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办高等教育

2014-10-10 01:35谢留枝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2期
关键词:古代师生关系

谢留枝

摘 要:师生关系是高校教育问题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倡导尊师重教的当代,师生关系问题显得异常重要。古代官办高等教育是中国当代公立高等教育教育的雏形,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官办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洛阳太学的师生关系情况对中国当代的高等教育中如何处理师生关系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古代;官办高等教育;洛阳太学;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216-02

如何处理高校教育问题中的师生关系是当代教育问题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当前倡导尊师重教的形势下,师生关系问题更显得异常重要。太学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最高形式。通过官办高校的代表——洛阳太学师生关系方面的情况,可以窥视出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以史为鉴,以期对当代高等教育中如何处理师生关系有所启发。

一、中国古代管办高等教育——洛阳太学的沿革

“太学”即现代的大学,夏商周时期的“庠”、“序”、“右学”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具备高等教育的一些属性,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雏形。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学官”,这里的“学官”即大学。所以夏商至西周时期可视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萌芽时期。

汉代的官学由于受到当权者的大力提倡支持得到空前的发展。文景之治时期社会经济逐渐恢复,文化教育被提上日程。文帝时,贾山首倡建太学,提出“定明堂,造太学,修先王之道”(《汉书·贾山本传》),“太学”二字始见于史册。汉武帝时,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拉开了兴办太学的序幕。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武帝置《诗》、《书》、《易》、《礼》、《春秋》五经博士,罢黜诸子各家博士,定儒术为一尊。随后,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太学生),制定设立太学的具体方案,依原有博士官基础,正式建立博士弟子员制度,规定了博士弟子的限额、身份、选送方法、太学的管理以及博士弟子的出路等。从此,博士从一种备朝廷顾问之官转化为一种以教授为主要职能的学官,太学也以官方为博士置弟子员为标志,从此建立。

西汉初建太学时,每经博士弟子10人,五经博士弟子仅50人,五经博士仅需各自传授,分散进行,不需要统一施教的场所,因而没有统一固定的施教授经的校舍。后来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至平帝时扩为1 000人,成帝时为3 000人。平帝时王莽辅政,于元始四年(公元4年),为太学修建专门的校舍。

东汉光武帝刘秀重视太学,建武之初,戎马未歇,公室未饰,便先兴文教兴建太学。建武五年(公元29年)十月起营建太学于洛阳城南开阳门外,距皇宫8里。由此,洛阳学者云集,诸生横巷,教育中兴。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建造太学讲堂,“长十丈,广三丈”。刘秀还驾车亲临,寻博士官为天下宗师。置博士祭酒一人统领十四家博士,太学成为一个有校舍,有组织领导的教育机构。刘秀曾多次亲幸太学钦鉴诸博士相互论难,考究诸生学业,观看学生的“雅吹击磐”等娱乐活动,并物质奖励博士弟子以劝学。及他儿子明帝时,尊师重教,提倡教道,昌明经学,盛况空前,洛阳太学声誉日高,达到太学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匈奴亦派人来洛阳学习。顺帝时,修缮太学,扩建房舍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梁太后执政期间,太学更获得迅速发展。她曾诏令自大将军以下至六百石官员皆遗子受业,为官宦子弟打开方便之门。同时她规定每年以春三月、秋九月举行两次乡射大礼,以太学生充当礼生,各地负书来学者云集于京师洛阳,盛况空前。至此,游子日盛,太学生猛增至三万人。灵帝熹平年间的“熹平石经”,碑落成之时,观视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苏轼曾赞誉道:“学莫盛于东汉”。自汉武帝创建太学至东汉,太学生由五十人扩到三万人,达到极盛,如此发达的太学教育在世界史上堪称奇迹。

自董卓之乱,太学被毁,魏文帝曹丕称帝后,才又重整太学,至晋武帝时再次“廓开太学,广延群生,天下磷萃”。太学再次进入发展高潮时期。西晋灭亡之后,太学复又被毁。自孝文帝迁都洛阳,才又重建太学,直到北魏分裂,太学在洛阳才告衰落。之后历朝太学虽有所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再没有达到汉代的盛况。隋唐时期,国子监统领太学。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属国子监。辽南京(今北京)学有南京太学之称。金亦有太学及太学博士。元、明、清只设国子监。 二、太学的师生关系

太学的教师称为博士,即五经博士。博士皆为一世名儒,以专治一经教授生徒为终身职业,他们之间不相统辖。随着太学的发展,博士的选择、任用日益严格并制度化。西汉时,博士多为社会学术名流,由皇帝征召或者官员荐举,无须考试。东汉则以考试和荐举相结合的方式择取博士。要求博士精通经学、博通百家、德操坚贞,行为端正、品行高洁、身体健康,年龄在50岁以上,且有教授门徒50人以上的教学经历。所以,一般说来,汉代的博士大都为学有专长的名流学者、经师硕儒,而且家学渊源,不少为博士世家。此后历代,博士的选任越来越严格。

汉代的太学生有多种称呼,西汉时称“博士弟子”,东汉时称“诸生”或者“太学生”。入太学学习可成为“受业太学”、“游太学”、“观太学”等。学生的来源,或由太长选送,或由地方选送。被选送者年龄18以上,仪状端正,且“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东汉时还允许各地选拔入京参加“明经”考试的落选者补为太学生,这一做法为后世所继承。太学生多为家累千金的达官显贵子弟,亦有一贫如洗的寒门子弟。一般来说,太学生的待遇比较优厚,他们享有免除徭役赋税的权利,无需缴纳学费。学生的生活费用也不尽相同,有公费的也有自费的。正式的学生享有俸禄,非正式生费用自给。因此,由于学生出身不同,在待遇上也不一样,一些官宦子弟可享受国家俸禄,衣食无忧,而一些贫寒子弟则不仅衣食自理,连照明用的脂烛也要自行解决。有些贫苦子弟入太学,一边佣工,一边学习。汉代太学生的年龄上虽有规定,但不甚严格,有12岁就显名于太学的“任圣童”,亦有60岁以上的白发老人。在生活上,学生的居住条件、方式各不相同。有住校生,也有在校外住的。住校生中有集体群居和单独居住之分。还有举家居住的。从洛阳太学的师生情况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严格的选拔标准,不仅重视学业水平而且十分重视师生道德品德,这对中国当今高等教育发展及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培青.中国教育管理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 孟昭德.孟云浦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3] 胡青.文化传统与中国古代教育[J].江西社会科学,2000,(10).

[4] 郭洪纪.儒学的教育伦理与官学治教的承传[J].山西师大学报,1996,(1).

[责任编辑 王晓燕]

猜你喜欢
古代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浅谈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环境保护初探
中国古代山水画色彩研究
生成性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改善的几点策略
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方法
中国古代与现当代语境下的语文写作教育观比较研究
日本古代的贡举制度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