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军队政工干部人文素质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表现探析

2014-10-10 20:31范继超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2期
关键词:时代发展人文素质政工干部

范继超

摘 要:当前我军政工干部的人文素质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提出的要求,突出表现在:对人文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政治工作缺乏厚重的文化积淀;对人文思想的理解不够深入,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缺失;对人文方法的运用不够娴熟,政治工作创新缺乏持久驱动力;对人文精神的遵循不够真实,政治工作缺乏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关键词:人文素质;政工干部;时代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186-03

哲学家弗兰克尔说:“文明社会是通过人文知识来思考重大问题的。”[1] 在军队政治工作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政工干部去解决。如果政工干部的人文素质不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提出的要求,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也就无从谈起。当前我军政工干部人文素质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人文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政治工作缺乏厚重的文化积淀

军队政治工作是一门涉及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科学,它要求政工干部具备丰富而合理的知识结构。一是基础知识。政工干部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最重要的基础,是政工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来源,只有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能更好加强自己的思想改造,才能在工作中有明确的指导方向;哲学、心理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知识为政工干部开展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方法。二是专业知识。政工干部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指我军政治工作发展史、政治工作基本理论和政治工作业务三部分知识。另外,政治工作必须与军事、后勤工作相结合,渗透到军事活动的全过程中去,因此就要求政工干部还必须懂得军事基本知识,如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战争理论、军事历史等。

当前政工干部人文知识相对缺乏,主要表现为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在针对基层政工干部人文素质的问卷调查中显示,基层政工干部对哲学、文学、历史、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不感兴趣,完整读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仅占13%,读过《中国通史》的仅占4%;当问到这些政工干部用民族历史文化带兵育人时,有36%的人对中华民族厚重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科学发展仅有肤浅的了解,对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了解甚少;46%的人没有读过四大古典名著,52%的人很少接触有关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和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缺乏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艺术和情操品格的熏陶[2]。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政工干部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也就无法运用这些知识开展政治工作,而只能是简单地照本宣科。

二、对人文思想的理解不够深入,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缺失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的错位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即通过对广大官兵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广大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应达到军队建设所要求的目标。要真正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政工干部全面了解每一位官兵的身心发展程度,区分他们不同的个性特征、个体差异和社会层次差异,做到因人施教。但在政治工作实践中,往往是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每一个人,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位错位,使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一种纯形式的存在。而这种情况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工干部对人文思想的理解不深,把一个个活生生的官兵个体看作“机器人”。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的错位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所设定的价值目标无法实现,甚至导致了官兵的反感情绪和抵触心理。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僵化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必须是把理论灌输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而不能只是单向的“灌输”。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政工干部自身素质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直只是单纯采取“灌输式”或“说教式”,没有真正让广大官兵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灵活的学习,只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任务注入到广大官兵脑中,没有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这种老套的教育方式,最后只能导致广大官兵的逆反情绪,对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学习的耐心。

(三)对广大官兵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的忽视

思想政治教育原本就是对人的教育,受教育者是实施教育的根本,应该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政工干部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塑造人、培养人的神圣工作,只是在完成一项普通的工作任务,不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广大官兵“成长”、“成才”。这种对广大官兵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的忽视,带来的只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效果最大化的削弱。因此,着眼于增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求政工干部必须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结合起来,紧贴官兵实际,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充分发挥广大官兵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重点解决他们内心存在的心理问题和精神上存在的困惑,通过正面的教育和引导,激发广大官兵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

三、对人文方法的运用不够娴熟,政治工作创新缺乏持久驱动力

掌握科学的人文方法,是政工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一把“利剑”。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3]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官兵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也对广大官兵的思想产生深刻影响,使军队政治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政治工作中“久攻不克”的难题。究其原因,固然有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大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但根本在于政工干部受自身能力素质的限制,不能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缺乏有效的工作方法助长了形式主义大行其道

面对诸多的政治工作难题,许多政工干部不是首先从自身能力素质方面找原因,力图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寻求突破,而是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在找不到合适的解决问题办法的情况下,政治工作往往就变成了“收发室”、“传声筒”,追求那些看得见、摸得着或是“短、平、快”的工作,满足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传达上级指示“不走样”,“原原本本”地从上往下灌,上下一般粗。于是,在现实政治工作中,会议多、文件多、检查评比多、应酬多、迎来送往多的形式主义就大行其道。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克服和避免政治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必须从提高政工干部的人文素质入手,运用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方法、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方法,在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军队政治工作方法,通过培养科学的人文方法,为军队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持久的驱动力。

(二)简单粗暴的训斥代替了和风细雨式的耐心说服

在战争年代,和风细雨式的耐心说服突出表现了我军政治工作的优势。战士有了问题和过失,只要他愿意承认错误,接受教育,就要尊重他的自尊心,不当众批评指责,不批评得过火,更没有讽刺挖苦,侮辱人格,由此也锻造了一批经验丰富的优秀的政工干部队伍。在新世纪新阶段,优良的政治工作经验的传承遇到了挑战。特别是在基层部队,相当一部分没有经过长期的政治工作实践锻炼的政工干部,出于显示自己的权威,习惯于单纯用行政命令手段和强制方法去推行工作和处理问题,甚至用简单粗暴的训斥去解决官兵思想上和心理上遇到的问题。这种缺乏人文关怀的工作方法,使官兵产生了很强烈的逆反心理。质和量统一的方法、肯定和否定统一的方法是科学的人文方法,在军队政治工作实践中,只有正确地运用这些方法,科学分析各种问题和现象的本质,才能以正确的态度、严谨的作风持久推动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三)忙乱的工作秩序凸显了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缺失

在军队政治工作实践中,人们通常用“加班”、“忙乱”来形容政工干部的工作状态。之所以如此,与当前军队政治工作的复杂性、高标准、严要求是分不开。但这种情况也凸显了政工干部工作能力不强和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缺失。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4]要找出复杂矛盾的解决办法,就必须有创造性思维活动。所谓创造性思维方法,就是以一般思维(习常性思维)为基础,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多种思维形式和手段,从多种角度进行超常性思维,给出新思想、新见解、新假设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的思维方法。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具有突破创新性质的思维方法。对于政工干部来说,要形成创造性思维方法,就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浓厚的兴趣和高尚的情感等,这都是对政工干部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才能主动、积极、自觉地去进行思考,创造性思维能力才会像火焰那样燃烧起来,像泉水那样喷涌出来。

四、对人文精神的遵循不够真实,政治工作缺乏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它的内涵是综合的、全方位的,是一种巨大的、无所不在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和塑造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的高素质军事人才,这与人文精神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厚重的人文精神,对于推动军队政治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当前我军政治工作实践中,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是:

(一)思想工作缺乏人情味

思想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广大官兵知“理”、服“理”、信“理”。优秀的政工干部在让广大官兵知“理”的过程中,应做到“情理交融”。经验告诉他们:“情”离开“理”就失去了灵魂,“理”离开“情”就变得枯燥干涩。先入“情”而后入“理”,是政工干部做好思想工作的良方,对于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因素,化解官兵之间的矛盾,增强思想工作的有效性,凝聚人心,促进军队建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军队政治工作实践中,我们很少能够看到这样的情境。相反的,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政工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说“理”,缺乏足够的亲和力和人情味,纵然道理讲得很好、很充分,广大官兵也难以接受,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

(二)政治工作缺少厚重感

政工干部厚重的传统文化积淀能够使军队政治工作充满张力和激情,使抽象条令、条例增添浓郁的人文色彩。这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留给当代军人的宝贵遗产。翻开历史的画卷,具体体现在历史上无数英雄人物、仁人志士身上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记载着中华民族对真善美延绵不断的历史传承。他们平凡而伟大的感人事迹,在历史上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春秋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宁死不愿偷生,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情怀;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身受腐刑,仍“述往事,思来者……亦欲以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宋代名臣文天祥写《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这些深邃久远的人文精神完全可以运用政治思想工作实践中,为政治思想工作增添无数亮点和激情。但遗憾的是,这些本可以为新形势下军队政治思想工作增光添彩的人文精神,却都被束之高阁,原本的尘封在历史的印记里。

(三)政工干部缺失示范性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能力、气质、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能够吸引人的力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彰显了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三落三起”的坎坷经历证明了邓小平的人格魅力。这种“身教重于言教”的高尚人格所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是任何说教的力量都不可能企及的。在我军政治工作发展史上,依靠人格魅力开展工作成为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对象虽不同于战争年代,但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绝大部分政工干部都能够坚持公道正派,牢记求真务实的原则,对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官兵多办实事、好事、满意事。但也有少数政工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在调职调级、评先评优中搞“自我服务”,在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上插手捞“好处”,在选人用人上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这种失范行为,虽然只表现在极少一部分人身上,但却极大地败坏了我军政工干部队伍的声誉。

参考文献:

[1] 刘新如.提高官兵人文素质辨思[N].解放军报,2012-11.

[2] 王敏.着力提高军人人文素质[J].中国军队政治工作,2007,(5).

[3] 苗文祥.政治方向和工作方法[N].解放军报,1969-11-27.

[4] 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4.[责任编辑 安世友]

猜你喜欢
时代发展人文素质政工干部
探索国企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强化路径
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做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发展方向研究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大数据给财会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浅析新闻语言与时代的关系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