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专业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14-10-10 18:17郑丹青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年24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学生计算机专业

郑丹青

摘要:运用《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调查分析表明学生的职业倾向主要是社会型、艺术型和企业型。因此,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倾向和个性特征,提出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结合专业特性,增加拓展知识领域的课程,实施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开展个性化教学,关注对学生进行职业引导。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4-5737-03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es to Enhanc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fo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Majoring in Computer Science

ZHENG Dan-qing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Hun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Profession College, Zhuzhou 412001, China)

Abstract: The "Holland vocational aptitude test scale" survey on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majoring in computer science showed that students' career tendencies are mainly social, artistic and business oriented. A phased, hierarchical teaching model is proposed based on students vocational orientation and personality traits. The model is tailored to different majors and different student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with additional courses to broaden knowledge base. The model emphasizes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with a purpose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vocational guidance.

Key words: Computer Specialty;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Promotion Strategy

1 概述

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发展,社会将需要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但近年来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且出现了招生难和就业难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计算机行业是属于高科技行业,计算机行业对员工的职业能力要求比较高,相应的就业门槛也高,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品质,就必须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另一方面就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学生多来源于普通高中、职高和中专生,很多学生的文化基础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职业素质参差不齐,许多学生因不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倾向而对自己人生的职业目标很模糊。又由于计算机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和难于理解,使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和学习倦怠现象。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职业兴趣和职业倾向,然后再根据学生的个性类型及职业倾向来引导学生去关注各种职业及从事某项职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并寻找自己职业倾向与所学专业的结合点,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而从关注学生个性类型及职业倾向出发,探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将是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研究课题之一。

2 职业能力和人格类型理论的概念

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可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其中一般职业能力包括一般学习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问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书写知觉能力,眼手运动协调能力,手指灵巧度和手腕灵巧度等。以及在职业活动中应具有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等。专业能力是指从事计算机专业岗位工作应具有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包括跨职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等,其中跨职业的专业能力又包括了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的运用能力等,而个人能力中企业越来越关注的是员工的社会责任心和诚信度等职业道德,以及爱岗敬业和工作负责的职业人格[1]。人们职业能力高低不仅说明人们能否胜任既定的职业,还能说明人们在该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兰德关于职业选择的人格类型理论认为:职业选择是人格的一种表现,某一类型的职业通常会吸引相同人格特质的人,这种人格特质反映在职业上就是职业兴趣。霍兰德将人的兴趣归纳为六种类型: 实用型( R) 、研究型( I) 、艺术型( A) 、社会型( S) 、企业型( E) 和事务型( C) 。在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职业也可相应地分为六种类型[2],人在职业决策中最理想的是个体能够找到与其人格类型重合的职业环境。一个人在与其人格类型相一致的环境中工作,才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技能,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并容易得到乐趣和内在满足,最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人格特质,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职业,有目标地主动去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3 计算机专业高职学生的个性特质及职业倾向分析

3.1 研究方法及对象

目前在学生的个性特质及职业倾向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编制的职业倾向测验量表,此量表总共有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您心目中的理想职业,第二部分是您感兴趣的活动,第三部分是您所擅长或胜任的活动,第四部分是您所喜欢的职业,第五部分您的能力类型简评,第六部分统计和确定您的职业倾向,第七部分职业价值观[3]。在本研究中使用的是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中的第二、第三、第四部分所构成的职业兴趣测量表,其中第二、三、四部分, 每一部分都划分为六种职业类型,并按R-I-A-S-E-C 六个维度的顺序排列项目。每种类型有10道选择题,并按有一项适合的计1分,不适合的计0分的规则统计分值,然后再汇总计算出每种职业类型的总分,第二、三、四部分总和计的最高分是30分。测试者按分数高低,选出得分最高的维度作为被试兴趣、能力的类型组合[4][5]。

本研究的对象是在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中随机抽取了168名学生进行测试,收回有效答卷159份。参加测试的学生分别来自于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其中大一学生124人,大二学生35人,男生119人,女生40人。测试过程是组织被测试的学生集中培训,首先由教师向测试者说明测验意义和填写《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的注意事项,被测试者阅读指导语,填写职业倾向测验量表以及回收调查问卷,然后,将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并使用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首先对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测验统计数据运用SPSS13.0 统计软件从R-I-A-S-E-C六个维度方面进行频数分布统计,发现频数分布排在前三位是社会型(S)占35.2%,艺术型(A)占20.8%,企业型(E)占11.9%。其后依次为:研究型(I)占8.8%,现实型(R)占5.7%,事务型(C) 占4.4%。

从表1中可见总平均数最高的前三位依次是社会型、艺术型和企业型,女生在社会型、艺术型和事务型得分要高于男生,男生在现实型、研究型和企业型得分要高于女生,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总得分的平均数偏低(在6-11之间,总分是30分)。由此可见,计算机类专业高职学生的个性特征偏向于社会型、艺术型和企业型的人格特性,并且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偏低。

表1 霍兰德职业倾向描述性统计表

4 结合个性特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策略

从本研究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研究型和现实型维度平均得分最低,这说明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一方面在逻辑性、抽象性、分析性和推理性等方面很欠缺,另一方面在手工与机械操作方面的能力很差。但学生在社会型维度平均得分最高,这说明由于社会人际交往需求的增加,学生参加志愿者和学生社团等社交活动的机会增多,学生也乐意参加这些社会活动,从而使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

另一方面从霍兰德职业倾向频数分布表来看,由于现实型和事务型维度的学生所占比例是最少,这说明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中有很大部分人对手工与机械操作是既不擅长,也不大感兴趣,同时也不喜欢常规的事务型的活动。而研究型维度的学生所占比例只有8.8%,这说明有很多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不强。而大多数学生个性特征则是偏向于社会型、艺术型和企业型,因此,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并结合专业特性,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1)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个性特征,结合专业特点,增加拓展知识领域的课程,减少专业领域中学科难度和广度。如根据大多数学生数理基础差,学生学习兴趣不大的特点,以软件专业为例,在专业教学中确定专业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程序结构、程序设计基本思路和能读懂基础程序。对少数属于研究型个性特征的学生则通过在大三分班后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而对于大多数社会型、艺术型和企业型个性特征的学生则通过大三分班后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在咨询、营销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可相应开设些计算机产品咨询、营销和管理方面的课程,或者开设些有关室内装饰、图书管理或摄影方面的选修课程。

2)采用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专业基础的学习阶段,这个阶段重点关注的是对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第二个阶段是专业提升阶段,这个阶段重点关注的是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可以在大三阶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和专业兴趣进行分班,然后根据学生个性特征制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方案,如对社会型、艺术型和企业型个性特征的学生则通过拓展知识领域的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在咨询、营销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而对于研究型个性特征的学生则通过专业综合实训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3)在教学上,教师应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兴趣、职业倾向和个性特征上的差异,做好对学生的职业引导,并根据学生个性特征,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对职业兴趣和职业倾向比较强的学生可制订“应用、分析、综合”等方面的目标,对职业兴趣和职业倾向较弱的学生,教师要教学中要重点关注和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这些学生制订“识记、理解、应用”等方面的目标[5]。根据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中社会型、艺术型和企业型个性特征的学生占多数,可在专业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从事网络编辑、软件产品咨询和计算机产品营销等职业岗位群方面的职业能力培养。

4)构建计算机类专业不同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资源库,如从事软件开发、网络营销,网络编辑、软件产品咨询和计算机产品营销等职业岗位所对应的职业能力,教师要主动去引导学生关注不同职业岗位所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并根据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倾向引导学生选择职业岗位,让学生能有目标地去提升自己相关方面的职业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既跨职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等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5 结束语

运用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通过对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职业兴趣和职业倾向主要是社会型、艺术型和企业型,因此,根据学生个性特征并结合专业特性提出增加拓展知识领域课程,从大三开始实施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个性特征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并对学生进行职业引导,让学生能主动地关注不同职业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以促进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德勤.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9(6):51-53.

[2] 李可. 霍兰德兴趣类型理论与大学生专业、职业选择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3):96-98.

[3] 余良,杨静.贵州省高校在校本科生职业兴趣的结构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79-81.

[4] 莫文,张海燕.广西城市高三学生的职业兴趣调查研究[J].教育测量评价,2009(3):34-37.

[5] 刘永贤.大学生职业兴趣的量表编制及其特征分析[J].心理研究,2008,1(5):57-60.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高职学生计算机专业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