”一句就将前三段紧密勾连,而且导引读者探寻作者的情感内涵和深层意蕴。

观山如读史。驰车河西走廊,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蒙,仿佛能谛听到自然、社会、历史的无声倾诉。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已经倏然远逝,又有多少天涯过客正在匆匆走来。

品读第六段,我们逐渐走进了作者的心灵世界,探寻到文章深刻的思想内蕴。在指导学生阅读《祁连雪》时,引导学生读懂河西走廊、祁连山(包括雪景、历史、神话传说)等形象的具体内涵,读懂作者渗透其间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形象与作者情感的内在关联,就能读懂作者抒发的深沉的历史感慨。

叶圣陶先生常说: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新课程理念强调:一切要为了学生的发展。由是我想,作为一节散文教学课,应该从散文文体特征出发,遵循散文阅读规律,关注学生阅读心理,训练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逐渐深入文本,探究作者的情感内涵和深层意蕴。或许如此,才能有效克服散文教学课堂的“随意化”“模式化”和“形式化”现象,真正提升学生阅读散文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资料

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广东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菩提树樱桃散文
樱桃肉,让年味飘香
菩提树下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菩提树下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菩提树下的静谧时光
一树樱桃带雨红
吃不到的樱桃
菩提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