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蓉
[摘 要]孔子的教学观以学为起点和核心,以教为促进,强调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正是对这种关系的正确把握,使其教学观体现出超越时代的先进性,这对我们今天的大学教学深具启发性。
[关键词]孔子 教学观 先进性 启发性
[中图分类号] G40-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5-0033-03
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他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所以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发现两千多年来,孔子的教育思想不断被推陈出新,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孔子的教育不是只限于人的某个阶段,而是让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发光,使人的生命价值因受教育而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一言以蔽之,这种教育是对人一辈子负责的教育。这是孔子对其教育宗旨的见解,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这个宗旨为历代儒家弟子所尊奉。从这个教育宗旨出发,孔子构建了自己的教学观。那就是以学为起点和核心,学以致用为目的,以教为促进,强调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的辩证统一。这种教学观带有的先进性,犹如璀璨的明珠,穿越历史的重重雾霭,至今愈加焕发出迷人光彩。
一、孔子的教学观
(一)以“学”为核心
学是起点亦是核心。“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的主导思想,因为学是求知的主要途径和唯一手段,也是促进人的思维甚至智力发展的主要推力。
孔子的“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内容。一是学习书本知识,提倡“博学于文”(《雍也》)、“好古敏以求之”(《述而》),偏重于古代文化、政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二是要“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述而》),多听、多看、多问,获得一些间接经验。
学习态度。好学、乐学的态度:“学而不厌”(《述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不耻下问的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治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学而》),对学习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练习,这样才能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强调学、思相结合。在此,学为思之先,有了知识材料,再进一步思考,才能使认识深入和提高,抓住事物的本质。
学习目的。学思之后必须“行”,学以致用是其目的。学习,不仅要“多学而识之”、“默而识之”,也就是说要牢记所学知识,还要勤于思考,善于存疑,做到“每事问”,学之后必须力行,“学以致其道”,将学到的文化、政治、道德、军事等方面的知识付诸实践,最终以达到“学而优则仕”之目标。
(二)以“教”促进“学”
孔子的教是建立在学的基础之上的“教”,是一种“以学论教”,通过教来促进学生的学。我们可以从孔子提倡和推行的两条著名的教学原则来进行分析。
1.因材施教原则。这条原则强调的是根据学生的资质不同而施教。孔子的因材施教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了解学生。教人必先知人,既了解学生的优点,也知道学生的缺点。第二,因材施教必须因人、因机而教。学生的特点不同,而且所处时间、地点、年龄特征也不一样,个性、心理、资质、修养也不尽相同,所以施教之时必相机而教。第三,因材施教注重开发学生潜能,以激励的方式把学生潜能激发出来,使之有所成就。比如,孔子曾赞扬闵子骞:“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先進》)后来闵子骞果然成为天下有名的大孝者。第四,因材施教讲究人尽其才。孔子不仅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更重要的是注重让学生充分发挥其特长和才能,最终形成他们的专长和职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孔子的因材施教首先是根据学生学的实际情况和他们本身所具有的特长来进行教学,使之学有所得;其次,注重学生潜能的发掘,使其人尽其才,立足于社会,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2.启发诱导原则。启发诱导原则是孔子创造并广泛运用的重要教学原则,集中体现在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这段名言中。
对此朱熹曾解释道:“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返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就是说,启发诱导原则的前提是要求学生形成“愤”“悱”的心理状态,然后教师进行启发,之后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能举一反三,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否则就暂时不多讲,以免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和思考。这条原则很好地体现了孔子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三)教学相长
孔子在以学为主,以教促学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相长亦有充分认识。《论语·八佾》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而后素。曰:‘礼后乎?子曰:‘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学生问诗中的疑难,教师就本义进行了答疑,学生受到启发进一步想到此诗可以借喻礼与仁的关系,思考问题更有深度。教师由此反受启发,从学生的问题中获益,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教与学,是教学领域内两个相互关联的范畴。关于其对立统一关系的论述,早在《尚书·兑命》中在教与学的关系认知中,“学学半”就指出了教和学是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的,两者不可偏废。孔子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思想,在他的教学观中,首先是“以学论教”,不管是“启发诱导”还是“因材施教”,又或是“学思行”结合,均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之后再以教作为促进。第二,对教师来说,应活到老,学到老,孔子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不断学习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以更新,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在“诲人”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找到自身的不足,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欲罢不能”。正是对于教与学关系的正确把握,使其教学观显示出了先进性。
二、孔子教学观的先进性
(一)终身学习的观点。
孔子的终身学习观体现在:1.作为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2.教育和鼓励学生,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
(二) 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观点
首先,孔子的以学论教,注重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学生学会学习,然后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长处,以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方法,开发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使其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其次,在孔子的教学中,最终目的虽然是进入仕途,但却是从强调修身、齐家开始做起,主张“学以致用”,进而才进入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境界,显示了立足于学生未来发展的特点。
(三) 知识学习与发展智力并重的观点
孔子“学思并重”的教学原则,强调的是让学生在努力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人的思维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顿悟),这三种思维在孔子的教学中均有体现。如他为了提高学生的闻见水平,要求学生在感知活动中,做到“视思明,听思聪”,即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联想、想象,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闻一知十”、“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者”,善于演绎和推理;还要在博学的基础上“由博反约”,通过归纳,使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系統。对学生的辩证思维力的培养上,孔子用“扣其两端”在的方法,如他告诫学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抓住了“远”“近”两端,“温故而知新”(《为政》)抓住了“故”和“新”两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抓住了“知”与“不知”两端。在灵感思维方面,《论语·里仁》中有一则“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南怀瑾先生在他的《论语别裁》一书中指出:孔子此处传授“一以贯之”类似于禅宗“拈花微笑”,实际上就是一种启发顿悟思维。曾参受孔子多年教育,对孔学已经登堂入室,故孔子稍加点拨就能悟道。从这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位善于提高学生悟性的大师。
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外,孔子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观察力。如他主张“默而识之”(《述而》)、“多学而识之”(《卫灵公》),“识”是“记”之义;对于观察力,孔子提出“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论语·颜渊》)“察言而观色”是“达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如果要考察一个人,就要做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为政》)。
(四)抓住学生心理施教的观点
孔子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了剖析,并提出施教方法。这是从大方向来说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孔子十分注意因机、因时、因人而教,比如在学生“愤”“悱”状态下的启发诱导;又比如针对不同学生提出的相同问题(像问“仁”、问“礼”等)给予不同的回答;再如对出身低贱的冉雍,因其有较强自卑感,孔子却发现他有治国之才,就公然推崇说“雍也可使南面”(《雍也》),最后使其以德行闻名。
在教学中,孔子还注重贯彻他的乐学思想,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兴趣教学。孔子提倡“好学”,更提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习和与学习有关的各种活动,都能乐在其中的话,那么在知、情、意、行方面都会得到极大促进。
三、孔子教学观的启发性
孔子的教学观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影响很大,尤其是大学教育。因为孔子的教学对象主要是成人,所以孔子善于抓住学生心理因材施教,注重以学为主,以教促学,教学相长的教学观对于大学教学深具启发性。
首先,应重视学习态度、方法和目的的教学。大学教育与基础教育特点不同,比起基础教育来,大学教育更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切实的学习目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有力保障。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初入大学的学生,往往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认真,而且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学习。
其次,应重视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比较重视书面考试,加上试题类型比较单一固定,所以学生的思维模式也比较固定,常常难以做到举一反三。在大学学习中,不能让学生等着教师给唯一答案,而是要求学生自主寻求答案,而且允许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诱导,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深度和广度,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形成个人的学习特色。
第三,应重视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这是大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大学学习中,单单学好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把书本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这不仅是培养学生工作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为将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做好准备。
第四,应重视树立终生学习的发展观。孔子的终生学习观中包括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那么在今天的大学教学中,终生学习也应该是两方面的。作为大学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还要在教中向学生学习,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技巧和方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水平。另外,教师更应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观念,使之不管是“少之时”、还是将来“壮之时”及“老之时”都能孜孜不倦地学习,成为社会真正的有用之才。
总之,孔子的教学观体现出了超越时代的先进性,虽然从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来说,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其中的精华,却让我们常有“仰之弥高,钻之弥深”之感,我们研究其对今天大学教学的启发性,目的正是为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一卷先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2]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程昌明译注《论语》[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陈 明]